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标点符号的变异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标点符号的变异使用是对标点符号使用定法的超越和偏离。标点符号的变异使用是出于表意的需要,更是出于表情的需要。它与思想内容,特别是情感内容相对应,是作者审美意识集中化和物质形态化的表现形式。正是标点符号的变异使用,创造了语言的艺术化表达效果。
作者
张庆艳
机构地区
山东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4期67-68,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标点符号
变异
定法
活法
分类号
H155 [语言文字—汉语]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骆小所,曹晓宏.
论标点符号变异使用的美学功能[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4-9.
被引量:8
2
周建民.
小说中标点符号的变异运用及其功能意义[J]
.江汉学术,1997,28(2):37-45.
被引量:7
3
罗忠民,何高大.英语标点符号“──”的语用功能[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02)
共引文献
12
1
郭攀.
标点符号规范的二个原则性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2005(2):14-21.
被引量:4
2
郭攀.
标点符号的新兴形式[J]
.修辞学习,2006(3):76-77.
被引量:4
3
刘炜.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常见标点符号错误例析[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6):81-85.
被引量:5
4
张庆艳.
英汉标点符号的量变、位变和形变[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12):18-18.
5
雷艳红.
标点符号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运用艺术[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6):133-134.
被引量:2
6
金毅强.
英语标点符号的系统性演变——15世纪到18世纪末[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3):67-69.
被引量:1
7
张琦.
20世纪50年代以来标点符号修辞研究综述[J]
.天中学刊,2010,25(6):107-109.
被引量:3
8
庞瑜,徐李洁.
标点符号的变异及其语义信息[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3):58-60.
被引量:1
9
李青.
《生命册》中引号所包含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6):188-189.
10
石盛芳.
论北村小说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周渔的喊叫》为例[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8):125-127.
1
张庆艳.
英汉标点符号的量变、位变和形变[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12):18-18.
2
杨刚,李雅梅.
论科学语言的“定法”和艺术语言的“活法”[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1(6):82-85.
被引量:1
3
杨育彬,邱渊.
艺术语言中的“活法”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0):36-41.
4
包崇彩,龚斌,张立国.
论艺术语言的活法和科学语言定法的关系[J]
.青年时代,2016,0(8):76-77.
5
骆小所,曹晓宏.
论标点符号变异使用的美学功能[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4-9.
被引量:8
6
刘绍彬.
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探析[J]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15(4):24-27.
被引量:2
7
杨志喆.
浅析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本质区别[J]
.文学教育(中),2013(1):58-59.
8
迟语.
从认知角度谈汉语广告中固化成语、谚语的变异现象[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7):132-132.
9
刘建华.
浅说移就的特点和妙处[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7(11):57-58.
10
彭四田.
说“活法”[J]
.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9(12):63-63.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