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民外出务工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增加了活力,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速了我国小城镇建设。但是大量年青农民外出务工,必然影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来吸引农民回乡就业。
作者
刘岳启
机构地区
淮阴师范学院科技处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20-121,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D/2008/01/026)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工
建设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1
刘怀廉.
统筹城乡发展 农民工大有可为[J]
.求是,2006(3):35-36.
被引量:7
2
邓秋香.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07(5):75-78.
被引量:5
3
刘岳启,杜萍.
江苏农村“留守少年”教育现状的调查[J]
.教育探索,2006(11):42-43.
被引量:1
4
孙长青.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工问题[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34-36.
被引量:3
5
刘建峰.
中国农民工的流动与城乡可持续发展[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1):35-3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伯文.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探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332-335.
被引量:6
2
淮安市文明委.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着力打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DB/OL].http://www.cinfo.org.cn/zhuanti/20050627zgnc/zgnclsetshzyxdyth_026.htm 2006-02-03
3
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课题组,中汉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部.小康中国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
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
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
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
.教育科学,2002,18(4):21-24.
被引量:106
7
林宏.
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32-135.
被引量:209
8
李玉荣,周晓辉.
农民工权益受损导致其对社会的低信任度[J]
.兰州学刊,2004(3):204-20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1
1
罗国芬.
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J]
.青年研究,2006(3):8-14.
被引量:32
2
赵吕生.
农村“留守子女”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74-75.
被引量:1
3
郝丽霞,韦吉飞.
浅议回流农民工权利保障机制的建立[J]
.价格月刊,2007(1):25-27.
4
李东洲.
宁夏劳务经济发展趋势分析[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2):63-67.
被引量:1
5
郭云贵,黄敬华.
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以河南省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9S):16-18.
被引量:4
6
易清传,易园华,谭洋金.
农民工“精英群体”回流建设新农村的研究[J]
.乡镇经济,2007,23(9):20-22.
被引量:4
7
花传国,郭君.
农民工作用问题研究综述[J]
.新余高专学报,2009,14(4):65-68.
8
张连德.
返乡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58-61.
9
何兴建,谭忠富,李存斌.
村镇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4):140-142.
被引量:3
10
张本申,赵国友.
我国村镇适度规模探析——基于人口数量和辖区面积角度[J]
.人口与经济,2012(2):74-7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1
1
萨爱东.
浅析返乡农民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3-5.
被引量:6
2
乔卫芳,支光辉.
农民外出务工对建设新农村的影响研究[J]
.北方经济,2007(10):86-87.
被引量:2
3
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之二)——从小城镇的兴衰看商品经济的作用[J].嘹望周刊,1984,(3).
4
胡鞍钢.序: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M]//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
周辉仁,郑丕谔,张扬,秦万峰.
基于熵权法的群决策模糊综合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08,24(8):34-36.
被引量:31
6
夏德孝,张道宏.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的地区差距[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3):92-95.
被引量:4
7
刘艺梅,杨锦秀,杨启智,傅新红.
基于熵权的农民工对流出地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2008(4):26-33.
被引量:13
8
邹新树.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互动机制论纲[J]
.农村经济,2008(12):47-50.
被引量:7
9
穆光宗.
思考“农民荒”[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1):4-5.
被引量:7
10
赵新平,周一星.
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2002(2):132-138.
被引量:235
引证文献
2
1
孟铎,杨锦秀.
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4):196-198.
2
李强,张莹,陈振华.
就地城镇化模式研究[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1):52-60.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陈功,杨光飞.
美好生活视域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再定位及实现路径[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34(2):41-45.
被引量:1
2
王卓,夏琪.
农民“两头房”与不完全城镇化[J]
.农村经济,2019,0(1):15-21.
被引量:5
3
王飞.
小城镇与借用规模[J]
.城市观察,2016(6):30-39.
被引量:3
4
高新宇,许佳君.
空间重构与移民社区融入——基于“无土安置”工程的社会学思考[J]
.社会发展研究,2017,4(1):73-93.
被引量:15
5
李云,陈宇,卓德雄.
乡村居民的就地城镇化意愿差异特征——基于两省21村的调查[J]
.规划师,2017,33(6):132-138.
被引量:9
6
聂飞.
农村留守家庭研究综述[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4):53-64.
被引量:10
7
李强,陈振华,张莹.
就近城镇化模式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2017(4):179-190.
被引量:51
8
孙新新,黄明华.
苏州村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J]
.江苏建筑,2018(1):20-23.
被引量:2
9
陆益龙.
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3):48-56.
被引量:112
10
张倩.
特色小镇与就地城镇化:契合机制与深化路径[J]
.上海城市管理,2018,27(4):14-18.
被引量:1
1
杨红旗.
年青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J]
.机电信息,2002(1):7-9.
2
2015年青岛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新开工421个、竣工295个[J]
.走向世界,2016,0(7):13-13.
3
吕立勤.
农民回乡种粮提出的新课题[J]
.金融信息参考,2004(12):38-38.
4
倪丽娟.
回乡投资的“瓶颈”有待克服[J]
.浙商,2005(6):52-53.
5
农业部:春节回乡 情系三农[J]
.紫光阁,2014(3):52-53.
6
滕兆鹏.
青啤百年与百年青啤[J]
.企业家信息,2003(4):37-38.
7
迟明翠.
辛长爱打工学技术回乡养奶牛[J]
.农民致富之友,2001(10):28-28.
8
张贵峰.
农民工为何“不愿回乡”[J]
.四川劳动保障,2011(12):16-16.
9
康建中.
激情酿造百年青啤[J]
.品质.品牌,2003(7):38-47.
10
张吉春,杨兆丰,吴成伟.
我缘何成了“致富领头雁”[J]
.中国民兵,2005(8):11-11.
统计与决策
2008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