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新指标体系下扎实开展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被引量:
5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为什么要开展高职评估以及高职评估的定位和原则 当前,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等正在不断地深入人心。可以说,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带动作用。一条适合中国高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初步形成,并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出和推进高职的评估呢?
作者
张尧学
机构地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32-34,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工作
评估
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工学结合
带动作用
示范性
分类号
G712.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9
引证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488
同被引文献
209
1
李梦卿,邢晓.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20(1):107-114.
被引量:102
2
杨洁.
规范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S1).
被引量:5
3
鲍洁.
对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探讨[J]
.职教论坛,2004,20(18):9-12.
被引量:72
4
闵建杰,孔新舟.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5(4):5-9.
被引量:14
5
杜才平.
美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17-21.
被引量:47
6
陈波.
论方法论原则的核心地位[J]
.社会科学,1990(10):70-74.
被引量:2
7
齐小萍.
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5):84-86.
被引量:5
8
胡燕燕.
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1):47-49.
被引量:173
9
陈先运.
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48-50.
被引量:103
10
张志军.
试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模式的特征[J]
.职教论坛,2005,21(04X):26-27.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56
1
肖武.
高职院校“教分制”改革初探[J]
.成功,2009(8):256-256.
2
罗时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5):140-144.
被引量:7
3
李波.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74-75.
被引量:29
4
姬兴华.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新方案解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14-16.
被引量:6
5
郭扬.
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
.中国高教研究,2009(5):63-65.
被引量:78
6
闵建杰,陈少元,孔新舟.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刍议[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2):58-61.
被引量:4
7
李波.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5):35-37.
被引量:6
8
姬兴华.
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到“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高职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80-82.
被引量:4
9
张晨.
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政策思路[J]
.职教论坛,2009,25(11):16-20.
被引量:2
10
周进民,陈友力,周玉蓉.
论高等职业院校“双证融通”的策略[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3):7-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88
1
曾阳,苏娜.
推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管理:举措、问题及进路——基于院校视角的案例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5):23-26.
被引量:3
2
尤萍娜,黄志锋.
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0(6):93-98.
被引量:7
3
卢家锋,唐静.
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策略[J]
.梧州学院学报,2021,31(3):91-95.
被引量:3
4
郑谦.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参与主体及其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7-32.
被引量:5
5
刘海桥,曾银凤,李婷.
工程应用型地方大学“卓越计划”教学改革探究——以湖南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J]
.科教导刊,2023(26):1-3.
6
申红军,张宁宁,毛昀.
新疆应用型本科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
.内江科技,2021,42(6):106-107.
被引量:1
7
王云,崔彩霞.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9):18-21.
被引量:6
8
黄蓉.
张謇实业教育思想溯源、意蕴与启迪[J]
.汉字文化,2022(S02):338-339.
9
王建军,王英,王帅,张文帅,温曼童.
创新型机械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3):78-80.
被引量:2
10
陈立鹏,杜巧连.
基于智能制造平台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5):117-119.
被引量:4
1
杜平原.
立足现实 创新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14-17.
2
唐彦儒,冯小平.
关于高职评估有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45-45.
3
李利.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启示[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26(2):69-71.
4
刘伦旭,李桂林.
从高职评估谈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西部科技,2007,6(2):67-67.
被引量:5
5
张林.
从高职评估谈专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J]
.职教论坛,2012,28(32):27-29.
被引量:1
6
王静.
高职评估新方案视野下的团学工作内涵建设[J]
.中国外资,2013(10):288-288.
7
许敏.
浅谈民办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9,0(2):41-42.
被引量:1
8
杜中庆,冯家强.
高职评估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实践——以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4):67-69.
9
张成林,杨茂涛.
从高职评估探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电力教育,2009(3):69-70.
被引量:4
10
杨应崧.
高职评估工作需要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33):22-22.
被引量:4
中国高等教育
2008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