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汽车研究与开发》
1997年第5期18-24,共7页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同被引文献5
-
1朱有利,谢俊峰,黄元林,周文斌.某型车辆扭力轴疲劳断裂失效分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0,24(5):78-81. 被引量:7
-
2CH(苏联).运动学和机构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
3徐德奎,葛如海,方瑞华,葛跃锋.汽车空气悬架C型梁疲劳试验断裂改进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36(3):95-97. 被引量:1
-
4檀润华,陈鹰,路甬祥.路面对汽车激励的时域模型建立及计算机仿真[J].中国公路学报,1998,11(3):96-102. 被引量:140
-
5李静,初亮,鲁和安.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运动特性[J].农业机械学报,2002,33(2):84-8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3
-
1高翔,李江,程建平.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学分析及优化[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35(1):43-45. 被引量:6
-
2韦友,韦鹏,覃祖研,韦世科.U型扭力梁焊缝疲劳失效分析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23(10):193-197. 被引量:1
-
3韦友,韦鹏,覃祖研,韦世科,朱志赓.扭力梁横梁加强结构疲劳失效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24(10):150-153.
二级引证文献7
-
1李海林,王铁,申晋宪,刘珍.被动空气悬架导向机构仿真与优化[J].机械传动,2012,36(2):50-52. 被引量:4
-
2李俊鹏,李捷,杨建伟.基于响应面模型的车轮定位参数优化[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29(1):7-10. 被引量:3
-
3陈辛波,梁栋,武晓俊,黄露.线控独立转向-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与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10):1567-1571. 被引量:5
-
4龚国彬,魏忠宣,张敏,胡久强.双横臂悬架硬点位置的设计优化及运动学仿真[J].北京汽车,2014(5):12-17. 被引量:1
-
5吴宝贵,李绍平,闫书法,田萌健,张良.基于ADAMS的麦弗逊悬架导向机构参数优化[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5,31(1):130-133. 被引量:9
-
6鲁海钟,涂俊波,史建龙,李泽龙,罗霄,赵云龙.悬架运动特性的优化设计[J].汽车工程师,2016(1):24-27.
-
7陈正康,龚小彬,陈志洋,敬颐明,龚直均,陈海,杨权.横梁截面形状对扭力梁扭转刚度影响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24,49(15):6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