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社会意识与政治稳定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时期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的重要阶段,未来中国政治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与大学生价值观念紧密相联,这是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本研究在对大学生社会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制定合理公共政策,以促进和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建议。
作者
曾燕波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42,共5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大学生
观念
政治稳定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3
1
曾琴.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挑战及对策[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2):77-79.
被引量:6
2
唐湘宁.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义[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12):25-26.
被引量:7
3
杨雄.
第五代青年价值观特点和变化趋势[J]
.青年研究,1999(12):1-8.
被引量:22
4
单红波,杜宝玲.
论高校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96-97.
被引量:2
5
马戎.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122-133.
被引量:375
6
曾屹丹.
价值观冲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90-91.
被引量:11
7
A.A.达维多夫,刘伸.
关于“社会”概念的定义问题[J]
.国外社会科学,2005(1):39-41.
被引量:13
8
李强.
“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
.社会学研究,2005(2):55-73.
被引量:423
9
李春玲.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
.社会学研究,2005(2):74-102.
被引量:534
10
旷勇.
目前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及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2S):71-7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6
1
王娟.
高职学生价值观特点研究综述[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87-88.
被引量:1
2
王建伟.
民族院校学生对社会稳定认识的分析——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3):147-151.
3
杨超.
高职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培养方法探析[J]
.科技信息,2011(31):373-374.
被引量:1
4
刘红旭,王芳艳.
西藏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状况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2012(12):4-10.
被引量:3
5
张楠.
从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看当前大学生的社会意识[J]
.高校辅导员,2015(1):12-15.
被引量:4
6
丁芳媛,程刚.
大学新生家庭社会地位与公正世界信念:有调节的中介[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0,8(4):214-2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李慎涵.
从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看高职班主任的双重角色[J]
.考试周刊,2013(64):155-156.
2
卢爱军,徐洪飞.
高职学生价值观培养对策与建议研究[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28(3):104-108.
被引量:3
3
杨力源.
新时期西藏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4(6):31-35.
4
杨力源.
新时期西藏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1):31-35.
5
左志富.
社会流行文化与大学文化的SWOT对比分析——以高等中医院校为视角[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10):92-93.
6
雷慧玲.
吉首大学2013年网络流行语调查结果分析[J]
.长江丛刊,2016(12):139-140.
7
刘红旭.
制度创新和高效执政:西藏社会稳定的治理机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104-108.
8
曲质斌.
我国近十年校园流行语研究综述[J]
.海外英语,2020(13):233-234.
9
杜宜展,方凯茵.
初中生主观学校地位问卷的编制研究[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3,33(3):35-40.
10
广艳召,王宏军.
校园流行语之社会语言学透析[J]
.现代语言学,2016,4(4):200-206.
1
陈飞.
大学生社会意识存在的偏差与提升之道[J]
.继续教育研究,2008(12):60-61.
被引量:1
2
余东.
卡斯特罗的“仕途”[J]
.人事天地,2008(10):16-16.
3
宋艳春,孟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指导[J]
.管理观察,2010(23):167-168.
4
郭海玉,尹曦铭.
增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浅析[J]
.商情,2010(13):5-5.
5
姜裕.
我的梦想[J]
.北京人大,2013,0(8):46-47.
6
贝壳,雯语.
并非浪漫的故事[J]
.健康,2008,0(9):20-21.
7
李惠娥.
关于“80后”大学生价值观特征及其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考[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7(3):69-72.
8
顾爱华.
论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6(6):123-124.
9
朴槿惠:把挫折当作伙伴[J]
.党政论坛,2015(22):39-39.
10
孙延辉.
结合大学生当前价值观现状,探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J]
.知识经济,2013(6):137-137.
被引量:5
中国青年研究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