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二战后发展主义文化的后现代解构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发展主义以西方理性为中心,坚持西方中心主义,主张文化的同一性。新发展主义以后现代主义为基础,强调差别,提倡文化的多样性。新发展主义从后现代的视角,促成发展主义文化的后现代转向,以完成文化的去殖民化,使第三世界人民真正获得解放。由于新发展主义本身的缺陷,这种文化的后现代解构亦有很大不足。
作者
李胜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7-169,共3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发展主义
新发展主义
文化
后现代解构
分类号
K153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3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7
1
Apffel - Marglin, F. , Decolonizing Knowledge : From Development to Dialogue[ M].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6.
2
Apffel- Marglin, F., Dominating Knowledge : Development, Culture, and Resistance [ M ].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0.
3
弗朗索瓦·佩鲁著 张宁 丰子义译.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
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0.
5
许宝强,汪晖.发展的幻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
周穗明.
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述评[J]
.国外社会科学,2003(5):44-52.
被引量:34
7
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许宝强 汪晖选编.班努里,1990.“发展与知识政治学:现代化理论在第三世界发展中的社会角色的批判诠释”[A]..《发展的幻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
许宝强 汪晖选编.沃勒斯坦,1991.“发展是指路明灯还是幻像”[A]..《发展的幻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
许宝强 汪晖选编.帕帕特,1995.“后现代主义、性别、发展”[A]..《发展的幻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
许宝强 汪晖选编.阿帕杜雷,1995.“印度西部农村技术与价值的再生产”[A]..《发展的幻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5
许宝强 汪晖选编.马格林,1996.“农民、种子商和科学家:农业体系与知识体系”[A]..《发展的幻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6
许宝强 汪晖选编.A.马格林、西蒙,1994.“女性主义东方话语与发展”[A]..《发展的幻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7
许宝强 汪晖选编.阿里基,1990.“全球收入不平等与社会主义的未来”[A]..《发展的幻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8
许宝强 汪晖选编.邦克,1994.“区域发展理论与受支配的开采业边陲”[A]..《发展的幻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
许宝强 汪晖选编.塞林斯,1968,“原初丰裕社会”[A]..《发展的幻像》[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0
Escobar, Arturo, 1995, Encountering Development :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Prinston, NewJersey : Prinston University Press.
共引文献
163
1
徐选国,王寒温,秦莲.
发展性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的实践研究——以云南省X新村为例[J]
.实证社会科学,2022(1):30-51.
被引量:2
2
于海量.
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5):102-105.
3
冯颜利.
论科学发展观在自然辩证法理论中的地位[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98-101.
被引量:4
4
张弘政.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178-181.
被引量:5
5
邢永富,宁虹,蔡春,李孔珍,姜月,朱晓宏.
关于发展教育学的理论思考[J]
.教育研究,2005,26(4):3-7.
被引量:8
6
王红霞,齐恩乐.
论科学发展观的三个维度[J]
.理论导刊,2005(6):42-44.
7
黄平.
主体性教育与研究生培养方案[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6):712-715.
被引量:2
8
刘曙光.
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视野[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6):80-84.
被引量:6
9
纪光欣,魏海玲.
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本原则[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24-27.
被引量:1
10
吴绍全,吴承笃.
广义进化,走向生态文明[J]
.生态经济,2006,22(4):27-3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张光君.
唯发展主义再批判[J]
.理论月刊,2009(6):38-42.
被引量:4
2
高君成.
评拉美发展主义的经济理论及其实践[J]
.拉丁美洲研究,1985(2):41-49.
被引量:4
3
高銛.
拉丁美洲的“发展主义”经济思潮[J]
.世界经济,1978,1(4):75-78.
被引量:1
4
赵长华.
发展主义与拉美现代化进程[J]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9(9):28-30.
被引量:3
5
金计初.
理论与历史——发展主义与拉丁美洲[J]
.史学理论研究,1994(3):135-145.
被引量:2
6
许宝强.
发展主义的迷思[J]
.读书,1999,0(7):19-25.
被引量:31
7
刘森林.
透视唯物史观中的发展主义[J]
.河北学刊,2005,25(3):111-115.
被引量:3
8
黄平.
发展主义在中国[J]
.科学中国人,2003(9):50-52.
被引量:11
9
汪晖.
环保是未来的“大政治”——打破发展主义共识,寻找新出路[J]
.绿叶,2008(2):6-12.
被引量:9
10
郑红娥.
发展主义与消费主义: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困厄与出路[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51-5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叶敬忠,孙睿昕.
发展主义研究评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57-65.
被引量:35
2
田毅鹏,张帆.
解构与超越发展主义——《发展的故事:幻象的形成与破灭》[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3):116-12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赵黎.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困境与思考[J]
.社会治理,2020,0(1):51-59.
被引量:1
2
徐选国,王寒温,秦莲.
发展性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的实践研究——以云南省X新村为例[J]
.实证社会科学,2022(1):30-51.
被引量:2
3
张玉林.
当今中国的城市信仰与乡村治理[J]
.社会科学,2013(10):71-75.
被引量:23
4
孙文中.
创新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发展主义的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13(6):207-213.
被引量:51
5
赵旭东,周恩宇.
道路、发展与族群关系的“一体多元”——黔滇驿道的社会、文化与族群关系的型塑[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00-110.
被引量:42
6
张瑾.
国内对发展主义的研究进展[J]
.学理论,2014(6):42-44.
被引量:1
7
张瑾.
还我伊甸芳容——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性”叙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154-157.
8
冯小.
发展主义逻辑下的村庄治理——基于皖北A县“富人治村”现象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3):68-73.
被引量:10
9
刘玉兰,彭华民.
跨文化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动儿童服务模式重构[J]
.学术论坛,2014,37(4):95-100.
被引量:12
10
李文钢,张引.
当乡村振兴遭遇发展主义——后发展时代的人类学审思[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76-83.
被引量:16
1
王建民.
与社会学结缘的中国人类学——基于20世纪前半期的学科史讨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6):17-23.
被引量:2
2
曹文彪.
科学的殖民化及其人文主义根源[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6):32-38.
被引量:1
3
吕方.
“新发展主义”与发展社会学研究的转向——评田毅鹏教授新著《东亚“新发展主义”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0(2):281-282.
被引量:4
4
刘义林.
西方理性类型论的演进[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5(3):81-86.
被引量:1
5
方巍.
中国社会福利的新发展主义走向[J]
.社会科学,2011(1):81-87.
被引量:24
6
崔玉良.
解放以前的东北人口[J]
.人口学刊,1985,7(1):42-46.
被引量:1
7
陈艾,李雪萍.
新发展主义视域下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路径探索[J]
.江汉论坛,2015(10):128-132.
被引量:7
8
方巍,王仰玲,王琳.
外来务工子女社会融合:新发展主义视野下的积极发展[J]
.北京青年研究,2015,24(3):54-60.
被引量:1
9
田毅鹏,陶宇.
“新发展主义”的理论谱系及问题表达[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153-159.
被引量:15
10
沈杰.
社会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及其后现代转向[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1):67-73.
被引量:3
学术论坛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