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堆自燃影响因素及防治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煤堆自热自燃会使煤的品位下降,污染自然环境,严重的会引发火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分析总结影响露天储煤堆自燃的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防治露天储煤堆自燃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
王光友
吴国光
张永建
徐红枫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煤堆
自燃
影响因素
防治
分类号
TQ530.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27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1
参考文献
18
1
肖辉,杜翠凤.
新型高聚物阻化剂的阻化效果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3):6-8.
被引量:11
2
王晓华,葛岭梅,周安宁,魏贤勇.
神府煤流化床低温氧化煤分子中活性基因的变化[J]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1,21(1):40-43.
被引量:4
3
余明高,万玉田,卢平.
水绿矾对阳泉5矿无烟煤自燃特性的影响[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2):157-160.
被引量:5
4
文虎.
煤自燃全过程实验模拟及高温区域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J]
.煤炭学报,2004,29(6):689-693.
被引量:39
5
常海洲,王传格,曾凡桂,李军,李文英,谢克昌.
不同还原程度煤显微组分组表面结构XPS对比分析[J]
.燃料化学学报,2006,34(4):389-394.
被引量:69
6
岳宁芳.
松散煤体导热系数的分析[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3):26-27.
被引量:17
7
舒新前,王祖讷,徐精求,葛岭梅.
神府煤煤岩组分的结构特征及其差异[J]
.燃料化学学报,1996,24(5):426-433.
被引量:57
8
李满花.
预防储煤厂储煤堆自燃措施[J]
.山西焦煤科技,2004(11):5-6.
被引量:3
9
张玉贵.
镜煤和丝炭自燃倾向性研究[J]
.煤矿安全,1991(12):20-22.
被引量:11
10
刘清龙,李万波,陈瑶.
用台阶式插管定量注水法防治露天煤堆自燃[J]
.煤矿安全,2000,31(6):9-1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徐精彩,葛岭梅,贺敦良.
煤炭低温自燃过程的研究[J]
.煤炭工程师,1989(5):7-13.
被引量:69
2
陈立武,金龙哲,魏巍,赖忠孝.
新型灌浆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2):33-36.
被引量:11
3
严荣林,钱国胤.
煤的分子结构与煤氧化自燃的气体产物[J]
.煤炭学报,1995,20(A01):58-64.
被引量:35
4
王飞宇,何萍,傅家谟,刘德汉,赵师庆,史国顺.
华北太原组镜质组中的超微类脂体及其煤性质异常原因[J]
.沉积学报,1995,13(3):107-116.
被引量:3
5
龚友成,王信群,魏任选,范喜生.
煤粉自然特性研究[J]
.工业安全与防尘,1995(3):3-6.
被引量:3
6
李文,李保庆.
煤的低温氧化与自燃[J]
.煤炭转化,1995,18(1):10-18.
被引量:27
7
徐秀峰,张蓬洲.
用XPS表征氧、氮、硫元素的存在形态[J]
.煤炭转化,1996,19(1):72-77.
被引量:36
8
谢之康,张瑞新,蒋曙光,张晓光,范中启.
露天煤矿煤炭自燃进程的数学模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6,25(3):7-10.
被引量:12
9
舒新前,王祖讷,徐精求,葛岭梅.
神府煤煤岩组分的结构特征及其差异[J]
.燃料化学学报,1996,24(5):426-433.
被引量:57
10
[1] Calemma V, Raus R, Margarit R, et al.FT-i.r. study, of coal oxidation at low temperture.Fuel[J].1998,67(6):764~769.
共引文献
327
1
郭军,王凯旋,金永飞,文虎,吴建斌,蔡国斌.
煤自燃进程精细划分方法及其智能监测预警——煤火精准防控技术变革[J]
.煤炭学报,2023,48(S01):111-121.
被引量:11
2
李振,赵凯,朱张磊,常静,杨超,张怀青,张宁宁,屈进州,尚颖泽.
大保当煤不同显微组分含量与分子结构参数关系[J]
.洁净煤技术,2023,29(S02):1-11.
3
陈清华,张国枢,梁华珍,徐良骥.
松散煤体导热系数测定系统设计[J]
.煤炭科学技术,2007,35(4):74-76.
被引量:9
4
胡社荣,蒋大成.
煤层自燃灾害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4):69-72.
被引量:63
5
谷红伟.
神府煤有机显微组分低温氧化特性研究[J]
.神华科技,2010,8(2):21-24.
6
李国玲,秦志宏,倪中海.
煤岩显微组分的性质研究进展[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1):48-55.
被引量:25
7
Zou Wenjie,Cao Yijun,Zhang Zhijun,Liu Jiongtian.
Coal petr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ings from Qianjiaying fat coal min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23(5):777-782.
被引量:9
8
于水军,谢锋承,路长,余明高.
不同还原程度煤的氧化与阻化特性[J]
.煤炭学报,2010,35(S1):136-140.
被引量:24
9
刘贝,黄文辉,敖卫华,滕娟.
我国煤炭自燃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2013,41(S2):218-221.
被引量:21
10
刘天绩,祁威,舒新前,王祖讷.
神华煤煤岩组分荷电机理探讨[J]
.选煤技术,2004,32(4):87-8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08
1
肖旸,马砺,王振平,邓军,王威,向欣.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煤自燃过程的特征温度[J]
.煤炭科学技术,2007,35(5):73-76.
被引量:51
2
赵凤杰,刘剑.
煤的热重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z2):25-27.
被引量:16
3
李满花.
预防储煤厂储煤堆自燃措施[J]
.山西焦煤科技,2004(11):5-6.
被引量:3
4
潘卫东,连逢愈,邓宏艳,余绍水,张先军.
寒区工程中热棒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前景[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z2):2673-2676.
被引量:28
5
覃涛,李学刚,王志,曹士海.
煤堆自燃分析及防范措施[J]
.电力技术,2010(9):59-61.
被引量:6
6
李永强.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热棒直径对降温效果和产冷量的影响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S1):510-515.
被引量:14
7
陈舸,王德明.
一种新型煤炭阻燃添加剂及其阻燃机理[J]
.煤炭科学技术,2004,32(9):46-49.
被引量:5
8
许满贵,徐精彩,文虎,葛岭梅.
煤矿内因火灾防治技术研究现状[J]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1,21(1):4-7.
被引量:29
9
文虎.
煤自燃全过程实验模拟及高温区域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J]
.煤炭学报,2004,29(6):689-693.
被引量:39
10
武鸿久.
地面煤堆自然发火机理及其防治[J]
.甘肃科技,2004,20(11):46-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2
1
刘贝,黄文辉,敖卫华,滕娟.
我国煤炭自燃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2013,41(S2):218-221.
被引量:21
2
侯新文.
露天煤场煤堆自燃的防止措施[J]
.山西能源与节能,2009(5):27-28.
3
季伟,吴国光,孟献梁,郑志磊,曹勇飞.
煤炭储运过程中自燃的防治研究进展[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35(3):107-110.
被引量:7
4
孟献梁,褚睿智,吴国光,武海丽,朱佳媚,郑志磊.
基于粉煤覆盖技术对预防煤堆自燃的数值模拟[J]
.煤炭技术,2010,29(9):87-89.
被引量:5
5
谷海军.
浅谈火电厂煤炭自燃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J]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31(11):170-172.
被引量:5
6
马砺,李贝,邓军,李珍宝,张莹.
地面储煤堆(矸石山)自然发火蓄热高温区域的热棒深部移热技术[J]
.科技导报,2014,32(17):76-80.
被引量:14
7
杜云峰,唐忠.
煤存储过程中热值变化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7,42(6):166-168.
被引量:2
8
张士金,刘娟,李庆盛.
白音华褐煤自燃规律与仓储周期研究[J]
.东北电力技术,2017,38(11):40-43.
被引量:2
9
杜云峰.
江油电厂存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研究及应用[J]
.陕西煤炭,2019,38(4):6-9.
被引量:1
10
杜云峰.
煤堆自燃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44(4):1-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程哲,薛素铎,李雄彦.
气承式膜结构煤棚抗火性能研究进展与展望[J]
.建筑结构,2021,51(S01):583-587.
被引量:6
2
宋泽阳,郭良,齐文宇,贾宁.
多场耦合下煤堆自燃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2012,40(8):59-63.
被引量:17
3
常瑞丽,郑祖东,谢忠泉.
火电厂封闭式圆形贮煤场及其防自燃安全措施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11):63-65.
被引量:4
4
严威.
浅析万吨储煤筒仓主要安全监测元件的设置[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13(4):18-20.
被引量:1
5
叶正亮.
基于煤堆氧化升温规律的翻烧预警平台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8,46(11):82-87.
被引量:7
6
邓军,李贝,马砺.
用热棒技术强化煤堆降温幅度试验[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6):62-67.
被引量:24
7
曾彬,沈朝峰,秦岭,张磊,李小江.
电厂低阶煤的存储管理探讨[J]
.煤质技术,2015,30(A01):23-25.
8
赵伟,任凤国.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矿井煤炭自燃预测[J]
.煤矿安全,2015,46(11):183-185.
被引量:2
9
周平,邢立杰,范向军,刘芬.
特大型储煤仓自燃发火治理技术[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35(6):745-748.
10
辛亚,王晓军,陈文英,王兵,梅傲雪,温美佳.
屯兰矿自燃煤矸石山火情系统诊断研究[J]
.洁净煤技术,2015,21(6):114-118.
被引量:5
1
胡明红,王红汉,范喜生.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
.工业安全与防尘,2001,27(1):25-27.
被引量:24
2
卢山,孙培雷.
煤堆自燃的理论与计算[J]
.工业锅炉,2004(4):26-29.
被引量:7
3
杜光晨,范程,纪婧杨,郑卫军,陈崎.
影响自动配煤准确率的因素分析[J]
.燃料与化工,2015,46(4):38-41.
被引量:1
4
施徐.
延长推焦杆及推焦齿轮使用寿命的方法和措施[J]
.昆钢科技,2010(4):15-17.
被引量:1
5
秦怀,高明彦,周军.
高温煤焦油加氢装置成本控制[J]
.山东化工,2013,42(1):58-59.
6
胡忠亚.
浅析温度、时间和压力对煤化作用的影响[J]
.硅谷,2010,3(8):4-4.
被引量:3
7
张志宏.
焦炉固体燃料烘炉开工[J]
.山西冶金,2004,27(4):16-17.
8
刘志华,刘大锰,姚艳斌.
煤中多环芳烃分布赋存规律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0,38(2):113-116.
被引量:8
9
张晶,张辉,邢甜媛,陈刚.
一种煤堆自燃倾向预报新方法[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6,35(5):72-76.
10
王乃继,徐振刚,步学朋,纪任山,王昕,王纬.
Lurgi和Shell煤气化生产合成气分析[J]
.煤炭学报,2004,29(B10):112-116.
被引量:3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