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学现代化和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知识产权话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社会关注度,2007年的知识产权法研究继续保持着很高的热度,在数量丰硕的同时,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产权法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动向。
作者
沈致和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The Jurist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学
现代化
中国
方法问题
关注度
敏感性
分类号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41
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915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69
1
刘春田.《网络环境下的法律误区》[J].中国版权,2007,.
2
曲三强.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知识产权[J]
.思想战线,2007,33(1):27-35.
被引量:4
3
张德芬.
知识产权法之和谐价值的正当性及其实现[J]
.法学评论,2007,25(4):55-61.
被引量:10
4
余之赟.
有一种价值叫“安全”[J]
.电子知识产权,2007(3):62-63.
被引量:1
5
吴汉东.
知识产权法律构造与移植的文化解释[J]
.中国法学,2007(6):49-61.
被引量:72
6
胡开忠.
文化多样性的弘扬与知识产权保护[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7,25(3):3-10.
被引量:9
7
刘华,周洪涛.
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知识产权文化视角的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1):29-34.
被引量:24
8
胡朝阳.
论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适应性[J]
.法学论坛,2007,22(3):84-89.
被引量:5
9
陈凡,王太平.
知识产权的政治学[J]
.电子知识产权,2007(6):61-63.
被引量:4
10
李琛.
“法与人文”的方法论意义——以著作权法为模型[J]
.中国社会科学,2007(3):100-113.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841
1
蔡伟,于英川.
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与对策[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7(S1):34-38.
被引量:4
2
李亚虹.
西法中移的文化困惑——《偷书不算偷:中华文明中的知识产权法》评介[J]
.中外法学,1998,10(6):110-116.
被引量:14
3
徐棣枫,厉宁.
专利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试论滥用专利权[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4):145-153.
被引量:18
4
吴汉东.
无形财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J]
.法学研究,1997,19(4):77-83.
被引量:93
5
梁慧星.
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
.中外法学,1997,9(2):19-30.
被引量:376
6
吴汉东.
试论知识产权的“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赔偿请求权——兼论《知识产权协议》第45条规定之实质精神[J]
.法商研究,2001,18(5):3-11.
被引量:123
7
杨曾宪.
试论文化的本质及分类——兼向黄楠森先生请教[J]
.理论学刊,1999(3):94-98.
被引量:6
8
刘春霖.
商品化权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4):54-58.
被引量:86
9
公丕祥.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4):2-11.
被引量:37
10
沈宗灵.
法 正义 利益[J]
.中外法学,1993,5(5):1-10.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915
1
冯晓青,陈彦蓉.
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问题研究[J]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2021(1):167-203.
被引量:1
2
杨巧,鲁甜.
论创意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J]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研究,2021(1):149-166.
3
易玲,石傲胜.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注册与使用:制度机理、现实困境及规范路径[J]
.知识产权,2023(12):89-103.
4
雷怡,邓仪友.
知识产权文化素养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知识产权,2023(9):108-126.
5
陶乾.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分层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专门立法的实现路径[J]
.知识产权,2023(8):74-90.
被引量:7
6
钟鸣.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商标权不当行使案件中的适用[J]
.知识产权,2023(5):27-45.
被引量:4
7
魏昌东.
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刑法的供求与回应[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3):49-64.
被引量:1
8
戴静超,黄少安.
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文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1(1).
被引量:1
9
李朴.
人格标识财产利益之商标法保护路径:证成与展开[J]
.中财法律评论,2024(1):278-308.
10
邵士博,周蔚华.
十八大以来全国两会有关新闻出版的提案建议主题研究——对2013—2020年两会提案建议的文本分析[J]
.印刷文化(中英文),2021(1):145-15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徐瑄.
知识产权对价论的理论框架——知识产权法为人类共同知识活动激励机制提供激励条件[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1):89-104.
被引量:15
2
李明德.
美国形象权法研究[J]
.环球法律评论,2003,25(4):474-491.
被引量:66
3
吴汉东.
知识产权立法体例与民法典编纂[J]
.中国法学,2003(1):48-58.
被引量:106
4
吴汉东.
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J]
.法商研究,2006,23(5):6-15.
被引量:114
5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攀本特征》(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6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攀本特征》(下),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7
Peter Drahos, A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dershot: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1996, pp.16, 17-25.
8
摩莱里.《自然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见该书目次后的封页.
9
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和网络空间的其他法律》,李旭、姜丽楼、王文英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202页.
10
《思想的未来--网络时代公共知识领域的警世喻言》,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
引证文献
2
1
徐瑄.
视阈融合下的知识产权诠释[J]
.中国社会科学,2011(5):45-52.
被引量:27
2
刘琦.
中美知识产权的争议[J]
.法商论坛,2012(1):143-144.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刘冬,周小云.
经济危机与企业知识产权演进逻辑:契合还是背离——以光伏产业为例[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2):200-204.
被引量:1
2
吴雨辉,徐瑄.
著作人格权的历史与命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0(4):149-157.
被引量:10
3
徐瑄.
实践智慧(体)的初始选定——人类生态环境共识价值定位的反思[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3,30(2):45-50.
4
周小云,周聪腾.
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江西科学,2014,32(2):238-241.
5
史贞.
知识产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环境与新动力[J]
.理论与改革,2014(3):53-55.
被引量:1
6
朱继胜.
论知识财产的社会文化功能[J]
.理论月刊,2014(6):173-176.
7
罗润东,李超.
要素产权与法权耦合视角下的劳资关系演进与均衡[J]
.学术月刊,2015,47(9):58-69.
被引量:1
8
李嬛.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J]
.未来与发展,2015,36(9):2-6.
被引量:6
9
任洲鸿,尹振宇.
知识产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微笑曲线为例[J]
.当代经济研究,2016(1):71-76.
被引量:6
10
陈友骏.
解析日本知识产权新政[J]
.日本学刊,2016(1):134-157.
被引量:9
1
《政法学刊》一九八六年总目录[J]
.政法学刊(甘肃),1986(4):66-68.
2
何远健,叶丹.
论法治中国下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5):53-57.
3
文正邦.
法学现代化──繁荣中国法学的必由之路[J]
.政治与法律,1997(2):66-66.
4
罗文新.
论法学现代化的途径[J]
.政法学刊(甘肃),1991(3):2-4.
被引量:1
5
陈桢.
是“正确引导”还是误导——与张光博同志商榷[J]
.中国法学,1995(5):49-57.
被引量:1
6
郑成思.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14(3):29-42.
被引量:14
7
鄭成思,Liao Zhenyun.
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法典化与选择[J]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2003(1):9-11.
8
韦之.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发展的障碍[J]
.中国版权,2004(6):49-49.
9
何远健,叶丹.
论法治中国下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J]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1):28-32.
10
雷小红,王丹.
论TRIPS协议框架下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发展与完善[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7Z):104-104.
法学家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