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剩余问题,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并为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劳动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当前,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转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要真正实现有效转移,必须加快我国社会改革,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作者
张静
机构地区
西安外事学院
出处
《现代商业》
2008年第5期24-24,共1页
Modern Business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
政策选择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兰澄世,杨传江,姜清明.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1-4.
被引量:2
2
孔祥云.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推力和拉力分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5):36-36.
被引量:2
3
[6]吴敬建.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2006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9日第1、2版
3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06-03-01(6).
4
王大明.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关问题的思考[J]
.农村经济,2003(11):95-97.
被引量:3
5
张红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
.管理世界,2004,20(4):9-21.
被引量:119
6
张世龙,马尚平,石纳芳.
小城镇建设中的农村组织创新[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2):58-62.
被引量:4
7
贺京同,张战平.
必须改善农民在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农民增收难问题的行为经济学模型分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4-50.
被引量:16
8
黄晶.
农民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城市化发展[J]
.经济问题探索,2004(6):43-46.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
1
徐行,张立玮.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社会保障机制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5):64-67.
被引量:4
2
方赵嵩,李大伟,唐天巍,张毓淳,吴会军.
我国农村居住建筑冬季采暖热舒适分析[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22,41(9):26-29.
同被引文献
4
1
贾立政,魏波,孙雪蕾,魏爱云,康培,李学江.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考量[J]
.人民论坛,2005(6):12-12.
被引量:1
2
张延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2008(58):54-57.
被引量:2
3
钟德友.
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的政策选择[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4):63-68.
被引量:9
4
郭晓鸣,廖祖君.
我国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思路与选择[J]
.学习论坛,2010,26(8):34-3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刘旭青,黄宏磊.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J]
.学理论,2010(4):55-56.
2
张冠文,王勇.
完善城市功能是解决农业人口城市化的重要途径[J]
.科学中国人,2015(2X).
1
陈少波.
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浅析[J]
.理论与当代,1995,0(12):33-34.
2
覃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制约因素与策略选择[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4):5-9.
被引量:1
3
冯菊香.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0(3):69-70.
被引量:7
4
刘印春,乐大成.
发展农村教育和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科技水平[J]
.经济研究参考,1994(16):29-35.
5
黄晓霞.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科技兴农[J]
.安徽师大学报,1998,21(2):180-184.
6
刘伟.
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6,0(6):32-33.
7
杨中青.
探索吉林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途径[J]
.商场现代化,2009(3):193-194.
8
李江涛,黄育云.
远程教育必将促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J]
.甘肃农业,2005(7):114-114.
被引量:1
9
奚芳,马长海.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3):42-44.
10
蔡有国.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05(11):28-29.
被引量:1
现代商业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