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预氧化工艺对碳纤维性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聚丙烯腈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加热速率和加热时间两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碳纤维机械物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加热时间对碳纤维最终性能的影响最甚,而加热速率次之。
作者
甘应进
陈东生
姜涛
机构地区
吉林工学院
出处
《天津纺织科技》
1997年第3期21-23,共3页
Tianjin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碳纤维
预氧化
灰色关联
加热时间
性能
分类号
TS102.4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5
1
方军,邬国铭,梅千芳,傅晓琴.
NaSCN溶剂法纺制非卤系阻燃腈纶的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4(7).
被引量:13
2
赵根祥,边栋材.
硝酸法PAN原丝及其预氧化纤维微细结构的X射线研究[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9(3):75-78.
被引量:3
3
刘杰,林宏云,李仍元,王平华.
预氧化过程中PAN共聚纤维密度与结构关系的研究[J]
.合成纤维工业,1993,16(3):37-42.
被引量:22
4
黄晓梅,季涛,桂志琴,王献干.
耐高温阻燃布的研制[J]
.产业用纺织品,2004,22(10):11-14.
被引量:5
5
潘鼎,陈惠芳,秦琪生.
HNO_3溶剂中的AN共聚反应及其机理探讨[J]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3,19(6):24-31.
被引量:2
6
王乃千,杨爱柏,董晓心.
流态粒子炉热处理技术的研究[J]
.工业炉,1994,16(4):13-14.
被引量:4
7
赵稼祥.
世界碳纤维的需求[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30(2):7-10.
被引量:11
8
高学平,朱波,王强.
碳纤维流态化预氧化设备的研制[J]
.工业加热,2005,34(2):42-45.
被引量:4
9
钱宇白,刘永合,黄国靖,朱波.
多功能流态化热处理炉的研制[J]
.工业加热,1995,24(2):36-37.
被引量:2
10
方军,邬国铭.
非卤系阻燃腈纶[J]
.广东化纤,1995(2):25-2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何东新,王成国,王延相.
聚丙烯腈原丝预氧化过程中的结构与性能变化[J]
.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33-36.
被引量:12
2
高学平,朱波,王强.
流态化技术在聚丙烯腈基原丝预氧化中的应用探讨[J]
.合成纤维,2006,35(4):10-12.
被引量:5
3
高学平,朱波,于宽.
碳纤维用流化炉计算机控制与性能测试[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0(4):80-83.
4
贾旭宏,陶皖,智茂永.
聚丙烯腈纤维阻燃技术研究进展[J]
.上海纺织科技,2021,49(3):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高忠民,高宇,李向山.
PAN基原丝预氧丝炭纤维微结构的几种新的X射线衍射散射定量表征技术[J]
.材料工程,2009,37(S2):45-51.
被引量:2
2
孙同庆,王浩静,侯永平.
臭氧气氛中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过程中的热行为[J]
.合成纤维工业,2008,31(3):31-34.
被引量:7
3
闫亮,朱波,金杨,王成国.
Fluent对碳纤维预氧化炉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J]
.建材世界,2009,30(1):97-100.
被引量:1
4
侯永平,孙同庆,王浩静,吴东.
臭氧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工艺条件的研究[J]
.合成纤维,2009,38(6):15-18.
被引量:4
5
高宇,高忠民,李向山,郭建强,温月芳,杨永岗.
PAN预氧丝环化程度的定量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30(10):2100-2103.
被引量:2
6
华中,杨玉蓉,袁媛,杨永岗,曹霞,王志英.
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J]
.材料工程,2009,37(9):61-65.
被引量:4
7
岳奇伟,吕永根,徐敏端,秦显营,李志宏.
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工艺条件对孔隙结构的影响[J]
.合成纤维,2010,39(2):18-20.
被引量:5
8
马骁,白瑞成,任慕苏,孙晋良,秦显营,吕永根.
聚丙烯腈(PAN)基纤维中微孔的2维小角X射线散射[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28(2):167-170.
被引量:1
9
袁慧五,王源升,余红伟.
碳纤维生产中预氧化与碳化新工艺研究进展[J]
.合成纤维,2011,40(2):6-10.
被引量:2
10
王雪飞,邹瑞芬,朱小龙,张永刚,杨建行.
油剂对碳纤维生产中聚丙烯腈原丝预氧化过程的影响[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1,36(6):9-12.
被引量:5
1
贾立锋,沈新建.
用灰色关联分析影响仿丝织物手感的因素[J]
.广西工学院学报,1994,5(2):71-75.
被引量:1
2
樊增禄,易洪雷.
毛织物蛋白酶处理工艺的灰色关联分析[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0,13(4):331-337.
被引量:1
3
陈国平.
棉纤维品质与成纱品质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J]
.棉纺织技术,1989,17(11):27-28.
被引量:4
4
王鸿博,高卫东.
影响浆纱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纺织学报,2004,25(5):49-51.
被引量:4
5
李杰,吴妤时,李中,季涛.
粘胶基防火阻燃面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产业用纺织品,2009,27(8):22-26.
6
黄瑞娇,廖银琳,罗胜利,吴浩宁.
基于PhabrOmeter~研究纯棉织物悬垂性能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J]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6(1):48-50.
被引量:4
7
吴湘济,辛斌杰,马施琼,张维.
汽车用座椅面料的应用分析[J]
.产业用纺织品,2013,31(2):38-43.
被引量:2
8
于勤,倪春锋,沈骅,马华东,王鸿博,朱丹莲.
牦牛绒纯纺围巾的织造工艺[J]
.毛纺科技,2015,43(11):1-6.
被引量:2
9
武松梅,王新厚.
灰色关联在过滤材料分析中的应用[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0(3):67-70.
10
吴湘济.
里料织物舒适性能研究[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1(1):73-77.
天津纺织科技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