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红曲在我国传统食品和食疗保健中的作用
被引量: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曲的故乡在中国,在浩瀚的中国历史典籍中,我们祖先大量记录了红曲在酿酒、发酵食品、食用色素、中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红曲自古到今就是一个具有药用和食用双重价值的典型代表。在全世界都在提倡以食品促进健康,以厨房代替药房的今天,红曲的保健疗效和治病功能正在格外受到世人的关注。本文试图对红曲在传统食品中的应用作一综合介绍,以期能引起我国人民对红曲的重视。
作者
高红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出处
《四川食品与发酵》
1997年第3期6-10,共5页
Sichuan Food and Fermentation
关键词
红曲
传统食品
饮食疗法
分类号
TS26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R247.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71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78
参考文献
1
1
董明盛,沈昌,沈爱光.
红曲霉抑菌作用的探讨[J]
.中国调味品,1991(1):11-12.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35
1
郭红珍,杨潞芳.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14(z1):234-237.
2
赵树欣,宫慧梅.
红曲提取液的抑菌性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C00):90-92.
被引量:1
3
衣珊珊,沈昌,韩永斌,范龚健,顾振新.
红曲色素形成机理及提高其色价的途径[J]
.食品科学,2005,26(7):256-261.
被引量:38
4
毛宁,陈松生.
红曲霉的有效生理活性物质及其应用[J]
.中国调味品,1995,20(4):8-11.
被引量:42
5
刘颖,林亲录.
红曲霉菌株选育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3):280-283.
被引量:3
6
张徐兰,吴天祥,李鹏.
红曲霉有效成分应用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2006(9):78-81.
被引量:28
7
毛瑞丰,黄丽,仁绍坤,王瑞恒.
红曲米中红曲霉的分纯及抗菌作用的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4):319-321.
被引量:7
8
于兰.
红糟酸的制作工艺[J]
.中国调味品,1997(3):21-22.
被引量:3
9
陈春艳.
功能红曲与红曲色素的研究进展[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9):40-42.
被引量:25
10
任飞,韩珍琼,熊双丽,曾敏.
红曲保健酒的研制[J]
.食品科学,2007,28(8):624-62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71
1
卓林霞.
红曲的研究概况及其产品的前景展望[J]
.轻工科技,2012,28(2):8-9.
被引量:16
2
石鹤,周毅.
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关系[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83-85.
被引量:4
3
赵燕,温辉梁,胡晓波.
红曲色素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4):90-93.
被引量:32
4
彭中健,梁淑娃,陈郧东,谭颖嫦,彭维.
红曲霉深层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研究[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4,40(3):28-31.
被引量:13
5
陈福生,邢淑婕.
红曲产品中桔霉素含量的ELISA测定[J]
.食品科学,2004,25(8):169-172.
被引量:16
6
石鹤,艾凌燕.
红曲霉菌种的筛选[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3):67-68.
被引量:7
7
代春华,邓思珊,甘纯玑.
红曲黄色素的分离、纯化及光稳定性探讨[J]
.中国食品学报,2004,4(3):63-67.
被引量:15
8
宋超先,李霞,谢玉锋,陈宁,张克旭.
L-亮氨酸产生菌TK0303的摇瓶发酵条件优化[J]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4,25(4):81-84.
被引量:6
9
金增辉.
红曲米和红曲色素生产方法[J]
.粮食与油脂,2005,18(1):40-43.
被引量:10
10
廖春燕,郑裕国.
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1):99-103.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3
1
杨晓辉,汪岭,张培.
红曲红色素生产的发酵废渣中的微量元素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6(1):36-37.
被引量:1
2
杨涛,林亲录,周俊清,肖怀秋.
优质红曲色素高生物量生产的条件探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1):60-63.
被引量:6
3
王克明.
复合载体固定化细胞红曲色素发酵条件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05,24(6):9-12.
被引量:12
4
陈义光,张晓蓉,张丽,彭德娇,刘祝祥,徐丽华.
高产红曲色素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69-71.
被引量:2
5
杨晓辉,刘利军,马玉龙.
红曲红色素生产中发酵废渣的综合利用[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7(8):30-31.
被引量:7
6
张银冰,黄廷冠.
复合诱变选育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07,27(3):27-30.
被引量:3
7
郭红珍,王秋芬,马立芝.
不同培养条件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8,29(1):215-218.
被引量:25
8
丁海洋,孟惠惠,盛承承,杨丽娟,李昆太.
红曲霉JR摇瓶分批补料发酵产红曲色素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09,28(12):91-93.
被引量:8
9
黄林,孟惠惠,丁海洋,盛承承,杨丽娟,李昆太.
红曲霉JR产红曲色素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筛选[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6):1134-1139.
被引量:6
10
邢淑婕,刘开华.
培养条件对红曲霉产红曲红色素及桔霉素影响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21(1):112-11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78
1
刘辉,张庆庆,危勤涛,舒伟刚.
红曲霉发酵米酒工艺条件的研究[J]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1):29-32.
被引量:2
2
周贤,王昌禄,张民,陈勉华,郭坤亮,季克良.
茅台酒大曲中抗氧化物质的分离及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z1):10-12.
被引量:3
3
石鹤,周毅.
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关系[J]
.中国调味品,2004,29(8):40-43.
4
石鹤,周毅.
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关系[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83-85.
被引量:4
5
龚燕,蔡建荣,赵晓联,黄国水,孙开禧.
ELISA法检测红曲中的黄曲霉毒素B_1[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4,23(4):10-12.
被引量:17
6
彭中健,梁淑娃,陈郧东,谭颖嫦,彭维.
红曲霉深层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研究[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4,40(3):28-31.
被引量:13
7
赖晓英,贺稚非,郭月红,吴丽红,韩叙.
红曲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粮食与油脂,2004,17(10):18-20.
被引量:2
8
石鹤,艾凌燕.
红曲霉菌种的筛选[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3):67-68.
被引量:7
9
杨涛,林亲录,周俊清,肖怀秋.
优质红曲色素高生物量生产的条件探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1):60-63.
被引量:6
10
纪远中.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天津药学,2005,17(2):65-67.
被引量:51
1
高红.
红曲在我国传统食品和食疗保健中的作用[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9,0(3):22-23.
被引量:1
2
张揆一.
食用醋的健身治病功能[J]
.甘肃农村科技,2002(1):40-40.
被引量:1
3
豆腐吃不对可能伤身[J]
.健康必读(健康新语),2015,0(11):16-16.
4
齐兵.
乱吃豆腐害处一大堆[J]
.养生保健指南,2013(7):71-71.
5
印尼传统食品可预防糖尿病[J]
.中老年保健,2006(9):6-6.
6
王大庆.
恋上风情粥[J]
.科学养生,2012(3):11-11.
7
范世忠.
夏令药粥谱[J]
.家庭用药,2001(3):43-43.
8
张远桃.
文人与粥[J]
.养生月刊,2015,0(7):660-662.
9
周治.
金银花治病小验方[J]
.东方药膳,2009(7):32-33.
10
孔凌兵.
功能食品将回归食品的基本属性[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2(11):48-49.
四川食品与发酵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