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疼痛是促使人们就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因为它防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疼痛作为一种感觉信号,本身具有警示作用,可以促使我们采取保护性行为。但疼痛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感觉,它所包含的情感和认知成分与其感觉成分同等重要。任何一种形式的疼痛(急性、复发性或慢性疼痛)都有心理成分的参与,在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心理因素在防止或导致功能残疾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于慢性痛患者来说,治疗仅仅针对症状是远远不够的。掌握疼痛的心理学理论,认识恐惧、预期、注意等因素对痛觉的影响,必将有助于临床对急、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
出处
《继续医学教育》
2007年第14期8-11,共4页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