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格局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者以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为视角,在对已有的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认为提高农民人力资本含量为核心,就需要重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参与、相互合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利益格局,最终使广大农民主动抉择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获取家庭或个人利益最大化。由此,将农村与城市发展,共同纳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现实诉求之中。
作者
田雄
卢磊起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年第8期14-15,共2页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劳动力
人力资本
利益格局
多元参与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周全德,齐建英.
论农村“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5):39-43.
被引量:16
2
李澜.
构建“三式二型”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以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2006(10):57-60.
被引量:3
3
李功奎,何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府定位分析[J]
.农业经济,2006(4):3-5.
被引量:20
4
蔡放波.
论政府责任体系的构建[J]
.中国行政管理,2004(4):48-51.
被引量:69
5
范秀荣.
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
.农村经济,2006(6):100-103.
被引量:12
6
张庆,管晓明.
单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J]
.经济纵横,2006(3):47-50.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李实.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33.
被引量:398
2
王叔文.
论宪法实施的保障[J]
.中国法学,1992(6):15-22.
被引量:52
3
孙言雅.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的必要性[J]
.经济研究参考,2005(7):32-33.
被引量:3
4
简玉兰.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J]
.农村经济,2005(5):110-112.
被引量:19
5
姜林静.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J]
.甘肃农业,2005(6):18-19.
被引量:2
6
惠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4):45-49.
被引量:26
7
孙菊生,张启良.
我国城乡发展八大差距及其变化趋势[J]
.统计研究,2005,22(7):61-65.
被引量:6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摘要)[J]
.河北农业科技,2006(4):33-34.
被引量:19
9
王邦佐 桑玉成.《论责任政府》[N].《解放日报》,2003年5月13日.
10
Terry L.Cooper,The responsible Administrator An Approach to Ethics for Admimistrative Role.San Francisco;Oxfod,1990.
共引文献
130
1
张富饶,马斌.
农村劳动力迁移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广东为例[J]
.乡镇经济,2007,23(2):54-57.
被引量:7
2
沈年耀.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5):91-94.
被引量:9
3
王瑞.
论地方政府职能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J]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1):36-37.
4
徐可立.
问责制度化建设问题思考[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5):86-87.
5
赵付科.
论行政决策责任[J]
.理论探讨,2005(1):98-100.
被引量:7
6
李晗,赵德兴.
“引咎辞职”制度化的意义与误区[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7(1):71-73.
被引量:5
7
黄新华.
深化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析[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6):19-23.
8
李倩倩.
对责任政府与公民参与理念的思考[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1-24.
被引量:4
9
杨剑.
论政府决策制度的完善[J]
.经济与管理,2005,19(1):23-25.
10
吕景城.
政府责任实现的调控机制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7-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
1
何新芳.
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5(4):43-44.
被引量:17
2
张弘.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7(5):24-26.
被引量:30
3
诸建芳,王伯庆,恩斯特.使君多福.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J]
.经济研究,1995,30(12):55-63.
被引量:126
4
王英梅.
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学分析[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5):44-48.
被引量:9
5
杨亚强.
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性体制探讨[J]
.发展,2007(1):72-73.
被引量:2
6
中国科协"新农村建设创业能力研究"课题组.
培育创业型新农民 建设创业型新农村[J]
.求是,2007(11):30-32.
被引量:11
7
宋玲妹,崔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变化趋势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8
彭广健,刘新权,王颖.2006年西部农民收入分析与预测报告[C].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年中国网,China.com.cn2007-12-7.
9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编.中国教育国际论坛[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5.
10
纪韶.我国西部农民工流动就业现状的实证研究[EB/OL].http://www.chinasocialpolicy.org/Upl,2008-3-10.
引证文献
3
1
党夏宁.
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利用与开发[J]
.新西部(理论版),2010(4):15-15.
2
黄雯.
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主体分析[J]
.调研世界,2010(4):41-43.
被引量:1
3
黄雯.
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以政府投资主体为视角[J]
.前沿,2010(16):75-7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申薇.
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
.现代交际,2011(3):19-20.
被引量:1
2
石修俊.
贫困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4):107-108.
被引量:1
3
秦秋红,毛艳艳.
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再思考——基于陕西不同群体人力资源状况的比较分析[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2):89-96.
被引量:1
4
龚新湘.
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下的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3):81-84.
被引量:1
5
刘娜,雷春霞.
人力资本视域下的川北山地农村脱贫路径探讨——对四川省乌龙村的实证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5):17-20.
被引量:1
1
胡绪华.
多元参与合力破解社区发展瓶颈[J]
.社区,2014(7):12-13.
2
奚明.
积极探索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城市管理机制[J]
.宁波通讯,2011(9):42-43.
3
叶开军,陈英箱.
工商部门参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J]
.武汉学刊,2013(3):33-34.
4
袁萍.
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融资研究[J]
.经济师,2006(2):160-161.
被引量:8
5
王天仁.
构建多元参与的市场监管治理新格局[J]
.工商行政管理,2014(14):79-79.
被引量:1
6
蔡亚茹.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政府公共危机处理[J]
.商,2016,0(7):49-49.
7
工商朝阳分局积极研究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23):58-58.
8
龚维斌.
科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10):14-17.
9
阎盘龙.
甘肃城乡社区治理多措并举[J]
.社区,2014,0(34):25-25.
10
乐波,朱爱平.
新加坡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54-58.
被引量:1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