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黄海前新生代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南黄海前新生代地层为中—古生代大套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由于该领域地质、地球物理的复杂性,勘探难度较大。论述了南黄海前新生代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难点和重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物理勘探的技术方法及实践效果。
作者
吴志强
陆凯
闫桂京
陈建文
机构地区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8期1-7,共7页
Marine Geology Letters
关键词
南黄海
前新生代
地球物理勘探
分类号
P631.4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228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58
参考文献
4
1
吴志强.
黄海地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对地震勘探技术的挑战[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17(6):407-411.
被引量:30
2
戴春山,李刚,蔡峰,吴志强,陈建文,闫桂京.
黄海前第三系及油气勘探方向[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17(4):225-231.
被引量:60
3
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区石油地质编写组.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区(上册)[M]//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六.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4
吴志强,温珍河.
南黄海前古近系油气地震勘探策略[J]
.海洋地质动态,2006,22(6):20-24.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M.格荣尔.地震岩性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2
刘星利 陶瑞明 王善书 等.沿海大陆架及毗邻区海域油气区(上册)[A]..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六)[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3
高瑞琪 赵政璋主编.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地质及勘探前景[A]..中国油气新区勘探(第五卷)[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
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区石油地质编写组.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区(上册)[M]//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六.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5
杨文军,高洪海,高海燕,等.辽河段陷深层地震勘探方法[C]//东部深层目标地震攻关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6
吴奇之.努力提高深层地震资料品质[C]//东部深层目标地震攻关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7
李庆忠.走向精确地震勘探的道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8
李庆忠.关于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基本概念和质量改进方向.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6,21(4):343-364.
9
徐常练,许云,乌达巴拉.
速度随炮检距变化(VVO)分析[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6):733-740.
被引量:22
10
戴春山,李刚,蔡峰,吴志强,陈建文,闫桂京.
黄海前第三系及油气勘探方向[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17(4):225-231.
被引量:60
共引文献
78
1
朱平.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6):549-553.
被引量:13
2
欧阳凯,张训华,李刚.
南黄海中部隆起地层分布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1):59-66.
被引量:39
3
沈中延,高金耀,杨春国,杨勇,张涛,吴招才.
北黄海盆地新近纪以来断裂特征及对古近纪断裂的继承性[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38(S1):53-60.
被引量:3
4
戴春山,杨艳秋,闫桂京.
南黄海中-古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埋藏生烃史模拟及其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1):49-56.
被引量:26
5
肖国林,孙长虹,郑浚茂.
北黄海盆地东部前中生界基底特征[J]
.现代地质,2005,19(2):261-266.
被引量:23
6
曲希玉,刘立,陈建文,李刚.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白垩系沉积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4):443-448.
被引量:11
7
吴志强,何拥军,陈建文,闫桂京,杨艳秋.
我国近海沉积层地震速度特征[J]
.海洋地质动态,2005,21(9):22-24.
被引量:6
8
陈洁.
北黄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勘探潜力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3):757-760.
被引量:17
9
马文涛,於文辉,张世晖.
北黄海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
.海洋地质动态,2005,21(11):21-27.
被引量:15
10
吴志强,童思友,闫桂京,刘怀山,陈建文.
广角地震勘探技术及在南黄海古近系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J]
.海洋地质动态,2006,22(4):26-30.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28
1
朱平.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6):549-553.
被引量:13
2
杨方之,闫吉柱,苏树桉,杨盛良,黄敏,郭念法,王武元.
下扬子地区海相盆地演化及油气勘探选区评价[J]
.江苏地质,2001,25(3):134-141.
被引量:25
3
王振华,夏庆龙,田立新,周滨,刘春城.
消除海底电缆双检地震资料中的鸣震干扰[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43(6):626-635.
被引量:33
4
欧阳凯,张训华,李刚.
南黄海中部隆起地层分布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1):59-66.
被引量:39
5
曹文俊,李振春,王小六.
广角地震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2):296-299.
被引量:12
6
刘宏伟,董幼瑞.
陵北玄武岩发育区广角—转换波地震勘探[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4,26(3):199-201.
被引量:3
7
赵明辉 ,丘学林 ,叶春明 ,夏戡原 ,黄慈流 ,谢剑波 ,王平 .
南海东北部海陆深地震联测与滨海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5):845-852.
被引量:113
8
郭彤楼.
下扬子地区中古生界叠加改造特征与多源多期成藏[J]
.石油实验地质,2004,26(4):319-323.
被引量:32
9
陈洪德,侯明才,刘文均,田景春.
海西-印支期中国南方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6):629-635.
被引量:36
10
张栋,杜清怀,许孝坤.
大炮检距优化6次NMO校正[J]
.西北地质,2004,37(4):117-1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8
1
王丰,李慧君,张银国.
南黄海崂山隆起地层属性及油气地质[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30(2):95-102.
被引量:32
2
吴志强,施剑,童思友,刘怀山.
南黄海沉积层地震反射特征模拟分析与勘探技术选择的思考[J]
.海洋地质动态,2010,26(12):14-18.
被引量:16
3
姚蓉,罗开平,杨长清.
南黄海北部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11,33(3):282-284.
被引量:16
4
刘金庆,许红,孙晶,宋红瑛,孙和清,闫桂京.
下扬子海区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的几点认识[J]
.海洋地质前沿,2012,28(4):30-37.
被引量:8
5
吴志强,肖国林,董贺平,刘怀山,童思友.
基于南黄海盆地海相油气的海洋立体宽线地震勘探技术设想[J]
.海洋地质前沿,2012,28(8):56-60.
被引量:15
6
施剑,吴志强,崔三元,岳保静,范建柯.
南黄海盆地地震勘探中的非双曲线时差分析[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48(2):192-199.
被引量:3
7
高顺莉,张敏强,陈华.
大震源长缆深沉放地震采集技术在南黄海中古生代盆地的应用[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34(1):95-101.
被引量:21
8
吴志强,骆迪,曾天玖,肖国林,曾友爱,孙运宝.
南黄海海相油气地震勘探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J]
.海相油气地质,2014,19(3):8-17.
被引量:15
9
吴志强,曾天玖,肖国林,曾友爱,童思友,孙运宝.
南黄海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探索[J]
.物探与化探,2014,38(5):1029-1037.
被引量:9
10
徐旭辉,周小进,彭金宁.
从扬子地区海相盆地演化改造与成藏浅析南黄海勘探方向[J]
.石油实验地质,2014,36(5):523-531.
被引量:38
二级引证文献
158
1
吴德城,朱晓青,王庆良,侯方辉.
南黄海西北部与深大断裂相关的活动断层特征[J]
.海洋地质前沿,2020,0(2):12-18.
被引量:3
2
孙月成,周锡明,刘洋,陈树旺,张健,杨光,鹿琪,陈艺竹,张海华,苏飞,卞雄飞,公繁浩,张德军,孙雷,李晓海.
松辽盆地深部上古生界物性特征与典型区勘探实践[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52(6):1747-1761.
被引量:3
3
姚蓉,罗开平,杨长清.
南黄海北部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11,33(3):282-284.
被引量:16
4
孟大江,王德利.
南黄海盆地地震波传播特征分析[J]
.世界地质,2011,30(3):443-450.
被引量:3
5
赵文芳,杨风丽,庄建建.
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分析[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1,1(5):6-13.
被引量:18
6
吴淑玉,刘俊,肖国林,张银国,赵铁虎.
地震多属性预测技术在南黄海二叠系至三叠系沉积分析中的应用[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31(5):109-116.
被引量:14
7
吴志强,刘协来,陈茂根,施剑.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南黄海海相地层地震成像中的应用[J]
.海洋地质前沿,2012,28(2):40-44.
被引量:10
8
林年添,高登辉,孙剑,魏立杰,彭杰.
南黄海盆地青岛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震属性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2012,33(6):987-995.
被引量:20
9
吴志强,杨艳秋,施剑.
南黄海千里岩断裂附近深部地震反射信号的获取及其地质推测[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32(6):173-178.
被引量:6
10
李慧君,林年添,金兴,彭杰,王守进.
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断裂特征[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6):69-75.
被引量:6
1
郝天珧,吴健生,徐亚,王家林,宋海斌,黄松,王真理.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环渤海残留盆地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5):639-647.
被引量:4
2
郝天珧,杨长春,刘洪,宋海斌,江为为.
环渤海地区前新生代油气资源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4):1269-1279.
被引量:18
3
孙攀峰.
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高中地理必修一《板块运动》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2014(11):40-42.
被引量:6
4
黄松,郝天珧,徐亚,王贝贝.
南黄海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特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6):1344-1353.
被引量:23
5
王修田,焦湘恒,綦忠,李进龙.
符号位相关速度谱的原理与实践效果[J]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4,14(2):69-77.
6
郝天珧,黄松,徐亚,李志伟,张丽莉,王家林,Suh Mancheol,Kim Kwangkee.
关于黄海深部构造的地球物理认识[J]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6):1315-1326.
被引量:26
7
李京涛.
三维地震技术在勘探下组薄煤层中的应用分析[J]
.山东煤炭科技,2016,34(12):152-153.
8
郝天珧,徐亚,周立宏,张丽莉,江为为,胥颐,李军,赵百民,王贝贝,袁淑琴.
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以大港地区为例[J]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2):491-502.
被引量:18
9
吴立军,刘大利.
线路测量中里程的自动调整[J]
.测绘工程,2006,15(1):67-69.
10
吴占兴.
硅质岩型铁选矿碎屑在建材行业中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标准化[J]
.砖瓦世界,2015(2):49-52.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