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本草纲目》中黄药子之误及饮片的光谱法鉴别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发现医院药房中黄药子的混用情况(黄药子、薯莨各占1/2),查证了《本草纲目》的记载和原植物图都不是黄药子;查《别录》与《唐本草》知道了黄药子与薯莨古人已混用过,并延续至今,本文使这一混乱得以澄清并做了二药饮片的紫外光谱法鉴别,指明应分开使用。
作者
边振考
申其明
孟兆琛
王兆孝
机构地区
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
山东省莱芜市城区药检所
出处
《时珍国药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黄药子
薯莨
光谱法鉴别
本草纲目
分类号
R282.710.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4
1
黎碧娜,何鸣,杨辉荣.
薯莨色素的提取和性能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4,11(S1):74-81.
被引量:5
2
张其威,张楚瑜.
抗病毒中药研究的最新进展[J]
.中成药,2005,27(1):116-119.
被引量:74
3
陈茜文.
薯莨提取物制造木材胶粘剂的研究[J]
.林产化工通讯,1994,28(5):6-8.
被引量:6
4
黎碧娜,何鸣,杨辉荣.
从野生植物薯莨中提取抗氧化成分的研究[J]
.现代化工,1996,16(6):26-28.
被引量:9
5
钟超,严奉祥.
薯莨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675-677.
被引量:18
6
刘日才.大剂量红孩儿治疗出血症[J].浙江中医杂志,1997,(5):228-228.
7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
8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44.
9
关本清,陈国强.
Fe^(2+)、Ti^(4+)、Sn^(4+)对薯莨提取液处理真丝织物的影响[J]
.印染助剂,2007,24(10):40-43.
被引量:6
10
程志波,陈国强.
棉织物天然染料薯莨的轧染研究[J]
.印染,2008,34(6):4-6.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钟超,严奉祥.
薯莨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675-677.
被引量:18
2
李晓菲,林海荣,卢治友,徐政.
薯莨的研究概况[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0):8517-851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刘春花,陆定艳,游景瑞,王爱民,兰燕宇,王永林,刘亭.
薯莨抗H2O2致H9c2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有效部位筛选研究[J]
.中药材,2019(11):2678-2682.
2
周青青,陈国强,唐孝明.
用薯莨提取液对真丝织物染色增重的最佳工艺及金属离子后处理的改性效果[J]
.蚕业科学,2008,34(4):694-700.
被引量:5
3
叶皓华,唐孝明,陈国强.
金属离子对薯莨提取液处理真丝织物的影响[J]
.染整技术,2009,31(4):1-6.
4
苏青,刘婧,黄瑞松.
壮药薯莨中表儿茶素的化学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604-606.
被引量:1
5
袁建波,刘学铭,黄志华,陈智毅,杨春英.
薯莨保健酒的研制[J]
.酿酒科技,2011(3):76-79.
被引量:2
6
李晓菲,秦培文,胡世伟,纪丽丽,范润珍,宋文东.
薯莨块茎中氨基酸及矿质元素成分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40-3241.
被引量:4
7
尹尚军,陈引伟,汪财生,刘丽平,章洁妮.
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乙醇提取红山药色素工艺条件[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390-395.
被引量:2
8
李晓菲,宋文东,纪丽丽,刘娟花,仝绍伟,安静波.
薯莨块茎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4):129-131.
被引量:5
9
王小平,陈建章,王进.
薯莨中鞣质类成分的含量测定[J]
.中国现代中药,2013,15(4):278-281.
10
安静波,郭健,宋文东,李秋萍,纪丽丽,仝绍伟,韩丝银.
薯莨提取物止血效果及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2):344-346.
被引量:6
1
田进国,程秀民,任健,姜维林,许欣荣,何心亮.
用红外光谱法鉴别黄连和大黄[J]
.中国医药学报,1992,7(6):24-27.
被引量:5
2
李峰,叶向荣,马梅芳,高宇远.
八组名贵中药材的荧光光谱法鉴别[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3):204-207.
被引量:7
3
王雅兰,车秀君,王淑兰.
五种贝母的一阶导数光谱法鉴别[J]
.中药材,1994,17(7):19-19.
被引量:9
4
黄超华,吴杰,骆妃静.
山楂中熊果酸的提取与分离[J]
.西北药学杂志,2009,24(6):459-460.
被引量:9
5
刘华著.
红外光谱法鉴别麝香的研究[J]
.时珍国药研究,1991,2(1):23-23.
6
丁振民,高凤兰,李玉山.
几种中药材紫外光谱法鉴别[J]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89,12(1):15-17.
被引量:1
7
郭澄,苏中武.
多溶剂紫外光谱法鉴别7种菟丝子[J]
.中草药,1991,22(12):553-554.
被引量:7
8
孙文基,沙振方,严智慧.
荧光光谱法鉴别中药材[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6):326-328.
被引量:14
9
张电光,罗集鹏.
中药络石藤的紫外光谱法鉴别[J]
.中药材,2000,23(2):78-79.
被引量:4
10
陈玲,李慧珍,李水福,朱筱芬,周海燕.
紫外光谱法鉴别龟板及其混淆品[J]
.时珍国药研究,1996,7(4):222-222.
时珍国药研究
199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