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降雨入渗若干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降雨入渗是研究四水转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认识降雨入渗机理必须认识其影响因素。降雨入渗影响因素包括下垫面的影响、降雨的影响、土壤影响、入渗前期含水率影响,国内外学者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总结这些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对指导水资源评价、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崔凤铃
机构地区
湖南省地勘局水文二队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84-86,共3页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关键词
降雨入渗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3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602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22
1
杨建锋.
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界面水分转化研究综述[J]
.水科学进展,1999,10(2):183-189.
被引量:25
2
王国梁,刘国彬,周生路.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对土壤稳定入渗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29-535.
被引量:97
3
陈奇伯,王克勤,李艳梅,王建英,王平里,达琼.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类型植被改良土壤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67-70.
被引量:59
4
许秀丽,罗承德,宫渊波,杨朝俊.
四川洪雅县3种植被模式的土壤入渗性能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4):83-86.
被引量:4
5
刘元和,刘崇理,高鹏,R. A. Kohl,T. E. Schumacher.
透水及不透水覆盖物对土壤入渗率的影响效果[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18(2):27-28.
被引量:4
6
潘紫文,刘强,佟得海.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水分的入渗速率[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5):24-26.
被引量:28
7
周星魁,王忠科,蔡强国.
植被和坡度影响入渗过程的试验研究[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6(4):10-13.
被引量:8
8
袁建平,雷廷武,郭索彦,蒋定生.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入渗速率空间变异性[J]
.水利学报,2001,32(10):88-92.
被引量:38
9
袁建平,张素丽,张春燕,蒋定生.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空间变异[J]
.土壤学报,2001,38(4):579-583.
被引量:73
10
蒋定生 黄国俊.地面坡度对降雨入渗影响的模拟试验.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89,.
二级参考文献
83
1
朱显谟,田积莹.
强化黄土高原土壤渗透性及抗冲性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3,7(3):1-10.
被引量:113
2
张启昌,李德志,宋广智,韦福有,李超江,柳成学.
土壤地表径流与土壤渗透拟合方程的研究[J]
.吉林林学院学报,1993,9(3):1-5.
被引量:3
3
孙景生,熊运章,康绍忠.
农田蒸发蒸腾的研究方法与进展[J]
.灌溉排水,1994,13(4):36-38.
被引量:28
4
唐海行,苏逸深,张和平.
潜水蒸发的实验研究及其经验公式的改进[J]
.水利学报,1989,21(10):37-44.
被引量:37
5
范荣生,李长兴,李占斌.
考虑降雨空间变化的流域产流模型[J]
.水利学报,1994,26(3):33-39.
被引量:9
6
王百田,王斌瑞.
黄土坡面地表处理与产流过程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4,8(2):18-24.
被引量:31
7
何毓蓉,黄成敏.
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的土壤系统分类[J]
.山地研究,1995,13(2):73-78.
被引量:41
8
吴长文,王礼先.
林地土壤的入渗及其模拟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1995,2(1):71-75.
被引量:46
9
莫兴国.
区域蒸发研究综述[J]
.水科学进展,1996,7(2):180-185.
被引量:17
10
袁作新,张国庆,王真荣.
超渗产流模型中增加下渗流域分配的数值检验[J]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6,29(2):1-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602
1
田立文,祁永春,戴路,崔建平,郭仁松,徐海江,林涛,张娜.
新疆南疆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评价——以阿克苏地区为例[J]
.核农学报,2020,0(1):214-223.
被引量:29
2
王佳坤,郭月峰,祁伟,姚云峰,王慧.
砒砂岩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及适用模型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20,39(S01):117-121.
被引量:3
3
曹建生,张万军,韩淑敏,杨永辉.
基于翻斗法量水的岩土入渗自动测定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2007,28(S1):1-3.
被引量:2
4
曹丽花,刘合满,赵世伟.
土壤改良剂对黄绵土持水性能的改良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1):133-137.
被引量:5
5
韩胜利,田有亮,何炎红,郭连生.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物理特性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58-63.
被引量:2
6
霍小鹏,李贤伟,张健,张兴华,代杰,张良辉.
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枯落物持水与土壤渗透性能[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5):540-546.
被引量:11
7
李仕华,贺军奇,赵宝峰.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2):164-168.
被引量:2
8
徐宗学,李景玉.
水文科学研究进展的回顾与展望[J]
.水科学进展,2010,21(4):450-459.
被引量:29
9
苑杰,陈晓飞.
棕壤盐水入渗水分运移特征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2010,28(5):98-100.
被引量:2
10
徐春燕.
泾惠渠灌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综述[J]
.地下水,2012,34(2):6-8.
同被引文献
54
1
刘立晶,高焕文,李洪文.
秸秆覆盖对降雨入渗影响的试验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9(5):12-15.
被引量:30
2
王根绪,杨玲媛,陈玲,洼田顺平.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J]
.地理学报,2005,60(3):456-466.
被引量:57
3
迟宝明,王志刚,林岚,崔新颖.
松辽流域水资源现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3):70-73.
被引量:12
4
李怀恩,张亚平,蔡明,王清华,李越.
植被过滤带的定量计算方法[J]
.生态学杂志,2006,25(1):108-112.
被引量:54
5
王玉宝,何武全,邵光成,余志仁,刘娜.
农业灌溉的负效应[J]
.水资源保护,2006,22(3):9-11.
被引量:4
6
刘殿伟,宋开山,王丹丹,张树清.
近50年来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2006,26(3):277-283.
被引量:61
7
赵同应,朱凌云,卫丽萍,王景秀,王福仁.
旱地土壤水渗透深度预测模型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4):68-71.
被引量:8
8
张玉斌,郑粉莉,武敏.
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J]
.水科学进展,2007,18(1):123-132.
被引量:58
9
张光辉,费宇红,申建梅,杨丽芝.
降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包气带变化对入渗的影响[J]
.水利学报,2007,38(5):611-617.
被引量:48
10
刘昌明.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运行的界面过程研究[J]
.地理学报,1997,52(4):366-373.
被引量:91
引证文献
5
1
林岚,梁团豪,王晓昕.
采用WetSpass模型评价松嫩盆地降水入渗补给量[J]
.东北水利水电,2010,28(7):23-25.
被引量:3
2
林岚,殷玉杰,谢艾楠.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条件下松嫩盆地降水入渗补给量研究[J]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1):35-37.
被引量:1
3
方文松,刘荣花,朱自玺,马志红.
农田降水渗透深度的影响因素[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4):185-188.
被引量:11
4
武敏,范昊明,刘爽,周丽丽,贾燕锋,王铁良.
SAR,EC与水温对辽西褐土入渗速率的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276-279.
被引量:8
5
赵晓青.
SWMM模型的高校地表径流模拟及验证[J]
.科学技术创新,2021(20):98-9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王敏,周金龙.
干旱灌区盐碱地形成及改良利用区划综述[J]
.地下水,2012,34(1):74-76.
被引量:8
2
PAN Yun,GONG Huili,ZHOU Demin,LI Xiaojuan,NAKAGOSHI Nobukazu.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Guishui River Basin,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1,21(6):734-743.
被引量:5
3
朱琳,刘畅,李小娟,郭高轩,潘云.
城市扩张下的北京平原区降雨入渗补给量变化[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38(5):1065-1072.
被引量:8
4
苏洪健,刘子振,黄知花,黄斌.
持续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雨水入渗深度模拟试验[J]
.中国科技论文,2015,10(1):91-94.
被引量:9
5
李琪,苏欢,吴东丽,王连喜,薛红喜.
降雨对郑州市土壤水分下渗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15(8):58-62.
被引量:4
6
刘子振,苏洪健,刘娇,陈文龙.
黏土含水率空间分布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J]
.台州学院学报,2015,37(6):43-47.
被引量:1
7
王海梅,侯琼,冯旭宇,云文丽.
自然降雨过程对典型草原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以锡林浩特为例[J]
.干旱气象,2016,34(6):1010-1015.
被引量:13
8
李红英,马国飞,金飞,段晓凤,王静,马力文,张晓煜.
宁夏中部干旱带降水渗透深度预测模型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6):138-142.
被引量:1
9
魏文杰,程知言,胡建,杨晋炜,姜夏烨,葛云,孙立才,缪源卿,陶哲.
滨海盐碱地形成及离子附着形态综述[J]
.土壤通报,2017,48(4):1003-1007.
被引量:19
10
刘祖发,姚寒梅,陈晓越,卓文珊,查悉妮,付雪莲.
土地利用变化对茂名市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17,26(12):2102-2111.
被引量:5
1
杨伟民,祝俊明,张超.
上海城市对大气边界层若干影响的初步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81-87.
2
柯东胜.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气候的若干影响[J]
.海洋预报,1993,10(4):23-29.
被引量:1
3
吕大鹏.
地质构造对煤层厚度的若干影响[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5):117-118.
被引量:5
4
翟常友.
地质测量工作中的若干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科学与财富,2015,7(8):55-55.
5
章基嘉.
略论气候变化[J]
.山东气象,1993,13(3):6-12.
被引量:1
6
陈芳,周陆生,刘秀兰.
青海高原太阳辐射年际变化特征及若干影响因子分析[J]
.青海气象,2000(2):5-7.
被引量:5
7
王晶波.
浅析数字城市对我国循环经济的若干影响[J]
.民营科技,2009(10):149-149.
8
卢德生.
四水转化关系研究[J]
.水利学报,1993,25(12):49-54.
被引量:2
9
许昆.
降水量与地下水补给量的关系分析[J]
.地下水,2004,26(4):272-274.
被引量:19
10
王宗涛,蒋国俊.
浙江洪涝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
.浙江气象,1991,0(S1):8-8.
被引量:2
西部探矿工程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