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西部省区自身财力和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起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根本解决西部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建设问题的关键。文章从阐述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意义及作用入手,考察研究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在分析指出目前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提出有关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作者
蒋升湧
陆发安
机构地区
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出处
《市场论坛》
2007年第1期27-32,共6页
Market Forum
关键词
生态补偿理论
西部生态补偿机制
对策研究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4
1
郑长德.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2):5-10.
被引量:16
2
何国梅.
构建西部全方位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国家生态安全[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4):4-9.
被引量:14
3
黄贤福,宋亚兰.
政府行为与西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立法[J]
.理论与改革,2002(6):97-100.
被引量:3
4
杜万平.
谁为西部生态补偿?[J]
.西部大开发,2001(10):12-1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万军,张惠远,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饶胜.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
.环境科学研究,2005,18(2):1-8.
被引量:175
2
A.C.PIGOU,The Economics of Welfare,China Social So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3
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科斯 阿尔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96-101.
6
朱宪生.为建设巴渝秀美山川再立新功[DB/OL].重庆水利(水务)网.http://www.cq.mater.gov.cn.,2002-08-06.
7
王仁.地质灾害:西部难解之痛[DB/OL].中国民族网-西部新闻.http://www.mzb.com.cn,.
8
吕飞.全省有7000处地质灾害隐害点[DB/OL].新华网贵州频道.http://www.gz.xinhuanet.com.,2005-06-15.
9
丛峰 刘海.沱江污染经济损失初步核定3亿元[DB/OL].中国西部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4-04-15.
10
殷子孟 魏巍.西部资金问题的现状和对策[J/OL].四川社会科学在线网,http://www.sss.net.cn,2005-02-28:.
共引文献
31
1
张润.
中国生态安全法治建设的成就、经验与路径展望[J]
.公安学研究,2019,0(6):60-80.
被引量:3
2
蒲文成.
青藏高原牧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考[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4):62-69.
被引量:2
3
肖爱,曾炜.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探悉[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19(6):15-18.
被引量:6
4
曾绍伦,任玉珑.
四川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6):101-107.
被引量:8
5
孙力.
解构与反思:中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J]
.理论探讨,2007(2):148-151.
被引量:19
6
王志凌,谢宝剑,谢万贞.
构建我国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
.学术论坛,2007,30(3):119-125.
被引量:21
7
王生卫,肖荣阁.
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定价机制分析[J]
.现代商业,2007(05X):144-145.
被引量:6
8
郭英,徐宝华.
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的非自然因素分析[J]
.当代经济,2007,24(03X):6-7.
9
马亲.
生态补偿、环境资源产权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9S):7-9.
被引量:1
10
毛振军.
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构[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6):166-16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4
1
洪尚群,吴晓青,段昌群,陈国谦,叶文虎.
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z2):40-42.
被引量:81
2
王信,尹杞月.
建立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探讨[J]
.生态经济,2009,25(2):161-164.
被引量:10
3
庞玉新,王祝年,刘国道,曾渝,杨俊斌,郑才成,郑焕强.
试论生态药业[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77-79.
被引量:3
4
郭兰萍,黄璐琦.
中药资源的生态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15-618.
被引量:36
5
杜振华,焦玉良.
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现生态补偿[J]
.宏观经济研究,2004(9):51-54.
被引量:52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联合课题组.
建立支持国家生态建设的长期投融资机制[J]
.经济研究参考,2005(10):21-25.
被引量:4
7
王欧,宋洪远.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6):22-28.
被引量:67
8
何国梅.
构建西部全方位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国家生态安全[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4):4-9.
被引量:14
9
李津成.
在“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
.青海科技,2005,12(4):4-7.
被引量:7
10
李清源.
西部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及策略选择[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20-2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刘丽萍,戴传勇,蒋升湧.
广西生态中医药经济发展的思考[J]
.市场论坛,2007(11):33-35.
2
刘燕,李育江,廖允成,张仁陟.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资金补偿方式[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3):201-203.
被引量:4
3
关小梅.
三江源地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14-17.
被引量:3
4
吕志祥,高兵桃.
生态补偿制度与土地沙漠化治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07-15908.
被引量:15
5
沈宏益,潘焕学.
西藏生态保护与补偿体系的构建[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34-38.
被引量:3
6
杨洋,姚昕.
完善西部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J]
.科技视界,2012(23):134-135.
7
刘纪远,邵全琴,樊江文,邓祥征.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建设路径的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0):38-43.
被引量:14
8
马乾坤.
浅议青海省草原荒漠化治理投融资问题[J]
.青海草业,2014,23(3):32-34.
被引量:2
9
杨松蓉.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1(29):262-264.
被引量:3
10
李新仓,刘怡文.
西部农村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制度构建[J]
.农业经济,2018(11):46-4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廖小平.
流域生态补偿的价值追求与机制构建——以湘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J]
.求索,2014(11):41-44.
被引量:5
2
冉光和,徐继龙,于法稳.
政府主导型的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2):372-374.
被引量:3
3
金儒成,梅再美,蔡广鹏,周国富.
主导因素法对利用聚类分析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的校正研究——以贵州省仁怀市和罗甸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15-8118.
被引量:13
4
刘强,彭晓春,周丽旋,张杏杏.
基于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广东省各市生态补偿的量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45-11347.
被引量:5
5
巩杰,王玉川,谢余初,赵彩霞.
基于Meta-analysis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碳氮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08-8411.
被引量:6
6
张惠远,刘桂环,郝海广.
中国西部环境政策回顾及建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0):44-51.
被引量:11
7
李国平,郭江.
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及补偿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11):83-87.
被引量:10
8
夏云娇.
矿产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31(1):133-138.
被引量:5
9
徐鸿,郑鹏,赵玉.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述评[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7-10.
被引量:5
10
王鹏,谢和生,何友均,王雅菲,朱安明,王登举.
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土地退化治理政策研究[J]
.生态经济,2019,35(1):202-206.
被引量:1
1
吴顺发,程和侠.
关于完善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436-439.
被引量:5
2
王雅鹏.
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新探索——《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评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
3
宣璇.
论西部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J]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186-186.
4
黄志勇,苏勇.
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研究[J]
.经济纵横,2012(4):59-62.
被引量:4
5
魏后凯.
美国联邦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与调节[J]
.经济学动态,1997(1):48-50.
6
武延秋.
浅析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J]
.财经界,2016(15):258-258.
7
刘祝.
浅析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经济论坛,2013(10):48-49.
8
喻厚伟.
基于制度环境的江西省竞争力考察研究[J]
.经济纵横,2007(3X):26-28.
被引量:1
9
戴朝霞,黄政.
关于生态补偿理论的探讨[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4):89-91.
被引量:9
10
马振帆.
论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J]
.南方经济,1985,14(1):80-85.
市场论坛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