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盘旱育免耕抛秧优化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探索瓮安县水稻旱育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促进水稻生产,于2007年4~9月在瓮安县渔河乡前川做了无盘旱育免耕抛秧优化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抛栽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多而下降,但与氯化钾的施用量关系不大。
作者
张汝群
机构地区
贵州省瓮安县农技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7期184-185,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水稻
旱育免耕抛栽技术
优化二次饱和D-最优
贵州瓮安
分类号
S511.04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0
1
马溶慧,朱云集,郭天财,闫耀礼,刘万代.
国麦1号播期播量对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4,36(4):12-15.
被引量:51
2
孙培良,李娟.
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随播种期的变化规律[J]
.山东气象,2004,24(B11):16-17.
被引量:6
3
阮培均,马俊,梅艳,杨远平.
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47-149.
被引量:36
4
闫志顺,王瑞清.
不同播期冬小麦叶重和叶面积与产量关系的相关性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1):59-61.
被引量:21
5
焦志勇,周绍美.
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J]
.山东农业科学,1989,21(2):46-49.
被引量:41
6
冯浔,徐红军,杨文华.
冬小麦播种期对个体发育与产量因素影响的研究[J]
.新疆农垦科技,1994,17(4):1-3.
被引量:1
7
陈钢,年夫照,徐芳森,王运华.
硼、钼营养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2):243-247.
被引量:31
8
郭文善,严六零,封超年,彭永欣,朱新开.
小麦源库协调栽培途径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5,16(1):33-37.
被引量:19
9
张驰,吴永尧,彭振坤,周大寨.
微量元素硒对油菜苗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1):88-90.
被引量:4
10
李平路,陈剑,李军红,梁凤臣,刘平民,孔繁涛,王兴革.
优质小麦山农12号播期播量及收获期研究[J]
.中国种业,2008(4):34-3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刘红杰,倪永静,陈玉霞,任德超,黄建英,牛吉山,胡新.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国麦301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4):49-53.
被引量:12
2
朱传霞,张洋,薛高尚,黄琳,彭国钢,罗晓玲,魏廷龙,李逢喜.
硼硒营养液对油菜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7(10):32-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陈孝赏,陈伟强,房玉伟,蔡东升,刘守坎.
黄岩紫莳药栽培密度和优化施肥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7):18-22.
2
李茂芬,邓吉良,邓春梅,李玉萍,郭澎涛.
海口晚稻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对晚稻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4):50-57.
被引量:6
3
董秀春,韩伟,杨洪宾.
播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小穗结实性和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8,50(9):31-35.
被引量:11
4
胡文静,程顺和,高致富,吴荣林,陆成彬.
晚播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硬度与蛋白质含量对品种、施氮量和密度的响应[J]
.江苏农业学报,2018,34(2):245-250.
被引量:21
5
孙建军,郭玉玺,吕孟辉,蒋一萍,张体德,董洁,帖奇.
豫南沿淮稻区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2):76-76.
被引量:8
6
胡乔磊,廖庆喜,王洋.
油菜机械移栽载苗基质块力学与生物学特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24):58-65.
被引量:21
7
刘中来,曹国军,谢国强,李坤,李三元,潘世文.
赣北滨湖地区粳稻不同播期生态适应性比较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7):1328-1330.
被引量:3
8
张妮,张国忠,王姣,李硕,卢丽君,董昭.
旱地作物机械化移栽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2,43(8):22-31.
被引量:15
9
张广旭,王康君,郭明明,谭一罗,孙中伟,樊继伟.
基于不同播期的小麦籽粒性状综合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4):64-70.
被引量:1
10
罗晓颖,房彦飞,孙婷婷,唐江华,王鲁振,唐甜,王晨,徐文修.
播种量对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23,60(11):2704-2711.
被引量:1
1
刘成周,程扬.
中稻无盘旱育免耕抛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66-67.
2
顾吉伦,张汝群.
杂交稻中迟熟品种适宜播期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84-185.
被引量:1
3
李桂平,万舒.
氮肥对无盘旱育免耕抛秧产量影响初探[J]
.耕作与栽培,2010,30(2):22-23.
4
梁忠义,张曲.
水稻无盘旱育丢秧适宜密度初探[J]
.耕作与栽培,2011,31(6):30-30.
5
谭化红,杨圊.
气候变化对瓮安县茶叶生产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7(7):202-203.
6
费明贵,王先容.
贵州瓮安引种白化茶试制名优茶技术总结[J]
.基层农技推广,2014(10):66-68.
7
刘森荣.
龙泉市水稻无盘旱育抛栽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6(3):48-48.
8
刘玉文.
水稻旱育免耕抛秧的优点及关键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12(S2):131-132.
被引量:1
9
李孟旭.
双季晚稻冷浸田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1,16(5):46-47.
被引量:7
10
安强.
水稻无盘旱育免耕抛秧不同密度试验[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2):94-95.
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