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中国各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状况开始出现并日益加剧,不同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人开始不断分离、各自聚集,原来混居的人们开始分别属于不同地段的住宅区域内。这一现状与住房的货币化改革密切相关。文章从政府的政策变化、土地区位的优劣、城市居民的阶层分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
作者
赵凤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第8期19-20,121,共3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居住空间分异
收入分异
社会分层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73
同被引文献
19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12
1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2001.
2
警惕住宅割据城市,2002.
3
孙常敏.
上海人口集聚与城市空间的重构[J]
.社会科学,1999(8):49-53.
被引量:6
4
吴启焰,张京祥,朱喜钢,徐逸伦.
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研究[J]
.人文地理,2002,17(3):26-30.
被引量:80
5
叶迎君.
居住空间分异初探[J]
.规划师,2001,17(3):94-97.
被引量:29
6
徐晓军.
社区走向阶层化[J]
.社会,1999,19(8):34-35.
被引量:9
7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
.江苏社会科学,2003(4):1-9.
被引量:184
8
张跃庆.
改革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与完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J]
.中国房地信息,2005,0(9):12-17.
被引量:8
9
王德,叶晖.
1990年以后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J]
.人口学刊,2004,26(1):40-46.
被引量:40
10
杜德斌.中国城市的社会分化与居住分异研究,2001.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严善平.
中国九十年代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及其机制[J]
.社会学研究,1998(2):69-76.
被引量:42
2
屈琼斐,钟逢干.
广东省人口迁移区域性态势分析[J]
.人口研究,1997,21(6):59-62.
被引量:4
3
杨扬.
关于人口迁移调查设计问题的讨论——对一次人口迁移调查的几点认识[J]
.人口研究,1997,21(2):55-61.
被引量:2
4
丁金宏.
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J]
.人口研究,1994,18(1):14-21.
被引量:40
5
李树茁.
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研究[J]
.人口与经济,1994(3):3-8.
被引量:23
6
王桂新.
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之分析[J]
.人口研究,1996,20(6):9-16.
被引量:44
7
涂肇庆,原新.
替代迁移:解决都市低生育水平人口问题的途径——以天津市为例[J]
.人口研究,2001,25(5):2-8.
被引量:5
8
转轨时期劳动力迁移的区域特征[J]
.中国人口科学,1998(5):18-24.
被引量:21
9
段成荣.
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研究,2001,25(1):56-61.
被引量:98
10
段成荣.
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分析──兼论“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性[J]
.人口研究,2000,24(4):14-22.
被引量:56
共引文献
373
1
李晨晓,葛新斌.
教育倾斜政策助力寒门学子突围的挑战与对策——基于差别原则的探讨[J]
.郑州师范教育,2024,13(4):50-54.
2
陆佳怡,黄媛.
共现、凸显与遮蔽:基于对《人民日报》1978年和2018年读者来信的考察[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2):30-44.
3
李牧原.
论《世间已无陈金芳》中的城乡叙事[J]
.汉字文化,2022(20):143-145.
4
李宇环,邓甜,李莎莉.
新时期社会稳定风险演化及其循证性评估方法的探索[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1(1):107-122.
被引量:1
5
严晓兰,魏莉.
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探讨[J]
.农业考古,2006(6):162-164.
被引量:7
6
徐晓军.
住宅小区的阶层化:机遇与挑战[J]
.城市问题,2001(5):55-57.
被引量:7
7
张品.
教育作用下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J]
.社会工作,2010(16):57-59.
8
张力,孙鹏.
城乡差距、社会分层与农民工流动问题[J]
.财贸研究,2013,24(6):36-45.
被引量:7
9
谭晴晴.
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思考[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0):108-109.
10
王景.
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9):20-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4
1
谢守红.
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兼与北京、上海的比较[J]
.人口与经济,2007(1):5-9.
被引量:13
2
陆大道,姚士谋,李国平,刘慧,高晓路.
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J]
.经济地理,2007,27(6):883-887.
被引量:224
3
朱亚鹏.
中国住房保障政策分析——社会政策视角[J]
.公共行政评论,2008,1(4):84-109.
被引量:46
4
王兴中.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社会区域划分研究[J]
.城市问题,1995(1):15-20.
被引量:37
5
吕露光.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
.城市规划,2004,28(6):74-77.
被引量:73
6
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
利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86-93.
被引量:32
7
史中华,柴彦威,刘志林.
深圳市民迁居特征的时空分析[J]
.人文地理,2000,15(3):37-42.
被引量:26
8
周春山,陈素素,罗彦.
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J]
.地理研究,2005,24(1):77-88.
被引量:46
9
郑思齐,符育明,刘洪玉.
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支付意愿梯度模型的估计[J]
.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97-104.
被引量:24
10
李京文.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6-9.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1
1
张祚,李江风,刘艳中,黄琳.
经济适用房运行机制下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公平——以武汉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8(10):37-43.
被引量:14
2
陈波,张安录.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09(12):173-174.
3
吴慧敏,吴永发.
我国居住分异现象演化过程及影响机制分析[J]
.华中建筑,2010,28(3):161-162.
被引量:1
4
李君,陈长瑶.
国内城市居住空间研究进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10,25(9):36-42.
被引量:7
5
李政.
城市贫富分区问题综述与反思[J]
.消费导刊,2011(5):40-41.
6
张祚,李江风,陈双,刘艳中.
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基于DEM的武汉市实例分析[J]
.地理学报,2011,66(10):1309-1320.
被引量:19
7
郑子敏.
从房地产广告看城市居住社会分层——以福州市楼盘广告为研究对象[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7):71-73.
8
梅芸.
浅议中部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发展——以武汉市经济适用房为例[J]
.华中建筑,2012,30(9):1-4.
被引量:1
9
丁旭.
和谐社会背景下居住空间分异控制与保障性住房分布模型建构[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40(4):475-482.
被引量:2
10
张祚,陈昆仑.
城市大规模保障性住房空间决策——相关问题与研究综述[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1):129-13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李金伟,薛强.
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
.企业导报,2009(7):31-32.
被引量:2
2
张道航,郑雪梅.
经济适用房的可能弊端及其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7(6):115-119.
被引量:4
3
张祚,李江风,陈双,刘艳中.
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基于DEM的武汉市实例分析[J]
.地理学报,2011,66(10):1309-1320.
被引量:19
4
冯晓琳.
基于ISM模型的经济适用房区位因子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130-133.
5
张萍,杨东援.
上海外围大型社区居民属性和出行行为——基于嘉定江桥金鹤新城的实证研究[J]
.城市规划,2012,36(8):63-67.
被引量:12
6
游宁龙,马琰,武思园.
诠释地域特色 彰显住区精神——兰州西固小坪山居住区规划设计构思[J]
.建筑与文化,2013(4):83-84.
被引量:3
7
李小广,邱道持,李凤,曾珍.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社区居民的职住空间匹配[J]
.地理研究,2013,32(8):1457-1466.
被引量:10
8
王东红,李开宇,郝凤娇,姚蓉.
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特征与机制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河南科学,2013,31(11):2042-2046.
被引量:3
9
方长春.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变迁及其内在逻辑[J]
.学术月刊,2014,46(1):100-109.
被引量:22
10
侯学英.
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的评述与展望[J]
.现代城市研究,2014,29(3):64-73.
被引量:5
1
于春燕,姜宇清.
老年人离婚的现状及分析[J]
.法庭内外,2007(5):37-39.
被引量:1
2
傅龙华.
收入阶层分异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思辩[J]
.才智,2013(30):342-343.
3
谭晴晴.
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思考[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0):108-109.
4
汲怀远.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原因的社会学阐释[J]
.当代旅游(下旬刊),2010(4):66-66.
5
李晶,程久苗,范菲菲.
略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5):30-34.
6
胡士超.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及分析[J]
.经济视野,2013(19).
7
孙斌栋,吴雅菲.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城市规划,2009,33(6):73-80.
被引量:55
8
周红艳,李钊文.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问题探讨[J]
.甘肃农业,2006(4):62-63.
被引量:2
9
蒋雨樨,王骁巍.
鄂伦春族宗教文化现状及分析——以大兴安岭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为例[J]
.民族论坛,2014(10X):65-69.
被引量:4
10
康坤鹏.
我国项目管理软件的现状及分析研究[J]
.大观周刊,2012(2):53-54.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