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地形特征与干涸时间讨论 被引量: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野外综合考察基础上结合遥感影像提供的信息在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选取了3条典型断面并应用DGPS进行了实地高精度高程测量,结果表明罗布泊"大耳朵"湖盆深约5.2m,西南陡,东北缓,西南平均坡度0.19‰,东北平均坡度0.09‰,最低点位于"耳心";"大耳朵"湖盆"耳轮线"从湖盆外缘至湖心高程依次降低,且处于同一"耳轮线"高程值相等,"耳轮线"的疏密和高程变化存在统一的对应关系,"耳轮线"越密,坡降越陡,"耳轮线"越疏,坡降越缓,为"耳轮线"为湖水干涸消退韵律线的推论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研究区航测资料、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对近代罗布泊不同时期湖泊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指出1963年地形图在罗布泊"大耳朵"湖区标注地物特征不正确,根据航测资料解译,1958年罗布泊"大耳朵"湖区环状盐壳地貌就已经形成,与现在"大耳朵"遥感影像纹理一致,并推断罗布泊"大耳朵"湖心区域干涸时间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34,共8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71080)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批准号:IRT0412) 土壤学自治区重点学科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二级参考文献58

共引文献136

同被引文献327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7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