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国时期中央农业实验所的水稻改良述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用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对我国的水稻进行改良,这方面工作的全面启动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关系十分密切。在归国农学留学生的推动下,民国时期成立了中央农业实验所,作为农业科研与领导机构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我国水稻改良工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以该所为基地的全国水稻改良工作,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 邵金凯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389-8391,共3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周拾禄.三十年来之中国稻作改进[J].中国稻作,1948,7(1).
  • 2赵连芳.水稻育种之理论与实施.中华农学会报,1933,(14):36-279.
  • 3丁颖. 国立中山大学农科南路稻作育种场报告[ R] .1928 :29- 89.
  • 4中央农业实验所稻作系. 中央农业实验所稻作系1937 至1947 年工作总报告特刊[ R] .1949 .
  • 5柯象寅.本所的改良稻种.农报,1945,(10):28-36.
  • 6赵连芳.介绍早稻良种“南特号”.农报,1940,5:28-30.
  • 7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农所西迁经过.中华农学会报,1949,(164):64-64.
  • 8中央农业实验所.本所沿革及西迁经过.中央所简讯,1949,(9):2-2.
  • 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院友录[ M] . 南京: 二档馆档案,1934 .
  • 10安宇,赵师红.农学留学生与民国时期中国南方水稻的改良与推广[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19-12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10

  • 1丁颖.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J].农业学报,1957,8(3):243-260.
  • 2[4]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 3周拾禄.三十年来之中国稻作改进[J].中国稻作,1948,7(1).
  • 4[3]丁颖.国立中山大学农科南路稻作育种场报告[R].南路稻作育种场(第2号),1928.
  • 5中农所稻作系编.中央农业实验所稻作系1937至1947年工作总报告特刊[J].中国稻作,1949,8(56).
  • 6杨开渠.单季稻双季两熟稻经济栽培比较试验[J].中华农学会报,1963,.
  • 7[12]沈学年.作物栽培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1.
  • 8杨守仁.稻作问答[J].农报,1943,.
  • 9毛福全.一年来之江西省第三行政区农业推广[J].农业院讯,1942,3(1-2):10.
  • 10丁颖.中国水稻品种的生态类型及其与生产发展的关系[J].作物学报,1964,3(4):357-363.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5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