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两缺口模型看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两缺口模型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失衡、就业压力未能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调整失衡的需求结构,关键是刺激消费更快增长,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作者
梁优彩
机构地区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5,共5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关键词
两缺口模型
结构失衡
刺激消费
社会保障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6
1
李扬,余维彬.
全球经济失衡及中国面临的挑战[J]
.国际金融研究,2006(2):12-18.
被引量:40
2
姜巍.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及调整[J]
.国际经贸探索,2006,22(4):39-43.
被引量:14
3
姜泽华,白艳.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06(10):53-56.
被引量:141
4
樊纲.
让“三驾马车”均衡前行[J]
.政策,2006(10):11-11.
被引量:2
5
余永定.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J]
.中国金融,2006(19):25-27.
被引量:47
6
朱孟晓,雷林平.
两缺口理论对引进外资新实践的应用和启示[J]
.山东纺织经济,2006,23(6):12-14.
被引量:1
7
龚映清,王瑞.
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城镇化[J]
.经济研究参考,2007(30):25-26.
被引量:1
8
[2]于幼军,于培伟等.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9
[1]Joseph W Gruber,Steven B.Kumin.Explaining the global pattern of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7(6):500-522.
10
[6]迈克尔梅尔文.国际货币与金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24-210.
引证文献
6
1
陈志娟,李学军.
个人创业所得与就业所得的税负比较[J]
.现代商业,2008(24):283-285.
2
蔡德容,马南南,万建永,李曼.
我国储蓄投资失衡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基于两缺口模型的实证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39-45.
被引量:5
3
李敬.
论人力资源素质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3):160-161.
被引量:6
4
高鹏,鲁小凡,李佳钰,李秀婷.
结构性因素与汇率在调节贸易平衡中的作用分析与测算[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6):30-32.
5
袁舟航,吴迪,罗凌,姜雪梅.
从缺口理论看流域补偿[J]
.山东林业科技,2014,44(2):25-27.
被引量:1
6
王云胜,曾建丽.
新常态下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1):12-2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郑婉琼,施梅超.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关系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1(24):10-12.
被引量:5
2
柯晓华.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2023(15):44-46.
被引量:3
3
李晓峰,朱九锦.
我国经常项目失衡与收入变动的关系——基于跨期消费平滑模型和我国的数据[J]
.国际贸易问题,2010(6):16-23.
被引量:13
4
宋红军.
消费倾斜动机对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影响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07-311.
被引量:2
5
廖锦成.
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以广西河池市为例[J]
.资源与产业,2011,13(4):144-148.
被引量:4
6
潘雅琼,赵娉婷.
经常项目失衡可维持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统计与决策,2013,29(14):18-20.
7
段军山,余点点.
互联网发展、教育投入与产业升级——基于中国68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J]
.产经评论,2013,4(5):5-15.
被引量:15
8
刘建华,殷莉莉.
辽宁人力资源素质提升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2):54-58.
被引量:6
9
袁舟航,吴迪,罗凌,姜雪梅.
从缺口理论看流域补偿[J]
.山东林业科技,2014,44(2):25-27.
被引量:1
10
李新,邹宏元.
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双缺口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6):53-58.
被引量:2
1
陈海晶,祁婷,陈洁.
“双过剩”条件下的外资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9(3):15-15.
2
杨筠.
“两缺口”模型中国悖论的成因[J]
.特区经济,2007(7):264-266.
被引量:2
3
王鹏.
由“两缺口”模型的修正看我国FDI的引入[J]
.现代商业,2007(07Z):42-43.
被引量:1
4
张亚斌,万建永,易先平.
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失衡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基于两缺口模型的实证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40-45.
5
龙步海.
突破储蓄外汇双约束——钱纳里的两缺口模型述评[J]
.经济评论,1992(2):48-51.
6
康珂.
从“两缺口”模型悖论看中国收入分配失衡[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4(4):64-69.
被引量:1
7
徐嵩,周人杰.
菲利普斯曲线、两缺口模型与库兹涅茨曲线的中国悖论——一个纯粹的货币经济分析[J]
.理论界,2008(2):106-107.
8
黄宁,李娅.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J]
.北方经济,2008(19):68-70.
被引量:3
9
章和杰,余昌勇.
经济增长与约束:一个文献综述[J]
.北方经济,2012(20):12-13.
10
杜鑫.
全球经济失衡及中国的对策[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3):7-11.
被引量:4
经济纵横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