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航空发动机研制高温测量技术探讨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发动机高温测量的新要求,探讨了各种高温测量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高温测量上的应用情况,并重点叙述了非标准分度热电偶、蓝宝石光纤测温技术、细线超声波测温技术和多光谱测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作者
杨永军
蔡静
赵俭
机构地区
中国一航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出处
《计测技术》
2008年第B10期46-48,51,共4页
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ology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高温
测量方法
分类号
TH811.2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V2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61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1
黄泽铣.铱基合金高温热电偶材料.功能材料,1973,(1):30-49.
2
韩启荣.铱铑40-铂铑40热电偶.功能材料,1978,(4):17-18.
3
王洪,越泽廷,黄明德.
蓝宝石高温光纤传感器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6):47-50.
被引量:5
4
郝晓剑 ,孙伟 ,周汉昌 ,赵宇 .
蓝宝石光纤黑体腔高温计[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12(2):218-223.
被引量:18
5
孙晓刚,李成伟,戴景民,褚载祥.
多光谱辐射测温理论综述[J]
.计量学报,2002,23(4):248-250.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戴景民,杨茂华,褚载祥.
多波长辐射测温仪及其应用[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5,14(6):461-466.
被引量:28
2
聂朝江,郁进明,高宇平.
自辐射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设计[J]
.传感器技术,1990(5):31-33.
被引量:1
3
叶林华.
传感与传能用蓝宝石单晶光纤的生长与光学特性[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7,16(3):221-225.
被引量:12
4
戴景民.多光谱辐射测温技术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M].,1995..
5
孙晓刚.多光谱测温法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M].,1998..
6
卢小冬.固体火箭发动机羽焰温度场多目标多光谱测量技术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M].,1999..
7
王清正 胡渝 林崇杰.光电探测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101-102.
8
叶林华,沈永行.
蓝宝石单晶光纤高温仪的研制[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7,16(6):437-442.
被引量:23
9
孙晓刚,戴景民,丛大成,褚载祥.
多光谱辐射测温的理论研究——发射率模型的自动判别[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8,17(3):221-225.
被引量:39
10
朱言彬.
传感器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市场机遇[J]
.传感器技术,2000,19(3):1-4.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46
1
李亦楠,于洋,陈亮.
基于MWNN的铸坯表面多光谱辐射测温方法研究[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6,25(2):59-61.
被引量:2
2
张洁,王中宇,杨永军,武建红.
黑体式光电高温计的研制[J]
.计量学报,2007,28(z1):35-38.
被引量:1
3
杨春曦,胡中功,戴克中.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J]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4,26(2):63-66.
被引量:15
4
蔡如华,陈利霞,卢文全,丁宣浩.
工业用热辐射型光纤高温传感器的研究[J]
.传感器技术,2005,24(4):34-36.
被引量:3
5
蒋明,龙新平,严楠.
激光二极管点火瞬时温度的测量[J]
.激光杂志,2005,26(6):75-76.
被引量:1
6
于洋,李亦楠,陈亮.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多光谱发射率模型的研究[J]
.红外,2006,27(12):20-22.
被引量:1
7
李艳萍,包长春,闫栋梁,王健.
热辐射型光纤高温传感器的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15(3):416-417.
被引量:4
8
曹海燕,田悦新.
消耗型光纤高温测量仪的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03S):200-201.
被引量:1
9
张洁,崔晓娟,武建红,杨永军.
黑体式光电高温计调理电路设计[J]
.计测技术,2007,27(4):61-64.
被引量:1
10
李建昌,王希望,马跃进,赵建国.
基于虚拟仪器的随焊锤击温度场模拟系统[J]
.焊接,2007(10):24-27.
同被引文献
161
1
崔云先,黄金鹏,曹凯迪,王浩宇,殷俊伟.
新型高温薄膜热流传感器的研制[J]
.仪器仪表学报,2021,42(3):78-87.
被引量:8
2
王高,周汉昌.
导弹发射喷口瞬态高温测试技术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25(S1):147-148.
被引量:5
3
唐锐.
钨铼热电偶高温分度及其不确定度[J]
.功能材料,2004,35(z1):1707-1710.
被引量:3
4
陈如冰,吴向东.
导热系数测试仪校准方法研究[J]
.计量学报,2007,28(z1):221-223.
被引量:3
5
李育刚,姚素英,张生才,赵毅强,张为,张维新.
一种新型单晶硅SOI高温压力传感器[J]
.传感技术学报,2002,15(4):322-325.
被引量:3
6
焦志强,舒成辉.
飞机结构完整性设计思想的发展和标准的演变[J]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0(1):21-24.
被引量:6
7
孙禄,赵玉龙,刘岩.
面向智能高速机床的高频响加速度计研究[J]
.振动.测试与诊断,2013,33(S1):157-159.
被引量:4
8
史丽萍,赫晓东.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热防护系统概述[J]
.航空制造技术,2004,47(7):80-82.
被引量:15
9
程新荣,张宝诚.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稳定性的研究[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20(4):1-4.
被引量:7
10
陈天慧,李威宣.
光纤传感器高温测量的实验研究[J]
.自动化仪表,2004,25(10):39-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1
1
王鹏,赵俭.
三偶补偿法在瞬态高温气流测量中的应用[J]
.计测技术,2011,31(4):26-28.
被引量:1
2
宋娜,李新良,张大治.
航空发动机计量基础及前沿技术介绍[J]
.计测技术,2013,33(6):16-19.
3
王军,闫久坤.
涡扇发动机涡轮前温度测量与模型辨识[J]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4,27(3):49-53.
被引量:2
4
刘毅,陈登权,陈家林,戴华,李泽丽,罗锡明,李伟,许昆.
Ir和IrRh40合金热电偶丝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J]
.贵金属,2014,35(3):40-44.
被引量:5
5
纪夏夏,罗涛,谭秋林,刘文怡,熊继军.
高性能LTCC高温压力传感器的制备[J]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34(4):59-61.
被引量:1
6
刘丹英,张贺,吕国义.
IrRh40-IrRh10高温热电偶热电性能及应用研究[J]
.计测技术,2015,35(2):49-51.
被引量:3
7
佟显义,赵国昌,宋丽萍,赵春雷.
模拟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测量实验台[J]
.中国测试,2015,41(2):60-64.
被引量:2
8
郭亚飞,王高,梁海坚,康宇晨,王艳红.
用于超声导波测温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
.传感器世界,2016,22(1):33-37.
被引量:1
9
刘绪鹏,刘忠奎,孙琪.
1种用于涡轮出口总温测量的新型热电偶设计[J]
.航空发动机,2016,42(2):77-82.
被引量:2
10
张贺,杨新圆,陈炜,王小龙.
1500~2300℃高温热电偶校准中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J]
.计测技术,2016,36(2):34-37.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陈敬超,亢鹏.
2014年云南金属材料与加工年评[J]
.云南冶金,2015,44(2):80-91.
被引量:1
2
刘丹英,张贺,吕国义.
IrRh40-IrRh10高温热电偶热电性能及应用研究[J]
.计测技术,2015,35(2):49-51.
被引量:3
3
刘毅,张洞川,陈家林,吴霏,罗锡明,陈登权.
铱片的显微组织与室温拉伸断裂机制研究[J]
.贵金属,2015,36(3):42-48.
被引量:3
4
刘晗,刘跃凡.
小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热辐射环境数值模拟[J]
.应用科技,2016,43(1):72-75.
被引量:3
5
潘新东,魏燕,蔡宏中,祁小红,郑旭,胡昌义,张诩翔.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Rh含量对Ir-Rh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
.物理学报,2016,65(15):162-170.
被引量:6
6
吕雅,唐海龙,陈敏.
超高压比民用发动机部件技术水平初步研究[J]
.航空发动机,2017,43(1):32-40.
7
王凯,王高,梁海坚,原东方.
基于铱铑合金的超声测温传感器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2018,41(15):87-90.
被引量:7
8
许琳,王高,吕国义,蔡静,杨永军,王晓良,曾行昌,王仲杰.
超声测温技术在模拟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温度测量中的应用[J]
.测试技术学报,2019,33(2):178-184.
被引量:15
9
饶芊芊.
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段温度受感器设计[J]
.工程与试验,2020,60(1):131-132.
10
付蒙,张海洲,殷建锋,蒋妮,李俊杰.
高速推进系统温度测量技术发展现状[J]
.推进技术,2020,41(9):2130-2142.
被引量:6
1
李光裕.
热端部件上高温测量的新方法[J]
.科技与实践,1996(4):1-7.
2
李世杰,胡世炎.
麦道80/90机头转包生产特种工艺[J]
.航空制造工程,1993(12):17-18.
3
金振涛,张道平.
用于蓝宝石光纤的光电探测器研究[J]
.工业计量,2013,23(1):26-29.
4
W.HK.
我国航空发动机超高温测量技术获突破[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0(11):18-18.
5
范传新.
多目标多光谱高温仪的研制[J]
.固体火箭技术,2004,27(4):316-319.
被引量:2
6
马兰,武建红,张学聪.
带黑体腔的蓝宝石光纤光谱辐射特性研究[J]
.计测技术,2010,30(S1):64-66.
被引量:1
7
李光裕.
热端部件上高温测量的新方法[J]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8,11(1):38-42.
被引量:1
8
孙晓刚,原桂彬,林科锋,戴景民.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光谱测温数据处理方法[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7):999-1001.
被引量:5
9
胡冬秀.
导向叶片气膜孔的电火花夹具设计[J]
.中国科技博览,2012(26):318-318.
10
丛大成,戴景民,孙晓刚,褚载祥.
RBF网络在多光谱测温中的应用研究[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20(2):97-101.
被引量:13
计测技术
2008年 第B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