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文明研究述评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内外对生态危机的关注无疑把生态文明研究推到了理论的前沿,对此,有关生态文明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就生态文明概念及其内涵的产生与发展演变历程及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梳理,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作者
钟明春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前沿》
CSSCI
2008年第8期160-165,共6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研究
述评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797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47
1
刘思华.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J]
.东南学术,2002(6):60-66.
被引量:42
2
任恢忠,刘月生.
生态文明论纲[J]
.河池师专学报,2004,24(1):82-85.
被引量:14
3
刘延春.
关于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J]
.林业经济,2003(1):38-39.
被引量:12
4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前言.
5
李鸣.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管理机制的定位与创新[J]
.特区经济,2007(8):290-292.
被引量:4
6
赵哲远,吴次芳,盛乐山.
论土地生态伦理及生态文明[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1):50-54.
被引量:9
7
徐萍.
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权益制度建设[J]
.科技信息,2007(9):226-226.
被引量: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9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著.耿建新,宋兴无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7).
10
俞建国,王小广.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和谐、永续发展的消费模式[J]
.宏观经济管理,2008(2):36-3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31
1
张贡生,许菁.
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我们将做何选择[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6):7-9.
被引量:1
2
刘思华.
论生态经济需求[J]
.经济研究,1988,23(4):77-79.
被引量:11
3
吕忠梅.
论公民环境权[J]
.法学研究,1995,17(6):60-67.
被引量:208
4
申曙光.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3):31-37.
被引量:110
5
雷定安,金平.
消费主义批判[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3):43-47.
被引量:16
6
韩民青.
21世纪的全球文明走向[J]
.哲学研究,2000(11):24-27.
被引量:11
7
魏一鸣,吴刚.
我国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与对策[J]
.科学新闻,2003(16):8-9.
被引量:5
8
黎祖交.
绿色财富:时代的呼唤[J]
.绿色中国(公众版),2004(11M):12-13.
被引量:3
9
尹世杰.
弘扬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社会科学,2004(2):5-10.
被引量:10
10
蔡守秋.
论环境权[J]
.金陵法律评论,2002(1):83-119.
被引量:99
共引文献
797
1
龙利秋,赵俊三,李玉龙,王菊.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云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1,21(3):72-74.
被引量:4
2
孙枫,章锦河,侯兵,汪德根.
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环境正义研究进展与框架构建[J]
.中国生态旅游,2024,14(2):249-269.
3
刘明,郭世杰.
文化润疆与美好新疆[J]
.实事求是,2022(5):106-112.
被引量:5
4
卞庆功.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述评[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20(1):134-141.
5
卞庆功.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述评[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19(4):138-145.
6
刘雅兰,卜祥记.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才能真正实践生态文明思想[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9):59-66.
被引量:4
7
吕忠梅.
环境法典编纂的基本问题[J]
.荆楚法学,2022(1):25-40.
被引量:31
8
王磊.
意识形态:从古典到现代[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11):9-12.
9
叶江.
世界体系、全球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透视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73-79.
被引量:6
10
姜广举,史晓平.
和谐文化论:从中西“和”文化的历史发展探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8(5):15-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8
1
陈寿朋,杨立新.
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与路径选择[J]
.职大学报,2006(4):1-9.
被引量:6
2
朱伟坚.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生态文明[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32-33.
被引量:5
3
吴必虎,金华荏,张丽.
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
.旅游学刊,1999,14(1):44-46.
被引量:244
4
黄平芳,胡明文.
旅游解说与生态文明建设[J]
.开发研究,2009(S1):113-114.
被引量:4
5
柳红霞.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评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04(10):49-50.
被引量:3
6
尹世杰.
弘扬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
.社会科学,2004(2):5-10.
被引量:10
7
廖才茂.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理论依据[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6):74-78.
被引量:35
8
潘岳.
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
.绿叶,2006(10):10-18.
被引量:159
9
廖福霖.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9.
被引量:45
10
贾义保.
论生态道德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6(6):32-3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1
1
黄平芳,胡明文.
旅游解说与生态文明建设[J]
.开发研究,2009(S1):113-114.
被引量:4
2
张辉.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理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3):133-134.
3
黄平芳.
旅游解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实证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10-115.
被引量:6
4
王文清.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5):16-19.
被引量:31
5
隋东.
海洋生态文明视域下休闲体育的发展研究——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析[J]
.山东体育科技,2012,34(5):93-96.
被引量:5
6
兰明慧,廖福霖,罗栋燊.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J]
.绿色科技,2012,14(12):88-91.
被引量:8
7
唐鑫,李茂.
北京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
.中国市场,2014(3):106-113.
被引量:8
8
冯磊,方江平.
2002~2012年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期刊文献分析[J]
.绿色科技,2014,16(2):1-5.
被引量:3
9
鲁悦,王矫.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1):289-290.
10
穆松林.
生态文明建设与持续推进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1):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张冬冬.
影响大连城市创新发展的海洋文化因素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1):42-49.
被引量:1
2
黄平芳.
旅游解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实证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10-115.
被引量:6
3
宋秋.
论旅游解说规划中的地域性的表达——以乐山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0):39-42.
4
成金华,陈军,易杏花.
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2):1-10.
被引量:87
5
李勇,周学馨.
基于模糊灰色统计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3):35-38.
被引量:13
6
姜丽.
海洋体育大众化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J]
.山东体育科技,2013,35(3):29-32.
被引量:1
7
严也舟,成金华.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探析[J]
.经济纵横,2013(8):77-80.
被引量:21
8
刁尚东,刘云忠,成金华.
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3,29(17):61-63.
被引量:14
9
易杏花,成金华,陈军.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
.统计与决策,2013,29(18):32-36.
被引量:34
10
杨财根.
低碳经济视野下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研究——以铁山寺森林公园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0):8601-8603.
被引量:3
1
宋勤福,张明亮.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探析[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3):31-31.
2
陈军,成金华.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回顾与展望[J]
.理论月刊,2012(10):140-145.
被引量:24
3
陈宗兴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环境经济,2011(3).
4
人物[J]
.国际品牌观察,2015,0(7):10-10.
5
常琪.
加强生态与环境审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访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胡聃研究员[J]
.中国审计,2008(2):18-20.
6
朱新春,吴兆雪.
低碳经济及其影响因素的多维度比较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10(5):1-6.
被引量:7
7
杨玲.
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中社会保障与社会文明研究[J]
.社科纵横,2005,20(1):15-17.
被引量:3
8
祝光耀.
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J]
.中国生态文明,2013,0(1):14-17.
9
刘忠勋.
辽宁林下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18(5):63-65.
被引量:2
10
童辰.
世纪之交 企业家最关心什么[J]
.经济工作导刊,2000(5):29-29.
前沿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