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5
-
1林宁.广西壮族传统利用的食用色素植物[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3):63-64. 被引量:9
-
2余红英,艾训儒.恩施天然木本色素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湖北林业科技,1997,26(4):26-29. 被引量:5
-
3淮虎银,哈斯巴根.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定量方法(Ⅱ)[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0,39(4):417-419. 被引量:7
-
4哈斯巴根,晔薷罕,赵晖.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研究[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1,33(2):239-246. 被引量:9
-
5崔明昆,赵文娟,孙敏,朱丽娟.布依族染色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以云南罗平县多依村调查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4):21-25.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19
-
1刘儒鹏,王鸿红,卫万一,张云,宋宁.传统文化元素渗入对壮医教学的促进作用[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1):21-22.
-
2黄爱琼,王任翔.壮族饮食文化中的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中学生物学,2018,34(11):67-69. 被引量:2
-
3韦正,洪海梅,潘立卫,蒋利荣.正交实验优选红蓝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大众科技,2015,17(3):68-70. 被引量:3
-
4荣雪,陈点点,郭乃菲,王慧妍,胡丹,刘广斌,温梓辰.中医五行学说在食品开发方面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景[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8):124-127. 被引量:5
-
5韦正,黄秀香,赖红芳.红蓝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开发应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6,28(12):2035-2043. 被引量:17
-
6柴真真,王趁,王雨华.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染料植物的调查研究[J].广西植物,2017,37(1):56-63. 被引量:7
-
7欧永忠,黄素婷,梁庆.乐昌市染料植物资源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6):168-170.
-
8陶玉华,隆卫革,曹书阁.广西五色糯米饭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17,37(5):1-4. 被引量:6
-
9黄珂,黄有杰,苏仕林.壮族居民常用染色植物枫香的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以广西德保县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8,31(6):124-127.
-
10张俪斌,王趁,李姗,王雨华.我国蓝草的传统植物学知识研究[J].广西植物,2019,39(3):386-393. 被引量:10
-
1陈建国.我国民族植物色素的应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19(2):21-24. 被引量:18
-
2周德本,梁鸣,李君霞.黑龙江省野生色素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6(4):69-72. 被引量:1
-
3赵垦田,孙俊,李德海.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J].特产研究,2006,28(3):61-64. 被引量:3
-
4白隆华,蒲瑞翎,黄健君.广西民间传统利用的天然色素植物[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2(3):42-45. 被引量:9
-
5周亚平,饶军,李江,陈连水.抚州市野生色素植物资源及保护利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479-2481. 被引量:8
-
6廖浩斌,赖焕武,赵晨,杨之彦,冯志坚,周彬.广东佛山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1,40(1):45-48. 被引量:5
-
7柏忠良,佘文琴,潘东明,郭怀攀.叶子花花色DOD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4,34(2):152-157. 被引量:3
-
8蔡永茂,王前,蒲凌奎,姚永刚,陈峻崎,王俊丽.京西北中低山区维管植物资源多功能利用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2015(3):3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