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
Detection of Plasma D-dimer among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62例DIC患者和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有助于DIC早、中、晚期的诊断,且是诊断早期DIC较特异的指标。
作者
王奔放
朱丽红
机构地区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19期2100-2101,共2页
Occupation and Health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二聚体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Carr JM, Mckinney M, Mc Donadh J, et al. 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role of D-dimer. Am J Clin Pathol, 1989,91:280.
1
乔玉香.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误漏诊1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1):1614-1614.
被引量:1
2
杨蕾.
浅析新生儿早期DIC临床特点及诊治[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04-105.
被引量:1
3
唐显玲,吴惠如.
微量肝素治疗外科早期DIC的疗效观察[J]
.泸州医学院学报,1994,17(4):286-288.
4
张永维,叶晓东,陈少霖.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9例临床分析[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3):182-183.
5
王以照,王慈修,金友礼.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超早期诊治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8):2206-2207.
被引量:5
6
王文华,徐丁,韩亚梅,杨子久.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4):341-344.
被引量:12
7
李利琼.
急症手术后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治[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1):9-11.
8
骆洪山,肖君波,聂艳,赵晓萌,时葆赋.
三氧化二砷粉针剂与水针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9-70.
被引量:1
9
谢燕,王兆钺.
内毒素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4,24(1):92-95.
被引量:3
10
王美华.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D-D二聚体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02-1103.
被引量:1
职业与健康
2008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