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从中医理论认识出发,结合临床辨证,归纳致病因素常见气滞、气虚、寒湿、湿热、痰瘀、肾虚、手术等七类,而瘀血阻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机。治疗采用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理气行滞、化湿导痰、止痛消、补肾助孕等,标本同治方能达到效果。
作者
杨鉴冰
陈梅
刘东平
机构地区
陕西中医学院
出处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资助课题(编号:07JK236)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因病机
治疗法则
中医理论探讨
分类号
R711.7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337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15
参考文献
6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7
2
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51
3
高月平.
从痰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J]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1):693-693.
被引量:10
4
秦晓英,魏祝娣,邓高丕.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及其运用近况[J]
.新中医,2002,34(5):68-70.
被引量:12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内异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女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6):376-376.
6
杨鉴冰,朴芳姬.
祛异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临床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5):32-34.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赖世隆,王奇,谭芬来,温泽淮,陈云波,梁伟雄,秦莉莉,谢红,程淑意.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1,2(2):32-36.
被引量:11
2
王京,史荫绵,郑惠民,柳兆荣,李惜惜,丁光宏.
川芎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7):417-419.
被引量:16
3
田鹤邨,张成英,陈前芬,储德开,杨卫东.
山莨菪碱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摘要)[J]
.中国循环杂志,1994,9(11):680-680.
被引量:12
4
张建军,傅世英,黄永麟,孟繁超,刘凤岐,陈书艳,谷宏越,李艳波,罗文涛,沈景霞.
蝮蛇抗栓酶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1):30-32.
被引量:11
5
宋家武,李绍白.
血府逐瘀汤分解方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2):23-25.
被引量:35
6
杨进,陆平成.
家兔“热毒血瘀证”系列动物模型的试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70-72.
被引量:26
7
赵军宁,彭龙玲,胡尧碧,杨亚斯,王晓东,吴文庆,温志坚.
软伤膏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1996,11(4):201-204.
被引量:6
8
翁维良 王汀华 等.“冠心Ⅱ号”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3):176-177.
9
乐杰.妇产科学[M](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3-115.
10
杨士友,孙备,裴月梅,韩明向,王钦茂.
风寒表证和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1):54-56.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
68
1
张春花,孙启文.
中药内服与灌肠治疗急性盆腔炎56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3):62-62.
被引量:1
2
郭健芬,戴惠芳,刘文娟,李妹清.
止痛带治疗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
.湖南中医杂志,2006,22(4):60-61.
被引量:1
3
魏绍斌,曹亚芳.
从“湿热瘀结”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0):757-759.
被引量:13
4
魏春娥,李清芹,邢天伶,李建芹.
中药离子导入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疗效观察与体会[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1):58-59.
被引量:5
5
杨峰.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7,20(9):35-37.
被引量:4
6
贾小强,黄乃健.
血瘀证对BALB/C裸鼠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的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5):440-445.
被引量:7
7
杨超,周岩,孙晓红,姬曼,徐群渊.
具有中医“热毒血瘀证”表征的大鼠血液成分和流变学变化[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17(10):607-612.
被引量:40
8
杨鉴冰,徐翠.
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IL-2、IL-6的影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0):36-37.
被引量:1
9
蓝肇熙,李薇,张进陶,高虹,刘婧.
损伤血瘀证中PAF变化及桃红四物汤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J]
.四川中医,2007,25(10):9-11.
被引量:4
10
杨鉴冰,张朝红.
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0):774-77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337
1
杨卓加,刘会芳.
补肾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体液免疫因子及MMP-9、VEGF、CA125、TNF-α水平的影响[J]
.中药材,2022,45(8):1993-1996.
被引量:9
2
刘欣,殷文俏,张丽芸.
益肾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J]
.中药材,2019,42(4):928-930.
被引量:8
3
单海萍,许小凤.
排卵障碍性不孕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7):139-143.
被引量:19
4
张利.
周期调治 化瘀消癥——黄素英主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J]
.福建中医药,2008,39(1):20-21.
被引量:12
5
廖希慧,张广美,齐群艳,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现状[J]
.中医药信息,2008,25(1):24-26.
被引量:12
6
王隆卉,蔡小荪.
蔡小荪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J]
.世界中医药,2007,2(5):282-283.
被引量:6
7
吴宁,李冬梅,郭艳芳,程航,李潇,刘敛,于婷儿,叶红,李秀霞.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的Bayes逐步判别分析[J]
.中医药学报,2009,37(6):40-43.
被引量:8
8
李小平,林靓.
木达汤治疗肝郁气滞血瘀型EM排卵障碍性不孕30例疗效观察[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6):58-59.
被引量:4
9
彭继红,朱晴.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血管生长因子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338-340.
被引量:1
10
王曼,林永华,范华光,蔡雪芬.
妇康冲剂和雄激素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21-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2
1
苗振立,萧美茹.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185-187.
2
陈景伟,杨剑.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干预机制的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5):82-83.
被引量:1
3
高宗金,田玉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治疗现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259-260.
被引量:7
4
施长征,杜绘慧,崔晓萍.
崔晓萍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药经验[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5):19-20.
被引量:3
5
刘玉玲,徐慧军,仇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5):112-114.
被引量:3
6
沈春晖,张婷婷,曹阳.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2):1398-1401.
被引量:12
7
冯杰,陈捷.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8-40.
被引量:3
8
黎译励.
腹腔镜手术辅助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586-587.
被引量:6
9
安艳,满玉晶,李双杰,李秀敏,王佳莲.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治疗现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163-164.
10
余陆,李大剑.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近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2):72-74.
二级引证文献
115
1
陈秀英,陈娜,翟倩,崔建涛,高娜,李晓丹,卞欣,张士表.
调经止痛丸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7):112-114.
被引量:1
2
陈曦,李良松,彭静.
温针灸配合内异止痛方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5):98-101.
被引量:10
3
高强,姜北,丛慧芳.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中医病机治法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90-92.
被引量:10
4
尚芳红,李攀红,陈乾,陈先进,徐晓玉.
加味佛手散在正常大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650-5655.
被引量:2
5
包莉.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7):187-188.
被引量:1
6
徐美芳,陈卫飞.
外在性子宫内膜肺异位症CT征象与诊断探讨[J]
.浙江医学教育,2012,11(2):58-59.
7
何咏梅.
米非司酮合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92-93.
被引量:5
8
胡宴宾,符水,丁云贵,张文清,康占龙,陈仲平.
外在性子宫内膜肺异位症CT征象与诊断[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9):1281-1282.
被引量:1
9
刘婷,雷磊.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系统评价[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75-78.
被引量:9
10
肖新春,崔晓萍.
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清E_2、P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465-466.
被引量:5
1
赵淑惠.
活血化瘀法治疗卵巢破裂、外阴血肿经验点滴[J]
.河北中医,1981,3(3):34-35.
2
杨正望,谈珍瑜,尤昭玲,王瑛.
补肾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4):422-424.
被引量:11
3
杨冠婷,梁冰,魏玮.
从肾虚角度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J]
.四川中医,2011,29(9):24-25.
被引量:3
4
郑玉英.
从中医理论探讨针麻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病机见解[J]
.针刺研究,1989,14(1):241-242.
5
潘爱珍,陈克芳,李建军.
从“肥人多痰”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机及治疗[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281-282.
被引量:4
6
薛海琴,施艳秋.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治疗近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2):123-124.
被引量:3
7
尹菊.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60例[J]
.吉林中医药,2004,24(3):35-35.
被引量:7
8
薛春芬.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J]
.医学综述,2006,12(16):1004-1006.
被引量:2
9
金春兰,吴中朝,赵吉平.
从肝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6):1379-1381.
被引量:19
10
周丽娟,潘丽贞.
潘丽贞教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经验[J]
.四川中医,2014,32(8):19-20.
被引量:4
四川中医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