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Rentrop's分级可预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侧支循环功能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是评价侧支循环灌注功能的主要方法,荷兰学者Vries等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造影时侧支循环的Rentrop's分级可以预测侧支循环的灌注功能。
作者
马志敏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5期348-348,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关键词
侧支循环
冠心病患者
循环功能
预测
稳定型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内
压力导丝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1
1
陈研,吴小盈.
2014 ACC/AHA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指南概述——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研究小组实践指南报告[J]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4,2(2):35-40.
被引量:10
2
林苗,黄旭梅,王军.
维生素D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相关性初步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8):898-900.
被引量:4
3
朱琳,潘学谊,关则兵,郭煜,李铭杰,曾文彬,黄方.
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血小板表面Sema4D表达和血浆可溶性Sema4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9):729-732.
被引量:5
4
邹敏书,罗莉漫,聂国明,余健,徐洪涛,毛娇娇.
维生素D诱导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3):1001-1004.
被引量:3
5
梁丽梅,黄照河,黄达,韦宝敏,刘燕,李志乐,李克拉,周柳芳.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J]
.右江医学,2014,42(6):633-636.
被引量:1
6
张志良,邱春光,韩战营,卢文杰,王徐乐,潘亮.
血清hs-CRP水平与冠脉慢性闭塞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相关性[J]
.医学与哲学(B),2015,36(2):41-44.
被引量:11
7
匡龙,赵良平,尤涛,徐卫亭,陈建昌.
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6):4412-4415.
被引量:6
8
方文宾,王文标,梁亚非,董扬,刘俊,俞北伟,蔡哲钧.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0):26-29.
被引量:1
9
李耀征,陈宇,李小红.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117-118.
被引量:17
10
张洪,杨旭明,周华顶.
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分析[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4):364-36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仉慧颖,耿威.
冠心病患者血清miR-34a和HIF-1α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
.重庆医学,2019,48(12):2139-2141.
被引量:4
2
刘碧清,袁贵丽,刘鸿涛,范玉英.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0):3428-3430.
被引量:3
3
杨祖芳,涂祎敏,罗智.
冠心病病人外周血sema4D、CD_(72)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2):4207-4210.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童雄兵.
急性心梗患者心肌标志物与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的相关性[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20):139-143.
被引量:3
2
周秀,朱洪斌,廖晓现.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2,30(4):347-351.
被引量:17
3
张迎迎,张涛,张雪颖.
25羟维生素D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中年高血压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0):23-27.
4
张燕,王永进,王琦,丁钰轩.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J]
.心脏杂志,2022,34(2):158-163.
被引量:6
5
李娟,周国,肖明.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血管生成素1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的关系[J]
.山东医药,2022,62(28):76-80.
被引量:1
6
韩秀平,谭娟,贺钰梅.
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2型糖尿病患者微小RNA-34a、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及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5):114-118.
被引量:1
7
陈娟,乔蕊.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IMP-1 HIF-1α水平与梗死灶体积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4,30(1):7-14.
被引量:1
1
朱贵家,刘洋洋,曹阳,陈琳,孙兑荣,董国,甘润韬,杨树森.
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非罪犯中度狭窄血管治疗策略的研究[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10):626-631.
被引量:3
2
李亚琳,王智慧,侯秀伟,刘展睿.
压力导丝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811-3813.
被引量:5
3
潘迪光,张伟.
压力导丝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处理的应用进展[J]
.医学综述,2010,16(4):572-574.
4
宋必花.
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08,37(11):986-987.
被引量:1
5
胡奉环,乔树宾.
压力导丝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J]
.中国循环杂志,2008,23(3):236-238.
被引量:1
6
彭长农,王小庆,廖志勇,冼展超.
压力导丝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处理中的意义[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2):1811-1814.
被引量:3
7
梁建文,张东辉,吴奋生.
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4):366-369.
被引量:4
8
高丽华,夏禹华,胡庆鹰,王智慧.
压力导丝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治中的应用优势[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8):1292-1293.
被引量:2
9
葛均波.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 (8)冠状动脉内超声、多普勒、压力导丝应用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2003,18(3):164-167.
被引量:3
10
王前程,荆全民.
压力导丝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7(3):243-247.
被引量:4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