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灰色理论在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得到时间响应函数及预测模型,据此对路基沉降过程和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其预测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作者
张晓伦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1,共2页
Subgrade Engineering
关键词
路基沉降
灰色理论
GM(1
1)模型
预测精度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996.
2
周全能,王祥.
灰色理论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土工基础,2002,16(4):31-33.
被引量:34
3
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郑大同 孙更生.软土地基与地下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
魏迎奇,陈永辉.
基础沉降变形的灰色预测方法[J]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8(4):404-409.
被引量:10
3
陈一周,范杰.
微机灰色预测分析系统开发[J]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32(2):88-90.
被引量:1
4
周镜.
谈谈路基工程中天然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某些问题[J]
.路基工程,2001(5):1-8.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4
1
畅建成,张涛,王宝成.
基于灰色理论的基坑变形预测方法[J]
.工业建筑,2004,34(z2):134-136.
被引量:1
2
折学森,刘保林,周志军.
灰色理论在土石混填路基工后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西部交通科技,2006(3):62-65.
3
王东.
灰色控制理论在隧道涌水预测中的应用探讨[J]
.铁道勘察,2010,36(2):47-49.
被引量:3
4
伍华剑,宗玉玉,段兵兵.
山东海阳核电站1#常规岛沉降监测数据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36(5):215-217.
5
祝鸿,陈甦,张斌,顾欢达,王月香.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灰色预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17(3):27-33.
被引量:7
6
赵俊明,石名磊,张宏.
灰色理论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5):56-58.
被引量:29
7
刘传志,汪云甲,李永峰.
基于灰色系统的原煤回采成本预测分析[J]
.测绘工程,2005,14(2):57-60.
被引量:3
8
王寒梅,唐益群,严学新,王建秀,卢辰.
软土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预测的非等时距GM(1,1)模型[J]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3):398-400.
被引量:20
9
侯晓亮.
建筑物地基沉降的灰色模型GM(1,1)预测法[J]
.安徽建筑,2006,13(6):143-143.
被引量:4
10
崔振东,唐益群,卢辰,栾长青,王兴汉.
工程环境效应引起上海地面沉降预测[J]
.工程地质学报,2007,15(2):233-23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10
1
聂爱秀,杨伟,刘英姿.
改进的GM(1,1)模型及其应用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2004,2(5):24-25.
被引量:4
2
何海,陈绵云.
GM(1,1)模型预测公式的缺陷及改进[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7):81-83.
被引量:37
3
王国强,郭正言.
安徽公路工程几种常见地质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简介[J]
.安徽地质,1994,4(3):80-84.
被引量:6
4
向跃霖.
GM(1,1)模型在排污收费中的应用[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3,15(6):17-20.
被引量:16
5
赵红平,叶琳,赵汝兵,刘殿书,王代华.
岩石爆炸变形流场的全息预测方法——灰色理论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39-43.
被引量:5
6
李晓红,靳晓光,亢会明,卢义玉,杨新华.
GM(1,1)优化模型在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应用[J]
.山地学报,2001,19(3):265-269.
被引量:36
7
郑永来,潘杰,韩文星.
软土地铁隧道沉降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1):67-74.
被引量:41
8
罗党,王伟,吕健.
一类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变权分析方法[J]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37(1):99-103.
被引量:7
9
谢乃明,刘思峰.
离散GM(1,1)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建模机理[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1):93-99.
被引量:355
10
梁东英.
基于灰色模型的不同开采强度矿井瓦斯涌出量的预测[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30(3):8-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7
1
董立,董英.
基于灰色理论的公路软基处理方案评价[J]
.路基工程,2009(4):122-123.
被引量:3
2
李爱飞,罗嗣海.
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比较研究[J]
.路基工程,2009(5):135-136.
被引量:4
3
廖展宇,李英,晏鄂川,蔡玲玲,李其良.
非等间隔时序灰色模型的深基坑变形预测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0):1522-1525.
被引量:20
4
季宪军,赵权.
GM(1,1,α)模型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应用[J]
.路基工程,2009(6):146-147.
5
汪名鹏.
苏锡常地区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对策[J]
.路基工程,2009(6):209-210.
被引量:1
6
刘华磊,王林建,王博.
改进的GM(1,1)模型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
.路基工程,2010(4):215-217.
7
陈立樟.
灰色预测在基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
.福建建设科技,2010(5):6-7.
8
王元东,唐益群,李仁杰.
地铁荷载下隧道土体沉降的灰色预测与分析[J]
.路基工程,2010(5):4-7.
被引量:5
9
徐进军,王海成,白中洁.
3种指数函数模型的比较与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2011,9(5):127-129.
被引量:1
10
林孝松,刘书军,许江.
采用灰色-马尔可夫耦合模型预测古树屋边坡变形[J]
.路基工程,2012(1):1-3.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代春泉,王磊.
深基坑施工变形预测VAR建模与应用分析[J]
.岩土力学,2012,33(S2):395-400.
被引量:6
2
廖育梅,裴建良,陈鹏宇.
一种新的非等间隔灰色预测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11,27(2):163-164.
被引量:11
3
王伟,谢学斌,黄东.
基于自记忆原理的深基坑位移预测方法[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4):13-17.
被引量:1
4
胡珊,胡军.
基于灰系统的尾矿坝浸润线预警系统[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6):2197-2200.
被引量:7
5
柯尉,蒋斌松.
改进MGM(1,N)模型在赛果公路隧道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7(9):158-160.
被引量:7
6
林孝松,刘书军,许江.
采用灰色-马尔可夫耦合模型预测古树屋边坡变形[J]
.路基工程,2012(1):1-3.
7
王力.
焦柳线红砂岩地质水害工点整治[J]
.路基工程,2012(1):185-187.
被引量:3
8
骆奇峰,涂学仕,何宗友.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新旧版本的比较[J]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4):144-146.
被引量:1
9
窦顺,夏琼.
黄土路基沉降变权重组合模型预测方法研究[J]
.路基工程,2012(4):30-33.
10
周斌.
软土地基沉降特征分析及MMF模型的应用[J]
.路基工程,2012(5):177-179.
被引量:7
1
张非非,胡健,佘兆宇.
基于优化的GM(1,1)模型在高速公路沉降预报中的应用[J]
.城市勘测,2014(2):154-156.
被引量:4
2
王春玲,黄义.
关于“成层地基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解析解”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2003,25(3):377-378.
被引量:1
3
文辉辉,杨鹏.
基于Hermite插值法的GM(1,1)模型在软基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水运工程,2015(3):47-50.
被引量:3
4
舒诗湖,向高,何文杰,吴晨光,赵明,袁一星.
灰色模型在城市中长期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1(2):85-87.
被引量:24
5
黄辉,张志铖,李俊才.
土工格栅处理软土路基沉降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J]
.江苏建筑,2007(2):56-58.
6
毛兴军.
人工冻土单轴弹性模量灰色理论预测[J]
.四川建材,2014,40(3):95-97.
被引量:1
7
张明远,傅礼铭,李跃.
改进残差修正GM(1,1)模型在基础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建筑科学,2007,23(11):67-71.
被引量:18
8
牛连僧,姚兆明,亓燕秋.
人工冻土单轴抗压强度灰色理论预测[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1):6-10.
被引量:1
9
彭涛,杨岸英,梁杏,袁琴.
BP神经网络-灰色系统联合模型预测软基沉降量[J]
.岩土力学,2005,26(11):1810-1814.
被引量:53
路基工程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