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法律史研究2007年热点之分析--以2007年发表的论文为中心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之所以以学术论文为今年热点之分析的重点,是因为2007年一年中,仅就笔者所见到的中国法律史研究的论文有五百余篇,这确实不是一个小数,与学术专著比较,论文更快捷地反映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这些热点反映了近年来中国法律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内容丰富并有所深入的状况,同时也反映出目前量化考核的科研体制使研究难以深入,许多文章原本是为应付考核、职称,
作者
曾宪义
马小红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The Jurist
关键词
法律史研究
学术论文
中国
量化考核
学术专著
科研体制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G236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1
官欣荣.
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6.7—2007.9)[J]
.中国商法年刊,2007(1):792-830.
被引量:1
2
《现代法学》2007年总目录[J]
.现代法学,2007,29(6):192-193.
被引量:2
3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J]
.政法论坛,2001,19(6):156-160.
被引量:3
4
周恩惠.
2007年度《法学杂志》编委会综述[J]
.法学杂志,2007,28(2).
被引量:3
5
《政法论坛》2007年总目录[J]
.政法论坛,2007,25(6):187-191.
被引量:1
6
《社会科学》2007年总目录[J]
.社会科学,2007(12):188-192.
被引量:1
7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征稿启事[J]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7,3(4).
被引量:2
8
总目录[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6).
被引量:1
9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注释规范[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2).
被引量:1
10
孙志彦.
《岭南战事》和《广东军事人物志》出版[J]
.广东社会科学,2001(4):155-15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27
1
张耀明.
论公司机会准则[J]
.社会科学,2006(9):111-117.
被引量:9
2
王乐宇.
论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权利限制[J]
.法学论坛,2007,22(5):50-54.
被引量:9
3
张运晓,苏毕松.
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及其解决[J]
.社科纵横,2006,21(8):98-99.
被引量:2
4
王立志.
船舶登记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1):136-142.
被引量:5
5
张勇健.
新《公司法》的先进理念与公司诉讼[J]
.法律适用,2006(1):28-33.
被引量:18
6
张玲.
破产法律适用立法的新突破——欧盟破产法律适用规范的注释与评析[J]
.比较法研究,2006,20(2):125-133.
被引量:2
7
贺小松.
论美国联邦证券法律制度的综合化——兼谈中国证券法立法模式的选择[J]
.理论界,2006(5):195-196.
被引量:1
8
王璠,于静.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J]
.珠江水运,2006(5):35-37.
被引量:7
9
凌瑞金,廖烟龙.
论我国证券监管制度的完善[J]
.行政与法,2006(5):114-115.
被引量:1
10
季立刚.
我国近代关于民商立法模式的三次论争[J]
.法学,2006(6):155-160.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6
1
李开国.
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进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3):52-64.
被引量:11
2
牛建强.
居阁期间的高拱与河南地方政治[J]
.史学月刊,2009(5):69-79.
被引量:1
3
左秋明.
法理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评——以2007年度《法学家》论文为评述对象[J]
.前沿,2010(19):56-59.
4
李照刚,李方青.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9):147-148.
被引量:2
5
侯猛.
精英法学院的形成与转型:个案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14(9):92-96.
被引量:3
6
高飞.
辛亥革命的青年学意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2(2):269-273.
同被引文献
25
1
刘广安.
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J]
.中外法学,1997,9(3):3-12.
被引量:22
2
胡旭晟.
描述性的法史学与解释性的法史学──我国法史研究新格局评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6):38-43.
被引量:22
3
曾宪义,郑定,赵晓耕.
法律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1994(1):54-63.
被引量:1
4
曾宪义.
1995年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1996(1):9-15.
被引量:2
5
陈景良.
反思法律史研究中的“类型学”方法——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另一种思路[J]
.法商研究,2004,21(5):135-144.
被引量:52
6
俞荣根.
寻求“自我”——中国法律思想史的传承与趋向[J]
.现代法学,2005,27(2):166-174.
被引量:13
7
高积顺.
德国磨房主人状告皇帝案透析——兼与中国法律史相比较[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4):477-484.
被引量:3
8
任喜荣.
论宪法学研究中的历史分析方法[J]
.法学家,2005(4):52-61.
被引量:5
9
曾宪义,郑定,马小红.
2005年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回顾[J]
.法学家,2006(1):39-43.
被引量:3
10
李力.
借题发挥:中国法制史向何处去?[J]
.政法论坛,2006,24(6):10-1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谢红星.
反思与矫正——论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历史方法及其正确运用[J]
.理论界,2009(10):59-61.
被引量:1
2
舒砚.
法律史应该如何解释——罗斯科·庞德法律史思想述评[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5(2):181-208.
3
俞江.
中国法史学科评价中的若干问题——以“中华法系”研究现状为中心[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4):29-3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侯欣一.
学科定位、史料和议题——中国大陆法律史研究现状之反思[J]
.江苏社会科学,2016(2):133-140.
被引量:8
2
蒋楠楠.
传统法典中的法理及其现代价值——以《唐律疏议》为研究中心[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24(5):47-61.
被引量:11
3
赵立行.
法律史的反思:法律的历史维度[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1):138-146.
被引量:7
1
赵越.
党校人的倾诉[J]
.沈阳干部学刊,2009,0(4):63-63.
2
王文学,刘亚桥.
关于党校科研体制创新的思考与建议[J]
.甘肃社会科学,2002(3):123-124.
3
丁艳丽.
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全国政协委员谈科研体制机制创新[J]
.中国人才,2015,0(7):21-22.
4
胡仲华.
民德模式的科研体制是如何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的[J]
.德国研究,1992,7(3):39-46.
5
李娜.
科教界“两会”期间论科教[J]
.科技导报,2010,28(6):11-11.
6
李步云,刘兆兴.
法学理论与改革[J]
.法学杂志,1985,6(2):5-7.
7
巨文辉.
中共党史学的忧患与图强[J]
.理论探索,1990(1):77-77.
8
刘海年.
法律史学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贡献责无旁贷[J]
.法学研究,2009,31(2):199-200.
被引量:1
9
王健.
瞿同祖先生谈治学之道[J]
.中外法学,2005,17(2):252-256.
被引量:5
10
林志远.
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J]
.团结,2003(3):40-41.
法学家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