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波在《戏剧》2007年第三期发表同题文章,从《白毛女》的改编探讨了意识形态与戏剧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白毛女》从初创到成为“样板戏”的改编过程中,以改变剧情的方式凸显主题的意识形态倾向(如枪毙了恶霸地主黄世仁、增加了赵大叔讲红军的情节,杨白劳由服毒自尽改为奋起反抗,删掉了喜儿对黄世仁心存幻想及在洞中生下孩子埋葬死婴的情节等),在剧情的重组中有意识地舍弃“传统的戏剧性”(建立在“人性”、“人情”的基础上的戏剧性),致使剧作在呈现出独特精神气质的同时,也改变了结构关系和表现方式,呈现出“新的戏剧性”(建立在阶级论的新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戏剧性)。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108,共1页
Theatre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