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络养生研究概述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内经》以来,医家们非常重视经络对人体的保健作用,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养生来预防"未病"。就经络、经络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以及调理经络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经络养生加以概述。
作者
蒋应时
李晓红
李烨
王钦鹏
机构地区
广西中医学院
出处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17,共3页
Journal of Jiang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经络
养生
研究
综述
分类号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9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1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3
1
龚海洋,王琦.
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学研究进展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5):1-6.
被引量:86
2
焦玄,李志超.
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3):49-52.
被引量:5
3
华萍,吕虎,原林,唐雷.
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J]
.中国针灸,2006,26(6):407-413.
被引量:31
4
马玉宝,许玉.
论经络的本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4):17-20.
被引量:6
5
张宇享.
试谈《内经》对阴阳理论的建树[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3):1-3.
被引量:1
6
刘琴,郭书堂,李学武.
论督脉在抗衰老中的作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4-16.
被引量:9
7
衣华强,谷世喆.
冲脉“气本血用”观辨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33-1834.
被引量:10
8
陈刚,郭茂川,张六通,邱幸凡.
肾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衰老的基本病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7):9-12.
被引量:29
9
董宝强,王富龙,王颖,陈以国.
浅论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J]
.光明中医,2006,21(4):1-3.
被引量:2
10
曹锡珍.曹锡珍经穴按摩疗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5..
二级参考文献
169
1
董玉整.
“亚健康”初探[J]
.广州医学院学报,1998,0(3):77-78.
被引量:100
2
原林,姚大卫,唐雷,黄文华,焦培峰,陆云涛,戴景兴,张辉,贺振泉,钟世镇.
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J]
.解剖学报,2004,35(4):337-343.
被引量:76
3
原林,钟世镇.
人体自体检测与调控系统(筋膜学)——经络有关的解剖学基础[J]
.天津中医药,2004,21(5):356-359.
被引量:53
4
李定忠,傅松涛,李秀章.
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关于经络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一[J]
.中国针灸,2004,24(11):773-778.
被引量:11
5
李定忠,傅松涛,李秀章.
经络四大调整功能的证实与新疗法的创建——关于经络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二[J]
.中国针灸,2004,24(12):850-853.
被引量:8
6
胡翔龙,吴宝华,黄晓卿,许金森,杨碧英,龚苏华,黎宝娇.
循经感传过程中外周激发动因存在的初步证明[J]
.针刺研究,1993,18(2):115-122.
被引量:8
7
章汉平,刘又香,陈友梅,梁忠,马骏,王华.
经穴深部氧分压检测与分析[J]
.湖北中医杂志,1994,16(2):30-31.
被引量:14
8
毛永军,高希源.
植物性神经反射接力──经络的实质[J]
.内蒙古中医药,1994,13(1):37-38.
被引量:14
9
成柏华,李忠华,杨红英.
针刺不同经络对穴位内K^+、Na^+、Ca^(2+)、H^+的动态变化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1994,13(2):80-82.
被引量:13
10
陈银海.
运动对脂蛋白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4,13(3):153-157.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416
1
刘敏,向文海,邓爽,万栋峰.
运动训练在老年患者心脏康复的应用与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3,13(4):92-96.
2
郭雷,李三利,潘博希.
八段锦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22,40(6):122-125.
被引量:1
3
包瑜,李楠,马晓北.
基于中医疫病病因说探讨现代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J]
.四川中医,2023,41(5):48-53.
被引量:2
4
李江山,胡志希,吴岚.
全经推拿法对亚健康状态甲襞微循环及心理的影响[J]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3):18-19.
被引量:18
5
梁欣,钟愉,罗永芬,刘辉.
耳针对实验性衰老大鼠松果体脂褐素含量的影响[J]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8,0(2):67-70.
被引量:4
6
庞军,雷龙鸣,黄锦军,伦轼芳,甘炜,唐宏亮,杨扬.
近年来中医推拿调治亚健康状态相关文献综述[J]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2008(4):43-44.
被引量:2
7
闫平,王世鄂,陈文成,郭凤琴,刘萌,邸丽娟,刘红洁.
^(32)P放射自显影术对家兔经脉循行路线的宏观显示[J]
.解剖学研究,2008,30(6):427-429.
被引量:2
8
王水萍,周晓峰.
海岛地区不同群体亚健康状况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
9
黄沾文,黄沾祥.
经络是机体活系统新陈代谢在筋膜间隙形成的水蒸气网[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9):1076-1080.
被引量:7
10
易淑梅,周琰.
析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作用[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3):96-9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6
1
吴俊琦,吴俊涛.
中医养生和运动养生关系的哲学思考[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17-18.
被引量:14
2
尹冬青,李俊.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医养生文化中的积极影响[J]
.医学与社会,2009,22(3):18-20.
被引量:21
3
马烈光.
论中医“治未病”的学术特色[J]
.中医学报,2010,25(6):1035-1037.
被引量:13
4
宗文静,曹洪欣,刘寨华.
形神合一话养生[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2):1-2.
被引量:5
5
王强.
传统文化自信与中医科学问题[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3):5-7.
被引量:7
6
郭翠萍,朱志,李莉,何红.
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12):101-10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杨硕鹏,卜菲菲,周亚东,张亚辉.
刍议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方[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3):32-34.
被引量:3
2
彭延春.
基于中医经络养生理念下的女大学生运动“拉筋”练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19):144-14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亚彬,宋敏,王凯,海云翔.
传统健身功法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作用与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2):134-135.
被引量:1
2
闵捷.
大健康时代背景下中医药养生的特色发展路径和优势探讨[J]
.科学咨询,2024(13):167-170.
3
郑访江,安莹洁,阳嵘莎,马志强.
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华养生保健,2024,42(22):77-79.
被引量:1
1
李晓红,蒋应时,臧知明.
浅析养生以调理经络为本[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509-510.
被引量:5
2
幸小玲.
浅谈舌针在针灸临床的应用[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9):32-33.
被引量:2
3
赵丽.
临床选用经络的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5):21-21.
4
赵宇宁.
保健气血生化之源——调理经络养脾胃[J]
.健康指南(中老年),2011(1):42-43.
5
陈潮宗.
按摩加运动,强化排毒力[J]
.健康指南(中老年),2015,0(6):47-48.
6
齐向华.
“疏通经络”:非药物治疗的“生死决”[J]
.齐鲁周刊,2015,0(9):56-56.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