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要重视对消化道肿瘤时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要重视对消化道肿瘤时细胞凋亡的研究吴裕肿瘤发生发展是理化、感染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多阶段逐步癌变过程。其中细胞失控过度增殖,是较长期来被认为肿瘤生成的重要环节;抑制肿瘤增殖、抑制DNA合成是习常应用的抗肿瘤手段。但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并非肿瘤发生中的唯...
作者
吴裕
机构地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内科
出处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7-128,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关键词
消化系肿瘤
消化道
细胞凋亡
药物疗法
分类号
R735.05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106
1
李国熊,蒋晓芳.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存胃癌临床分析[J]
.实用肿瘤杂志,1996,11(2):80-81.
被引量:10
2
梁后杰,刘为纹,房殿春,门荣甫.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c-myc基因蛋白表达的定量研究[J]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6,18(2):65-67.
被引量:3
3
M.Amling,M.Psl,I.Bsler,G.Delling,阮幼冰.
凋落:Bcl-2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关键蛋白[J]
.德国医学,1996,13(1):58-60.
被引量:6
4
胡文华,徐采朴.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溃疡病与胃泌素、生长抑素关系的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18(2):102-105.
被引量:6
5
夏跃胜.
圣和散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预后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05,20(6):50-51.
被引量:10
6
徐飚,王建明.
胃癌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
被引量:160
7
李连弟,鲁凤珠.
1990—199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流行分布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1996,18(6):403-407.
被引量:227
8
林静,薄爱华,姚希贤,沈金库,张林西,邢立强,戴洁,夏苓.
胃泌素、生长抑素和5-羟色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关系的研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6,5(4):270-275.
被引量:21
9
刘东屏,吕晓辉,张艳梅,王炳元.
肠化胃黏膜病变组织HSP60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7):758-761.
被引量:3
10
夏跃胜,王建华,高超光.
圣和散联合化疗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率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6):402-40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6
1
时飞,阎丽平,姜晓华,李莉.
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细胞凋亡与bcl-2的表达[J]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6):491-492.
2
王建华,夏跃胜,吴永忠,刘星.
圣和散对胃癌SGC-7901细胞Bcl-2表达的影响[J]
.实用医药杂志,2005,22(7):621-622.
被引量:3
3
夏跃胜,王建华,吴永忠,王欢.
圣和散逆转胃癌SGC7901/VCR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J]
.中医杂志,2006,47(6):459-460.
被引量:16
4
许岸高,陈颜芳,刘集鸿,甘爱华.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细胞凋亡的关系[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3):159-161.
被引量:9
5
许岸高,李韶光,刘集鸿,甘爱华.
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J]
.广东医学,1998,19(7):489-490.
被引量:21
6
孙又吉.
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相关研究[J]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0):1047-1047.
7
祁哓莉,戴洁,张祥宏,薄爱华,王淑强.
胃癌和癌旁粘膜组织中bcl-2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J]
.神经药理学报,2000(4):9-11.
8
祁晓莉,戴洁,张祥宏,薄爱华,王淑强.
胃癌和癌旁粘膜组织中bcl-2和c-myc蛋白的表达及意义[J]
.实用癌症杂志,2001,16(2):131-133.
被引量:2
9
林波.
胃癌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报告[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6):104-105.
10
林秋雄,骆新兰,林华欢,李子俊.
胃癌的发生与胃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J]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64-116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韩克强,吴娅利.
抗凋亡基因Bcl-2与肿瘤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师杂志,2003,5(S1):303-305.
被引量:2
2
邓俭,刘云鹏.
Bcl-2 Bax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1):101-102.
被引量:5
3
杨国良,和善明.
胃癌及其癌前变化中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05,26(3):284-286.
被引量:1
4
葛振华,周凡,王若愚,任彦.
慢性胃炎患者粘膜内EGF和TFF1的表达及G细胞的相关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5,14(2):163-167.
被引量:3
5
范玉林,杨建民,罗元辉,郭德玉,刘广元.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黏膜G细胞数量和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变化[J]
.胃肠病学,2005,10(2):93-96.
被引量:12
6
张绘宇,卞静,徐广有,刘凤革,荣玮,刘婷.
胃癌组织中EGFR、PCNA及BCL-2基因表达与预后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5):515-516.
被引量:2
7
辛敏,罗伟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一氧化氮关系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2006,27(3):432-434.
被引量:1
8
李飞虹,姜汉国,唐慰萍,蔡琼珍.
胃上皮异型增生及肠化生时PCNA、p27蛋白和Survivin表达[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2):78-80.
被引量:2
9
辛敏,罗伟生.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与一氧化氮[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1):57-59.
被引量:2
10
王启之,于东红,汪强武,吴炎,燕善军,田怡,周蕾,承泽农.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疾病组织中P53i、NOS的表达[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22(8):727-729.
被引量:2
1
陆卫国,顾静欣,俞信祥.
四项肿瘤标志物联检对消化道癌肿的诊断价值[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13(4):228-229.
2
王崇文.
“自杀基因”对消化道肿瘤实验研究的近况[J]
.现代诊断与治疗,1998,9(5):257-258.
被引量:2
3
郑桂龙.
平消胶囊对消化道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
.交通医学,2000,14(6):587-587.
被引量:1
4
康克.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消化道癌术后五年生存率的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1997,19(2):19-19.
5
杨昊,张帆,周萍,王波.
联合检测血清AFP、CEA、CA199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296-298.
被引量:29
6
施浩,叶庆荣,张华生,李伟良.
康莱特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
.齐鲁肿瘤杂志,1998,5(4):290-290.
7
王桂娟.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意义[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7,19(2):63-63.
被引量:6
8
鲁臣溪.
加强对消化道息肉的研究[J]
.中国冶金医学杂志,1993,10(5):271-272.
9
许庆文,张良清,黄一东,邵义明,汤斌.
手术及麻醉对消化道肿瘤病人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
.免疫学杂志,1998,14(4):257-259.
被引量:2
10
付利然.
回生口服液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CEA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9):98-99.
被引量:1
中华消化杂志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