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信用合作立法体制探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然而,由于立法的缺位,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资金扶持的作用。文章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立法思路、立法模式、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
叶航欣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贸易法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4-137,共4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立法思路
立法模式
制度设计
配套措施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8
1
李长健,王悦.
法治语境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的构建——以行为主体为切入点[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3-25.
被引量:3
2
孟令强.
农信社改革:迷雾中前行——对农信社改革的再思考[J]
.前沿,2005(12):206-208.
被引量:1
3
刘淼群.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的改革与创新[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6):35-37.
被引量:1
4
李长健,冯果.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若干问题研究(下)[J]
.法学评论,2005,23(5):91-102.
被引量:56
5
谭启平.
论合作社的法律地位[J]
.现代法学,2005,27(4):112-121.
被引量:56
6
欧阳仁根.
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J]
.财经问题研究,2004(11):76-78.
被引量:7
7
吴娇.
试论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机制[J]
.当代审计,2003(3):41-42.
被引量:1
8
梁洁.
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人治理结构[J]
.当代财经,2002(8):45-4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王如珍.
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思考[J]
.中国合作经济,2004(8):6-10.
被引量:9
2
沈卫平.
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辨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5):29-33.
被引量:18
3
王华峰.
完善金融信用体系[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1):30-32.
被引量:5
4
罗跃,许世诚,肖泰明.
全面把握科斯定理的本质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J]
.特区经济,2004(12):132-133.
被引量:2
5
余军.
法律责任概念的双元价值构造[J]
.浙江学刊,2005(1):174-177.
被引量:25
6
罗珺,吴莹.
中部崛起 金融先行——中部崛起六省金融论坛综述[J]
.武汉金融,2005(7):4-9.
被引量:1
7
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8
[奥]凯尔森 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第Ⅱ页,第11页.
9
叶晋明.合作社法律地位初探[EB/OL].http://www.china Lawedu.com/news/2003.6.5/1048393585.htm.,.
10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139.
共引文献
112
1
李长健,李胜蓝.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责任问题研究综述[J]
.行政与法,2006(12):69-71.
被引量:1
2
金秀琴.
论合作社的治理结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69-72.
被引量:2
3
沈文萍.
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3):82-83.
被引量:13
4
李江涛.
“体教结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清华大学走出世界级运动员[J]
.瞭望,2002(49):52-53.
被引量:6
5
胡振华,陈柳钦.
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92-99.
被引量:1
6
史际春,朱大旗,杨子蛟.
2005年经济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
.法学家,2006(1):80-85.
7
李长健,伍文辉.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利益均衡:土地发展权配置[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2):60-64.
被引量:28
8
李巧玲.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利益价值取向辨析——从立法角度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J]
.开发研究,2006(2):44-46.
9
高海,刘红.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研究综述[J]
.经济与管理,2006,20(6):59-62.
被引量:3
10
江晓华,李长健,李伟.
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的理性思考[J]
.新疆社会科学,2006(3):30-3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陈岷.
论农村信用社立法若干制度的完善[J]
.财贸研究,2005,16(3):109-113.
被引量:10
2
冯果.
深化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的若干法律思考[J]
.法学杂志,2005,26(6):33-38.
被引量:18
3
李长健,朱梓萁.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6-9.
被引量:2
4
张燕,潘虹.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创新的法律困境与发展进路[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45-48.
被引量:5
5
范卫红,王华.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法律保障[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6):90-93.
被引量:3
6
刘颖.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经验及其启示[J]
.广西金融研究,2008(7):46-49.
被引量:9
7
刘沫茹,苏中宇.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功能及法律定位[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1):10-12.
被引量:4
8
谢遵振.
刍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立法模式选择——基于比较法角度的实证分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3):51-54.
被引量:1
9
梁洁.
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人治理结构[J]
.当代财经,2002(8):45-4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李长健,徐丽峰.
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监管制度与多元主体监管为落脚点[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4):67-70.
2
李长健,徐丽峰.
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监管制度与多元主体监管为落脚点[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82-85.
被引量:3
3
李晓丹.
关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立法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J]
.管理学家,2021(20):37-39.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佘传奇,任翔.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治理模式和外国成功模式的比较研究[J]
.特区经济,2011(10):67-69.
被引量:1
2
刘芳.
美国农业信贷系统稳健运营的内在原因及启示[J]
.中国经贸导刊,2012(15):65-67.
3
闫贺平,董彦霞,赵惠敏.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问题成因分析[J]
.决策与信息,2015(26):167-167.
1
吴振华,唐霞.
确保组织干部公道正派体制探讨[J]
.集团经济研究,2005(12X):217-217.
被引量:1
2
周辉.
理想与现实之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探讨[J]
.北京社会科学,2015(3):113-121.
3
黄正连.
消防安全管理体制探讨[J]
.科技创业家,2013(16):247-248.
4
赵黎明,朱禾申,蒋劲刚.
我国救灾补偿体制探讨[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02-105.
被引量:4
5
芦苗苗.
统筹兼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反思[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0(11):32-33.
6
小测验[J]
.半月谈,2015,0(1):88-88.
7
姜夏.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推进农业现代化实践[J]
.中国农垦,2001(8):5-5.
8
刘定华.
论加强对金融债权的保护——企业改制、破产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J]
.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20(1):107-111.
9
康会昌.
依法行政法院支持 无理诉求法院驳回 宝丰县依法判决一起确定土地使用权案[J]
.资源导刊,2008(2):45-45.
10
刘晓华,汤志华.
论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与农村基层反腐败[J]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9):25-28.
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