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建国前土地改革中乡村社会农民心态态势探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党成立以来,在农村社会发生的变化中就发挥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向农村社会渗透时,有效地将行政措施与社会变革结合起来,使农村社会经济生活获得了新的活力。与此相关的是,传统乡村社会中曾经铁板一块的农民心态出现了差异。具体表现为:苏区土地革命时,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各种复杂心理和新激发起的革命热情相互激荡,成为革命农民的主流心态。抗日战争初期,对根据地新政权和新制度的不信任主导着大部分农民的行为,使得在现实斗争中表现得胆小怕事、顾虑重重。之后,随着党政权力实践与农业生产之间联系的建立,以及党采取的在乡村社会中大量扶植劳动英雄与生产积极分子的政策性措施,使广大民众的心态呈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以上心态态势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时期。此外,平均主义心理也很普遍。后者对建国后的农业合作化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 刘玲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3-226,共4页 Seek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148

  • 1乌廷玉.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多少土地[J].史学集刊,1998(1):59-64. 被引量:31
  • 2郭德宏.旧中国土地占有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1989(4):199-212. 被引量:47
  • 3章有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2):3-10. 被引量:72
  • 4[美]杜赞奇著 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3-86页.
  • 5马克·布洛赫 (张和声 陈郁译).《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 6赵力涛.《家族与村庄政治,1950—1970》[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10).
  • 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5—1947)》,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380-381页.
  • 8《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农业编,第321页.
  • 9《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五·土地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4页.
  • 10《李大章讲一九四二年群众工作的简单总结》(1943年1月),《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五.土地问题》,第225页.

共引文献1825

同被引文献585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