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际能源合作法律框架构建研究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能源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在缺乏全球能源合作统一的国际能源合作组织、法律机制的情况下,无论是现存的全球性的能源合作组织、区域性的合作组织都仅仅从自己成员的利益出发进行多边或者双边合作,存在着相应的一些法律问题。急需构建全球能源合作的法律框架,以适应国际能源合作的需要。
作者
岳树梅
机构地区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21,共8页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关键词
国际能源合作
法律框架
构建
分类号
DF969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1
[美]丹尼尔·耶金.《奖赏:一部追求石油、金钱和权力的史诗》[M].美国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3-14页.
2
[澳]艾德里安·J·布拉德布鲁克,[美]理查德·L 奥汀格主编.《能源法与可持续发展》,曹明德等译,法律出版社出版,第246-247页.
3
[俄]斯·日兹宁.《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强晓云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202页.
4
Brice M. Clagetl, Ownership of Subsoil Resources in The Caspian Sea Under The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J], Caspian Crossroads Magazine, Vol 1, 1995,(3).
5
田帆.《欧盟与欧佩克同意加强能源领域合作》,http://www.china5e.com/news/oil/200606/200606090089.html.
6
上海合作组织概览[J].上海合作组织通讯,2006,(1):19-19.
7
韩立华.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能源合作的条件与前景[J]
.国际石油经济,2006,14(6):3-6.
被引量:2
8
石磊.
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国际法[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4):459-463.
被引量:9
9
万鄂相主编.《国际条约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10
周林彬.《WTO规则与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
二级参考文献
8
1
CALDWELL, Lynton Kei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M].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1984.
2
BOER, Ben.The Globalis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the Role of the United Nations[J]. Melbourne University Law Review,1995,20.
3
SHANNON, Henry. New Counci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fines Terms[N].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1993-07-08.
4
U.N. Doc. A/CONF. 151/26 (Vol.Ⅱ)[R].1992.
5
上海合作组织概览[J].上海合作组织通讯,2006,(1):19-19.
6
哈萨克斯坦通向新经济领先之路[J].上海合作组织通讯,2006,(1):110-110.
7
实业家委员会.银行联合体和发展基金的筹建进程[J].上海合作组织通讯,2006,(1):90-90.
8
土库曼斯坦与俄罗斯能源合作前景广阔.http://news.xinhuanet.com,2005-12-30.
共引文献
14
1
邵沙平,陈道丽.
2002年国际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3(1):100-103.
2
杨泽伟.
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法律问题研究[J]
.法商研究,2005,22(4):19-25.
被引量:32
3
韩立华.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边能源合作的条件与前景[J]
.国际石油经济,2006,14(6):3-6.
被引量:2
4
杨泽伟.
跨国能源管道运输的争议解决机制[J]
.法学,2007(12):84-91.
被引量:8
5
刘芳.
论WTO体制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9(34):96-97.
被引量:1
6
刘芳.
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体现及其发展[J]
.时代经贸,2010,8(2):11-12.
被引量:1
7
耿晔强,马志敏.
基于博弈视角下的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合作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11(5):82-86.
被引量:10
8
林琳.
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家主权的冲击[J]
.法制与社会,2007(6):674-674.
9
张弛.
论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法[J]
.求索,2011(11):161-163.
被引量:5
10
姜振军.
俄罗斯产业安全中的生产要素安全状况分析[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1(6):49-5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1
1
王晓泉.
中俄结算支付体系“去美元化”背景与人民币结算前景分析[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1(2):10-32.
被引量:11
2
赵颖新.
于不平衡中求共赢——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节点[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08-110.
被引量:3
3
卢岩,王蕴.
东北亚能源合作与日本外交政策[J]
.当代亚太,2005(6):25-31.
被引量:10
4
杨泽伟.
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法律问题研究[J]
.法商研究,2005,22(4):19-25.
被引量:32
5
彭云.
东亚,从资源消费联盟做起[J]
.世界知识,2005(15):20-21.
被引量:6
6
杨泽伟.
“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法律框架初探[J]
.法学,2006(4):119-127.
被引量:14
7
万霞.
“后京都时代”与“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23(2):93-100.
被引量:18
8
杨泽伟.
国际能源机构法律制度初探——兼论国际能源机构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作用[J]
.法学评论,2006,24(6):77-83.
被引量:11
9
王逸舟,朱锋,刘志云,张胜军,古祖雪.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探索——重塑国际政治与国际法的关系——国际问题研究的一个前沿切入点[J]
.中国社会科学,2007(2):132-134.
被引量:50
10
马俊驹,龚向前.
论能源法的变革[J]
.中国法学,2007(3):147-155.
被引量:49
引证文献
9
1
朱红梅.
能源博弈与国际法律新秩序的生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3):58-61.
2
周胜男.
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法律原则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3):151-151.
3
曾文革,张婷.
后京都时代中国能源法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甘肃社会科学,2010(3):106-110.
被引量:4
4
姚莹,焦杨.
东北亚能源合作法律机制研究[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4):48-55.
被引量:3
5
吴晓燕.
上合组织能源合作法律框架初探——以中国为视角的展开[J]
.商业时代,2013(27):35-37.
6
张屹.
中国海外能源开发模式反思——以中非能源开发与合作为视角[J]
.现代经济探讨,2017(2):18-21.
7
王涛,胡德胜,姜勇.
中国油气管道法律政策与《能源宪章条约》的兼容性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6):20-30.
被引量:6
8
陈达.
论国际能源合作背景下的中国能源安全[J]
.中国集体经济,2021(32):5-6.
被引量:1
9
哈书菊,曹熹.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深化中俄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构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4):26-3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魏珊,陈卓.
共享安全视域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1(2):194-225.
被引量:1
2
崔金星.
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法变革与制度创新[J]
.学习论坛,2011,27(4):74-77.
被引量:6
3
柯坚,何香柏.
环境法原则在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适用——以欧盟的政策与法律实践为分析视角[J]
.政治与法律,2011(11):27-35.
被引量:3
4
马波,刘培良.
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法律问题探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18-24.
被引量:3
5
刘明辉,袁培.
国内能源合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7(2):28-32.
6
黄伟.
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区域能源合作的战略选择与策略应对[J]
.河北法学,2017,35(5):174-181.
7
饶健.
论我国能源法的生态化及其实现路径[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8(3):74-80.
被引量:3
8
胡德胜,孙睿恒,许胜晴.
国际水法对长江流域立法的启示和意义[J]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2):425-437.
被引量:9
9
白丹,王涛.
我国能源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之困与法治保障[J]
.学术探索,2021(9):62-70.
被引量:1
10
陈媛媛,付畅,秦扬,胡俊坤,陈莎.
“双碳”目标视野下我国油气管道保护法律保障问题研究[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21,15(6):63-68.
被引量:2
1
黄振中.
论国际能源法之性与属[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4-139.
被引量:1
2
岳树梅.
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创新研究[J]
.河北法学,2009,27(4):96-103.
被引量:12
3
李翔.
论反垄断的国际合作[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6(3):64-65.
4
周华.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与双边合作[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77-82.
被引量:1
5
黄伟.
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区域能源合作的战略选择与策略应对[J]
.河北法学,2017,35(5):174-181.
6
黄莉娜.
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障碍与前景[J]
.北方法学,2011,5(4):98-103.
被引量:4
7
岳树梅.
稳定国际石油价格的最新法律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8,23(2):89-91.
8
尹玉海,颜永亮.
浅析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的国际合作问题[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2):37-45.
被引量:1
9
张京明.
某电力施工企业选择进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对外承包电力工程市场的研究[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0(6):65-65.
10
吴永辉.
WTO体系中的双边主义路径评析[J]
.现代法学,2010,32(1):134-147.
被引量:6
政治与法律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