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天葵及其伪品细辛的性状显微鉴别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对中药青天葵及其伪品进行鉴别。方法: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结果:青天葵伪品与马兜铃科植物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Miq.地上部分的性状、显微特征相一致,可以鉴定为华细辛。
作者
张秀明
徐志东
赖秀珍
李薇
机构地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9-651,共3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关键词
青天葵
细辛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3
1
朱华,林芳花,黄茂春,刘芯蕊.
青天葵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1042-1043.
被引量:4
2
庞耀镜,李满联.
青天葵鉴别特征的观察[J]
.中药材,1992,15(12):29-30.
被引量:6
3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9.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史筱冰,赵不潜,潘俊辉,邱志楠.
天龙茶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7,3(2):126-126.
被引量:14
2
李宏东.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前庭大腺炎48例临床小结[J]
.江西中医药,1995,26(2):16-16.
被引量:5
3
曾佩玲,何茂金,胡廷松,彭治章.
青天葵的生药鉴别[J]
.中药材,1989,12(12):26-29.
被引量:8
4
邱志楠,潘俊辉.
天龙喘咳灵治疗哮喘186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1996,28(6):28-30.
被引量:19
5
刘心纯.
两种青天葵的鉴别研究[J]
.中药材,1996,19(12):612-615.
被引量:17
6
陈鹏仙 滕耀星.青天葵与几种伪品的区别[J].中药材,1987,10(2):2223-2223.
7
广东省药材公司.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28-129.
8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9
缴稳苓.
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
.天津医药,1997,25(12):740-741.
被引量:31
10
凌征柱,梁学金,潘素芬,陆咏梅.
青天葵组织培养栽培苗与野生引种栽培苗电泳研究[J]
.种子科技,1999(2):30-3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8
1
朱华,林芳花,黄茂春,刘芯蕊.
青天葵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1042-1043.
被引量:4
2
乐凡.
青天葵的真伪鉴别[J]
.黑龙江中医药,2006,35(6):46-47.
被引量:6
3
胡晨霞.
广东习用清热类药材的研究概况[J]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7,17(5):25-27.
被引量:4
4
梅全喜.
青天葵的资源、栽培与鉴别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8,19(18):1426-1428.
被引量:11
5
袁源,何瑞,詹若挺.
青天葵扩繁体系建立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752-1754.
被引量:3
6
陈秀珍,何瑞,詹若挺.
南药青天葵资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3):415-418.
被引量:4
7
王丽,甄丹丹,甄汉深,许玉华.
青天葵的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8):31-33.
被引量:3
8
梁永枢,宫璐,黄志海,欧阳蒲月.
南药青天葵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7,46(4):339-34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00
1
胡廷松,何茂金.
青天葵中氨基酸成分分析[J]
.广西植物,1993,13(1):87-87.
被引量:12
2
文和群,许兆然,J.Villa-Lobos,L.E.Skog.
中国南部石灰岩稀有濒危植物名录[J]
.广西植物,1993,13(2):110-127.
被引量:52
3
史筱冰,赵不潜,潘俊辉,邱志楠.
天龙茶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7,3(2):126-126.
被引量:14
4
杜勤,王俊华,王振华,陈佃,徐鸿华.
青天葵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3):225-227.
被引量:15
5
杜勤,陈文利,王振华,徐鸿华.
青天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1):812-814.
被引量:25
6
黄青萍,黎冬梅,蔡乐,金卫丽,曾庆基.
青天葵3种提取液对4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的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160-3161.
被引量:6
7
干国平,刘焱文,段木盛.
山慈菇伪品山兰的显微鉴别[J]
.中药材,2005,28(8):657-658.
被引量:7
8
臧穆,金城典子.
冬虫夏草模式标本的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1996,18(2):205-208.
被引量:6
9
曾佩玲,何茂金,胡廷松,彭治章.
青天葵的生药鉴别[J]
.中药材,1989,12(12):26-29.
被引量:8
10
杜勤,叶木荣,王振华,徐鸿华.
青天葵镇咳、平喘药理作用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1):45-47.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8
1
梅全喜.
青天葵的资源、栽培与鉴别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8,19(18):1426-1428.
被引量:11
2
梅全喜,范文昌.
广东地产清热解毒药归类分析及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J]
.今日药学,2011,21(2):68-71.
被引量:1
3
邱莉,徐灵源,缪建华,谢集照,秦箐.
青天葵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9):2258-2260.
被引量:21
4
黄琼林,马新业,何瑞,詹若挺,陈蔚文.
基于条形码ITS2序列的青天葵及其混伪品分子鉴别[J]
.生物技术通报,2012,28(12):173-179.
被引量:6
5
蔡乐,黄青萍.
青天葵药材真伪鉴别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00-101.
被引量:5
6
王丽,甄丹丹,甄汉深,许玉华.
青天葵的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8):31-33.
被引量:3
7
薛满,康帅.
冬虫夏草与其非正品的虫体显微鉴别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8,20(2):109-116.
被引量:2
8
苏占辉,孙寒,李冬云,赵春颖,谢利德.
黄芩茎叶显微结构实验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18,20(9):1114-11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卢传礼,周光雄,王恒山,李药兰,姚新生.
青天葵中酚性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09,32(3):373-375.
被引量:19
2
黄青萍,曾庆基,黎冬梅,蔡乐,金卫丽.
青天葵研究现状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4):7-9.
被引量:2
3
袁源,何瑞,詹若挺.
青天葵扩繁体系建立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752-1754.
被引量:3
4
袁源,何瑞,詹若挺,王庆煌,李积华.
不同生长方式青天葵中黄酮类成分的质谱比较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645-2647.
5
范文昌,梅全喜.
广东地产药材中毒性中药归类分析及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0):2655-2658.
被引量:3
6
黄琼林,马新业,何瑞,詹若挺,陈蔚文.
基于条形码ITS2序列的青天葵及其混伪品分子鉴别[J]
.生物技术通报,2012,28(12):173-179.
被引量:6
7
梁凌玲,邓宇星,黄琼林,何瑞,詹若挺.
青天葵叶片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
.北方园艺,2013(2):91-94.
被引量:1
8
蔡乐,黄青萍.
青天葵药材真伪鉴别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00-101.
被引量:5
9
林洪金,商思伟,赵妍,王从武,关宏玉.
复方青天葵组方筛选及对猪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6):18-22.
被引量:3
10
蔡周权,袁浩宇,龙恩武.
青天葵中鼠李柠檬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药业,2013,22(21):17-19.
1
王苏丽.
细辛及其伪品球果堇菜的性状显微鉴别[J]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2):108-109.
2
石玉萍,任英,张名世.
威灵仙商品药材的鉴别[J]
.首都医药,1999,6(1):22-23.
被引量:1
3
张萍.
海风藤与其新出现混淆品的鉴别[J]
.北京中医,2003,22(3):18-18.
4
关文秋,李晓蒙,肖佳尚.
可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辛药材及其制剂中马兜铃酸的含量[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4):283-285.
被引量:15
5
陈瑞芳,曹高忠,吴明钗,刘敏.
六种不同产地乌药商品的性状及显微鉴别[J]
.海峡药学,2011,23(8):53-56.
被引量:3
6
黄顺旺.
北细辛中不含马兜铃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J]
.安徽医药,2003,7(4):299-300.
被引量:14
7
朱静,刘兴文.
《伤寒论》细辛用法用量探微[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7):697-698.
被引量:5
8
窦忠健,郭焕.
细辛及其伪品的鉴别[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6):23-23.
9
刘文啟,陆以云,麻思宇,魏锋,马双成.
市售药材降香基原与鉴别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6):3183-3186.
被引量:6
10
郝旭亮,倪艳,李先荣.
HPLC测定不同产地和品种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的含量[J]
.中成药,2006,28(8):1209-1210.
被引量:6
中药材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