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高校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日本高校管理的特点,是它既有美国高校管理的痕迹,也有德国、英国、法国的痕迹,而日本高校虽然借鉴了西方许多国家的教育管理模式,但是仍然属于有东方国度特征的高校。日本二战后国内经济迅猛恢复与发展成国际上的经济大国离不开教育,日本的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文章对我国和日本在高校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对比,以期借鉴和学习日本的高校管理经验。
作者
陈德荣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55-57,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日高校
管理模式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刘正发.
日本高校管理制度评述[J]
.民族教育研究,2005,16(3):40-44.
被引量:4
2
易兰华.
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看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1):39-43.
被引量:7
3
王志成.
高等学校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新解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1):10-13.
被引量:1
4
厉建欣.
日本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及启示[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1):110-112.
被引量:7
5
陈卫国,欧阳琰,张向东.
试析高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对应措施[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2B):97-97.
被引量:8
6
朱伦.
高校管理机构改革中几个问题的反思与探讨[J]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0(6):32-33.
被引量:2
7
徐建中.
日本高校人事管理的特点[J]
.江苏高教,1992(4):53-54.
被引量:1
8
贾春明.
国外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2(1):48-5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张锁柱.
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途径[J]
.日本问题研究,1999,13(4):17-22.
被引量:20
2
曹瑞青.
信息化与社会教育[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15(4):59-62.
被引量:1
3
左相国.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J]
.中国冶金教育,2003,8(5):12-16.
被引量:18
4
王国保.
高校声誉的培育与维护[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2):108-110.
被引量:9
5
邱小云.
大学文化:个性魅力与核心竞争力[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1-3.
被引量:13
6
牛永亮."核心竞争力的谜底"[J].商业文化,2001,(6):14.
7
麦特森 伊万舍维奇.管理与组织行为经典文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
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
F·赫塞尔本,等.未来的领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78.
10
威廉·科恩.领导者的艺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324.
共引文献
27
1
周婧,王滨.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问题[J]
.成功,2013(7):148-148.
被引量:3
2
王薇,柴晶,姚方杰.
日本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模式及特征[J]
.黑龙江史志,2014(9):396-397.
被引量:2
3
王剑波.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借鉴与措施[J]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1):28-34.
被引量:7
4
刘彦.
日本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制度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2):36-42.
被引量:36
5
蔡爱萍,周建华.
关于创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黑河学刊,2007(2):115-117.
被引量:11
6
易兰华.
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发展对策[J]
.成人教育,2007,27(7):7-9.
被引量:3
7
刘新荣.
差异化战略与大学竞争优势[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7A):116-117.
被引量:5
8
陈昭锋.
国外高校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社会化模式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8(2):44-48.
被引量:13
9
陈涛.
高等职业院校理性因素与核心竞争力的生成[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7):49-51.
10
杨伟静,胡艳辉,刘改芬.
高校组织机构改革效果的结构熵评价[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4):150-152.
同被引文献
1
1
李爱民.
美国大学管理人员选聘制度及其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4):109-11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霍丽慧.
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的选聘制度改革探微[J]
.中国电力教育,2009(4):32-33.
被引量:1
2
霍丽慧.
浅议我国大学管理人员的选聘制度改革[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10):40-4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祝丹.
论高校管理创新机制的构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117-118.
被引量:1
1
陈昀,李丽霞.
因素分析法视角下的中日高校诚信教育之比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4):85-87.
被引量:3
2
张兵.
中日高校后勤服务的对比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2):87-88.
3
王聪颖.
浅析中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异同[J]
.时代教育,2016,0(13):107-107.
被引量:2
4
刘娜,王扬.
中日高校外语教师教育比较[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181-183.
被引量:1
5
苗丽.
中日高校公民道德教育之比较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0):111-113.
被引量:1
6
施鹏.
中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
.魅力中国,2013(25):208-208.
7
王磊.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J]
.考试周刊,2016,0(76):26-27.
8
史琳.
中日两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2015(4):233-234.
9
张晓鸣,戴月波.
日本高校食品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其思考[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23(3):58-60.
被引量:5
10
明星彤.
中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内容比较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13(6):182-183.
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
2007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