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用浓硫酸快速催芽杜松种子的试验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杜松是北方广大地区的优良绿化树种之一。杜松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无性繁殖生根率较低。种子繁殖关键在于种子处理,种子不经处理,播种后当年基本不发芽,而采用层积处理种子容易提前发芽,给播种工作带来麻烦。本试验采用浓硫酸处理杜松种子,优点是:催芽处理时间短、种子发芽率高、幼苗出土快、苗木质量好、单位面积产量高、成本低等,为杜松种子育苗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
杜文革
王统海
李雪
逄宏扬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营林处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08年第5期37-38,共2页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关键词
杜松
种子
浓硫酸
催芽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S793.6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1
曹泽猷.
杜松种子萌发及育苗技术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1993(4):6-9.
被引量:6
2
孙殿宝,李树森,胡乙山.
杜松播种育苗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05,18(3):114-115.
被引量:4
3
王晓荣,朱序弼.
杜松的繁殖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2,16(4):58-58.
被引量:4
4
刘亚范.
杜松育苗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1997,26(3):61-6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1
1
褚胜利,李登武,李景侠.
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5(1):176-180.
被引量:15
2
金晓胜,任伟.
耐寒观赏树木杜松的育苗与栽培[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4):76-76.
3
曹志勇,邵芬娟,刘亚娟,范俊玲,魏学智.
杜松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J]
.林业科学,2009,45(3):74-78.
被引量:6
4
张红蕾,吕晓波,杜敏.
呼盟岭西高寒地区杜松栽培技术的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1999,25(S1):15-17.
被引量:1
5
贾建英,吴琼玉.
浅谈杜松的育苗与栽培技术[J]
.中国科技纵横,2012(1):246-246.
6
康霞,姚云峰,李钢铁,任丽娟.
镶黄旗黄花山天然杜松林群落结构与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12(2):47-53.
被引量:7
7
王志军,刘继先.
不同种子催芽方法对杜松育苗的影响[J]
.林业勘查设计,2012(1):82-83.
被引量:1
8
牛勇.
北方地区杜松育苗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14(3):33-34.
被引量:1
9
刘永辉,马振华.
贺兰山杜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6):62-70.
被引量:4
10
邓星,孙键,赖燕玲,孙延军,廖文波.
文定果的种子萌发和育苗技术研究[J]
.现代园艺,2019,0(18):9-10.
同被引文献
76
1
明建鸿,胡耀华.
草果的产销动态分析[J]
.中药材,2004,27(6):449-451.
被引量:29
2
徐兴友,刘永军,孟宪东,李燕,孙俊敏,尹伟伦,王华芳.
阴山胡枝子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研究[J]
.种子,2004,23(9):3-5.
被引量:45
3
曹泽猷.
杜松种子萌发及育苗技术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1993(4):6-9.
被引量:6
4
杨期和,叶万辉,张云,廖富林.
锥栗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的初步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1):92-95.
被引量:17
5
时维静,张子学,于群英,卫洲.
白头翁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
.种子,2005,24(4):60-62.
被引量:17
6
李志西,李彦萍,韩毅.
石榴籽化学成份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4,13(3):11-14.
被引量:30
7
李敏.
利用PEG渗调法提高牧草种子活力的研究[J]
.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5(3):29-31.
被引量:20
8
高艳平,胡玉山.
干旱寒冷地区园林绿化优良树种——杜松[J]
.河北林业科技,2005(4):108-108.
被引量:5
9
乌仁其木格.
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的研究[J]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6,17(1):35-40.
被引量:35
10
李蓉,叶勇.
种子休眠与破眠机理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1):2350-2355.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
6
1
李文华,崔波,郭传琦,吴嘉琳.
浓H_2SO_4与低温层积对石榴籽萌发的影响[J]
.山东食品发酵,2012(4):22-24.
被引量:1
2
雷恩,刘艳红,田学军,郝晓燕,鲁海菊,张松云,车远光.
不同化学试剂对草果种子发芽的影响[J]
.种子,2010,29(12):79-80.
被引量:9
3
王志军,刘继先.
不同种子催芽方法对杜松育苗的影响[J]
.林业勘查设计,2012(1):82-83.
被引量:1
4
全群燕,段林东,胡双.
用浓硫酸处理窄叶野豌豆种子的发芽试验[J]
.中国园艺文摘,2014,30(2):30-31.
被引量:3
5
孟召开,杨虹天,闫芳,毛著鸿,王勤礼.
不同种子破眠方法对黄瑞香出苗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4):77-78.
被引量:3
6
刘永辉,马振华.
贺兰山杜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6):62-7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石宝荣,卢玲霞.
频危树种杜松的地域性保护、复壮、繁育及病虫害防治[J]
.林业和草原机械,2020(3):16-19.
2
堵锡华,李靖,田林,李昭,周俊,陈艳,吴琼.
杜松籽油香气成分的理论分析模型[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1):136-143.
被引量:2
3
高优恒,刘旭.
蒙药芹叶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6):38-40.
被引量:2
4
王丹,王俊杰,朝克图,尤金成.
东方野豌豆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J]
.种子,2015,34(7):8-11.
被引量:4
5
雷恩,郭俊明,赵春桃,张正斌,刘艳红,卢丙越,苏长伟.
草炭育苗条件下增施氮肥对草果种苗质量的影响[J]
.种子,2015,34(9):89-92.
被引量:1
6
潘春柳,邓志军,黄燕芬,韦坤华.
层积处理对草果种子萌发的影响[J]
.种子,2016,35(2):7-9.
被引量:10
7
雷恩.
草果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技,2016,39(2):21-25.
被引量:2
8
刘永辉,马振华.
贺兰山杜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6):62-70.
被引量:4
9
毛祝新,张莹,韩桂军,杨群力,董长根,张瑞博.
不同处理方法对9种葱属种子萌发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4):109-112.
被引量:2
10
吴超然,王雪芹,刘恒星,郭翎.
两种老鹳草属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
.北方园艺,2017(14):65-69.
被引量:4
1
刘令智.
核果种子快速催芽[J]
.北方园艺,2002(3):17-17.
2
丁立娜,段绪志.
林木种子快速催芽[J]
.新农业,2006(5):50-50.
被引量:1
3
张茜,苏宝玲,金昊,王建国.
文冠果快速催芽育苗[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9):161-163.
被引量:15
4
欧阳永俊,刘军华,肖水清.
三倍体毛白杨引种试验初报[J]
.江西林业科技,2004,32(1):10-11.
被引量:3
5
梁顺有.
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辣椒套种西瓜栽培技术——以临泽县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6):148-149.
被引量:1
6
万茂圣.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制[J]
.畜禽业,2009,20(9):18-19.
被引量:1
7
刘淑新.
鱼鳖混养的几项关键措施[J]
.农家顾问,2007(6):47-48.
8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J]
.湖南林业,2004(5):29-29.
被引量:1
9
许建平,朱举纲,龚凯,朱加升,董卫民.
人参果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3(2):103-104.
10
高婕,秦建华,吕海涛.
猪附红细胞体病对机体免疫的影响[J]
.中国兽医杂志,2011,47(5):85-86.
被引量:4
中国林副特产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