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984~1995年七情研究文献评述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检索检阅了1984~1995年间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理论与实验研究的论文300余篇,精选100篇(摘引50篇)。分七情学说源流、理论研究、致病、治疗、小儿与情志、情志与护理、音乐与七情、七情与养生保健、古籍七情学术思想整理、七情与心理学等10个专题进行评述。
作者
韩成仁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第6期408-413,共6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七情
文献
评述
中医学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33
1
郭蕾.
怒志的生理病理及实验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5):290-294.
被引量:8
2
严玲.中医心理学思想浅探[J]河北中医,1994(02).
3
沈德凯,潘朝宠,金文秀.
惊恐对大鼠胃影响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12(4):46-47.
被引量:7
4
王秀英,高纪和.
情志对女性生理健康的影响[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3,12(4):9-9.
被引量:1
5
伏兴华.
从行为免疫学角度看中医淫情交错的致病机制[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3,16(4):46-48.
被引量:3
6
刘勇,刘国祥.
论《内经》中情志理论在老年病中的临床应用[J]
.河北中医,1993,15(3):3-4.
被引量:2
7
陆小左,李淑芬.
形神合一论的临床应用[J]
.天津中医,1993(3):36-37.
被引量:5
8
周天祺,龙碧璋.
中医心理学概观[J]
.新疆中医药,1993,11(2):54-56.
被引量:1
9
陈岚.
情志病从肝论治一得[J]
.铁道医学,1992,20(6):379-379.
被引量:2
10
刘东燕.
调节“七情”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J]
.中医药学报,1992,20(6):9-1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孟昭兰.
情绪的组织功能——关于情绪对认知操作的影响的几个实验总结[J]
.心理学报,1988,20(2):118-126.
被引量:11
2
何裕民.七情内伤探赜[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08).
3
朱文锋.中医学对心理器官的认识[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5(02).
4
王米渠.试论七情学说的科学性[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7(01).
5
宋德芳,任惠萍,温长路.
中医“七情”在健康道德中的地位和作用[J]
.江苏中医,1990,11(7):37-3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1
1
曹琛.
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中医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305-308.
被引量:2
2
李庆和,李慧吉,步怀恩,李杰,武成.
慢性应激引发大鼠行为改变及复方中药的调节作用[J]
.天津中医药,2005,22(1):62-64.
被引量:4
3
王华,何姗湮,陈建男,王小云,杨洪艳.
中医情志病研究概述[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4):554-554.
被引量:9
4
王秀茜.
中西医论精神因素与肿瘤相关性的进展(下)[J]
.基层医学论坛,2005,9(2):149-150.
5
王华,何姗諲,陈建男.
中医情志病研究概述[J]
.北京中医,2005,24(3):186-187.
被引量:1
6
郭蕾.
怒志的生理病理及实验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5):290-294.
被引量:8
7
王广洁,崔晓萍.
妇人七情致病及与肝之关系[J]
.河南中医,2007,27(12):9-10.
被引量:7
8
孙琪,徐志伟.
情志致病内涵解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6):57-59.
被引量:10
9
张本英铭,丁金芳,施志明.
中医学对肿瘤与情志因素关系的认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2):32-34.
被引量:7
10
邝宇香.
慢性胃炎患者情志致病的SCL-90量表调查研究[J]
.河北中医,2008,30(8):816-817.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96
1
蒋聪.
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音乐心理教育与研究[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7(4):46-48.
被引量:20
2
张燕梅.
“思伤脾”与“脑肠肽”[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6-7.
被引量:28
3
胡兰.
论《内经》情志活动与形体物质的辩证关系[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2):114-115.
被引量:4
4
杨秀飞.
冠心病从肝论治探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17(6):37-38.
被引量:7
5
卓国强,张才华.
糖尿病应注重从肝论治[J]
.湖北中医杂志,1994,16(5):35-35.
被引量:3
6
王福彦.
祖国医学中的疾病预防与保健思想[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357-358.
被引量:1
7
唐彦,田慧,李宜瑞.
情志因素对ADHD的影响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7):1272-1273.
被引量:2
8
高捷,作新荣.
祖国医学与音乐疗法[J]
.中医药学报,1995,23(3):53-54.
被引量:8
9
刘霞.
我国心身医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第二次全国心身医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
.医学与哲学,1989,10(2):51-53.
被引量:2
10
张建云.
浅谈情志因素与疾病的关系[J]
.黑龙江中医药,2005,34(4):4-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0
1
李宇涛,仲卫红.
张景岳对情志双重性的认识[J]
.江西中医药,2005,36(7):11-12.
被引量:4
2
周月霞,吴斌.
音乐与养生益寿[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2959-2960.
被引量:2
3
申力.
制“怒”情志疗法理论探析[J]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8):560-562.
被引量:6
4
罗岚,陈阳.
中医情志心理疗法初探[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1):17-20.
被引量:9
5
陈天琪,彭科志.
论五音与情志养生[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5):111-113.
被引量:8
6
孙理军,陈震霖.
情志致病的免疫学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3):8-9.
被引量:2
7
李杰.
七情学说研究概况[J]
.天津中医,2001,18(5):27-29.
被引量:9
8
邢玉瑞,张喜德.
中医七情病因学说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4):63-65.
被引量:2
9
章道宁,陶晓华,王天芳.
中医整体观在情志疾病中的体现[J]
.河南中医,2015,35(12):2878-2880.
被引量:7
10
赵莹莹.
基于形神一体观浅析心脏神经症的病机[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8):12-1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赵中秋,梁君昭,唐显群.
中医五音治疗郁病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20,41(3):406-408.
被引量:23
2
李明玥.
浅谈音乐治疗与养生[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37-38.
3
王米渠,严石林,陈聪,王冬梅,陈美娥,李启海,严俨,钟思冰.
新加坡、成都及乐山中医门诊七情背景及事件的比较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2.
被引量:9
4
潘洪峰,叶沐镕,董湘玉,许建阳,刘瑶.
越鞠丸治疗心身疾病的机理浅探[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2):28-29.
被引量:10
5
牟菁,洪威阳,邓琳雯,李世通,曾倩(指导老师),王米渠(指导老师).
对成都高寒地区44例患者七情背景及生活事件的调查分析[J]
.河北中医,2007,29(4):307-308.
被引量:5
6
张国霞.
中医情志学说研究现状与未来[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91-93.
被引量:3
7
古正涛,沈鹰.
论“百病生于气也”[J]
.天津中医药,2008,25(5):388-390.
被引量:8
8
索绪松.
中医情志调和在临床妇科中的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2010,7(1):134-135.
被引量:5
9
王学武,王东,哈力甫·阿布拉,李明华,胡传国.
情志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及治疗[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0):209-210.
被引量:1
10
郜风丽,刘淑娟.
中医五音宣教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情志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3,11(10):883-884.
被引量:3
1
丁元庆.
对火热致中学说源流与现状的考察及认识[J]
.中国中医急症,2001,10(2):93-94.
被引量:6
2
王兵,王亚新,赵红燕,宗岩,徐俊杰.
甘草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3):215-218.
被引量:126
3
本刊编辑部.
医学文献评述的写作[J]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89-89.
4
本刊编辑部.
医学文献评述的写作[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4):469-469.
5
本刊编辑部.
医学文献评述的写作[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2234-2234.
6
李学智,梁繁荣.
关于针灸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实验研究文献评述(Ⅰ)[J]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1):40-42.
被引量:3
7
王键,郜峦.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述评[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636-639.
被引量:6
8
刘兰林,黄安宁.
近百年中医妇科主要文献评述[J]
.中医文献杂志,2001,19(4):40-42.
被引量:2
9
本刊编辑部.
医学文献评述的写作[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2):2650-2650.
10
贾国惠,贾世山.
甘草中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9):513-516.
被引量:125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