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藏高原甜水海地区第四纪有孔虫化石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95年7月笔者在青藏高原西北部甜水海湖东南面约100m处(35°21′N,79°35′E,海拔高度4840m)进行钻探和地表剖面采样.经分析在钻孔和地表的湖相沉积中都发现有孔虫化石.在世界上海拔最高、距海遥远的青藏高原腹地第四纪湖相沉积中发现晚第四纪有孔虫化石尚属首次。
作者
李元芳
李炳元
王国
李世杰
朱照宇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740-742,共3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第四纪
有孔虫化石
古环境
分类号
Q915.81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5.66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79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37
参考文献
8
1
吴乃琴.
弱海相性有孔虫群的特征及其代表的沉积环境[J]
.第四纪研究,1993,13(3):267-280.
被引量:24
2
孙镇城,曾学鲁,陈克造,王蓓,李瑜.
柴达木盆地盐湖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1992,13(2):252-257.
被引量:23
3
张青松,李炳元,朱立平.
青藏高原西北部第四纪环境的新认识[J]
.地理学报,1994,49(4):289-297.
被引量:10
4
李炳元,第四纪研究,1991年,1期,67页
5
李炳元,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图及说明书,1991年
6
郝诒纯,有孔虫,1980年
7
李吉均,中国科学,1979年,6期,608页
8
汪品先,地质学报,1974年,2期,175页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黄赐璇,张青松,刘福涛.
西藏日土县班公错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植物群与古气候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1989,4(3):247-253.
被引量:20
2
张青松,李炳元.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晚新生代隆起过程及自然环境变化初探[J]
.自然资源学报,1989,4(3):234-240.
被引量:26
3
苏珍,刘时银,王志超.
慕士塔格山和公格尔山的现代冰川[J]
.自然资源学报,1989,4(3):241-246.
被引量:21
4
吴乃琴.
中国东部海岸带现代有孔虫碳同位素及其古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1990,10(4):344-353.
被引量:1
5
张国栋,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侵和沉积环境.以苏北盆地为例,1987年
6
杨藩,1985年
7
戈亚生,1984年
8
杨藩,1980年
9
黄第藩,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1979年
10
童晓光,地质论评,1975年
共引文献
44
1
吴乃琴.
弱海相性有孔虫群的特征及其代表的沉积环境[J]
.第四纪研究,1993,13(3):267-280.
被引量:24
2
柳祖汉,杨孟达,钟建华,郭月清,温志峰.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碳酸盐岩层的古生物特征[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2):11-14.
被引量:4
3
王仁厚,舒良树,邢志贵,魏喜,宋柏荣.
辽河断陷大民屯凹陷静北灰岩古潜山地层时代研究[J]
.地层学杂志,2005,29(3):295-302.
被引量:2
4
关绍曾,萧宗正,张清波,何希贤.
北京延庆盆地第四纪早期介形类动物群、古生态及对该区古环境的认识[J]
.化工矿产地质,1995,17(4):217-228.
被引量:14
5
赵松龄,于洪军.
青藏高原隆起与东海陆架抬升的对比研究[J]
.海洋科学,1996,20(3):56-62.
被引量:2
6
萧宗正,关绍曾,何希贤,张清波.
北京延庆第四纪盆地杨户庄剖面新信息——有孔虫与海相介形虫新发现[J]
.地质论评,1996,42(3):251-255.
被引量:5
7
朱晓东,任美锷,王颖.
江苏海岸带沉积环境中的有孔虫埋葬群特征[J]
.海洋科学,1997(2):52-55.
被引量:4
8
李守军,吴智平,马在平.
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有孔虫的生活环境[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1(2):1-3.
被引量:5
9
侯读杰,王铁冠,张一伟,张林晔,张传林.
中国东部第三系陆相沉积中的甲藻甾烷:海侵指相的标志物?[J]
.地质论评,1997,43(5):524-528.
被引量:29
10
肖应凯,肖军,赵志琦,贺茂勇,李世珍.
延庆杨户庄第四纪有孔虫的非海相生存环境:硼和锶同位素证据[J]
.科学通报,2008,53(7):801-80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79
1
CHEN Hao CAI Qiangguo.
Impact of hillslop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gully erosion induced sediment yield[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6,49(2):176-192.
被引量:13
2
朱立平,陈玲,李炳元,李元芳,夏威岚,李建国.
Environmental changes reflected by the lake sediments of the South Hongshan Lake, Northwest Tibet[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2,45(5):430-439.
被引量:16
3
ZHU Liping, LI Yuanfang, LI Bingyuan(Inst.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The ostracod assemblage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in the Chen Co area, southern Tibet in recent 1400 year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2,12(4):451-459.
被引量:5
4
王随继,薄俊丽.
网状河流多重河道形成过程的实验模拟[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3):34-42.
被引量:7
5
黄秉维.
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重要性与可行性[J]
.地理研究,1987,6(4):1-14.
被引量:26
6
金德生.
边界条件对曲流发育影响的过程响应模型实验研究[J]
.地理研究,1986,5(3):12-21.
被引量:23
7
林钧枢,张耀光,黄云麟.
华东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古地理背景[J]
.地理研究,1986,5(4):58-67.
被引量:2
8
张耀光,宋林华,房金福.
黔北德江县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可能性的探讨[J]
.资源科学,1985,15(4):53-61.
被引量:1
9
尤联元.
分汊型河床的形成与演变——以长江中下游为例[J]
.地理研究,1984,3(4):12-24.
被引量:18
10
蔡强国.
地壳构造运动对河型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
.地理研究,1982,1(3):21-32.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1
1
王君波,朱立平.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现状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5,24(5):1-12.
被引量:22
2
肖应凯,肖军,赵志琦,贺茂勇,李世珍.
延庆杨户庄第四纪有孔虫的非海相生存环境:硼和锶同位素证据[J]
.科学通报,2008,53(7):801-806.
被引量:7
3
李世杰,区荣康,朱照宇,李炳元.
24万年来西昆仑山甜水海湖岩芯碳酸盐含量变化与气候环境演化[J]
.湖泊科学,1998,10(2):58-65.
被引量:51
4
师长兴,许炯心,蔡强国,景可,李炳元,房金福,齐德利,王随继,闫云霞.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2010,29(9):1546-1560.
被引量:9
5
席党鹏,万晓樵,冯志强,李顺,冯子辉,贾建忠,荆夏,司伟民.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有孔虫的发现:来自松科1井湖海沟通的证据[J]
.科学通报,2010,55(35):3433-3436.
被引量:18
6
郑绵平,刘俊英,庞其清,马志邦,王海雷,马妮娜.
西藏台错沉积记录与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气候变化[J]
.地质学报,2012,86(1):104-131.
被引量:15
7
勾韵娴,章炳高.
甘肃玉门地区非海相第四系中的微体化石[J]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3,30(1):49-57.
被引量:2
8
杨革联,孙乃达,景民昌.
咸化湖相有孔虫及其在古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J]
.地质论评,2001,47(1):70-74.
被引量:2
9
王世杰,刘秀明,贾玉鹤,董丽敏,季宏兵.
陆相有孔虫形成环境的地球化学证据──以小渡口剖面为例[J]
.中国科学(D辑),2001,31(8):677-682.
被引量:7
10
孙镇城,杨革联,乔子真,杨藩,李东明,景民昌.
我国咸化湖泊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古地理学报,2002,4(2):56-63.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37
1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
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49(1):257-288.
被引量:64
2
和雅杰,万的军,毛欣,杨振京,宋磊,杨劲松.
内蒙古东南地区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0(5):124-132.
被引量:5
3
成艾颖,余俊清,张丽莎,高春亮.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及其在湖泊沉积研究中的应用[J]
.盐湖研究,2010,18(2):7-13.
被引量:21
4
魏文寿,尚华明,陈峰.
气候研究中不同时期的资料获取与重建方法综述[J]
.气象科技进展,2013,3(3):14-23.
被引量:2
5
ZHAO JingDong,LIU ShiYin,WANG Jie,SONG YouGui,DU JianKuo.
Glacial advances and ESR chronology of the Pochengzi Glaciation,Tianshan Mountains,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0,53(3):403-410.
被引量:9
6
吴艳宏,王苏民,夏威岚,朱育新,尹宇.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n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in the last 200 years[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1,44(S1):332-337.
被引量:1
7
CHEN Ling, ZHU Li-ping, ZHANG Qing-so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The significance of lake sediments geochemistry in 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of south Hongshan Lake, nor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150 year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0,10(3):65-71.
8
陈诗越,王苏民,沈吉.
青藏高原中部错鄂湖晚新生代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及其构造隆升意义[J]
.湖泊科学,2003,15(1):21-27.
被引量:8
9
齐文,郑绵平.
西藏扎布耶盐湖30.0ka BP以来水位与古降水量变化[J]
.地球学报,2005,26(1):53-60.
被引量:8
10
朱筱敏,康安,康强.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底界时代及识别标志[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5):1-4.
被引量:3
1
王弭力,黄兴根,刘成林,李海清,赵振宏.
新疆罗布泊K1孔岩心中有孔虫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质论评,1999,45(2):158-162.
被引量:10
2
石和,李国忠,赵鹏肖,李祥辉,赵兵.
藏南定日县贡扎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新资料[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2):134-140.
被引量:7
3
Suhartati M. Natsir,Mukhammad Subkhan.
The Distribution of Agglutinated Foraminifera in Porong and Solo Deltas, East Jav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2012,1(7):918-923.
4
郭宪璞.
新疆西部乌依塔克组的时代[J]
.地层学杂志,1995,19(3):208-213.
被引量:3
5
王克良.
横断山地区石炭纪和二叠纪有孔虫[J]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2,19(2):112-113.
被引量:9
6
佟景贵,李胜荣,李向辉,李秋立,方念乔,初凤友,陈福坤.
单颗有孔虫化石Sr同位素测定及定年[J]
.科学通报,2006,51(15):1817-1820.
被引量:2
7
XI DangPeng,WAN XiaoQiao,FENG ZhiQiang,LI Shun,FENG ZiHui,JIA JianZhong,JING Xia,SI WeiMin.
Discovery of Late Cretaceous foraminifera in the Songliao Basin: Evidence from SK-1 and implications for identifying seawater incursion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56(3):253-256.
被引量:22
8
杨湘宁,施贵军,刘家润,周建平,孙历.
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组剖面及其类动物群[J]
.地层学杂志,1999,23(3):170-181.
被引量:16
9
李元芳,李炳元,王国,李世杰,朱照宇.
西昆仑甜水海古湖泊介形类及其环境意义[J]
.湖泊科学,1997,9(3):223-230.
被引量:33
10
赵银胜.
桐柏山南麓变质地层中有壳无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湖北地质,1994,12(1):13-18.
被引量:8
科学通报
199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