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引发1966年邢台地震的地热涡分析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大范围地温场为背景,结合中小尺度地温场的演变,讨论了1966年邢台地震的发生过程.指出:对邢台地震的4个地热涡的合并及合并后的加强是引发此次地震的基本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对有些地震前兆(如地温),并非距震中愈近愈清楚.
作者
汤懋苍
高晓清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3-308,共6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金
国家攻关项目
关键词
地温场
地热涡
地震前兆
地震预报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6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9
1
汤懋苍,张建.
季平均3.2m地温距平场在汛期预报中的应用[J]
.高原气象,1994,13(2):178-187.
被引量:45
2
汤懋苍,高晓清,张建.
中国西部地震与水旱的地域关系[J]
.科学通报,1995,40(19):1795-1798.
被引量:6
3
汤懋苍,张建,杨良.
西北太平洋强地震的节律性与El Nino和地球自转[J]
.高原气象,1993,12(3):235-242.
被引量:16
4
傅容珊.
大地水准面异常地震层析和地幔热动力模型[J]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5):450-456.
被引量:1
5
汤懋苍,中国科学.B,1995年,25卷,11期,1186页
6
汤懋苍,中国科学.B,1995年,25卷,12期,1313页
7
严中伟,中国科学.B,1990年,20卷,1期,97页
8
团体著者,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1986年,307页
9
马宗晋,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中国九大地震,1982年,1页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汤懋苍,董文杰.
地气耦合研究进展简介[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8(1):60-67.
被引量:12
2
王宝灵,汤懋苍.
我国土壤热流计算结果的初步分析[J]
.科学通报,1993,38(11):1013-1016.
被引量:19
3
汤懋苍,张建,杨良.
近40年台湾大震与大陆旱涝的相关分析[J]
.高原气象,1994,13(1):35-43.
被引量:11
4
汤懋苍,张建.
地温突升与短期气候变化初探[J]
.高原气象,1990,9(4):364-370.
被引量:11
5
胡泽勇,1992年
6
郭增建,中国减轻自然灾害研究,1992年
7
任振球,全球变化,1990年
8
刘厚赞,天地生综合研究进展,1989年
9
地球自转的变化,1988年
10
公元前2000年-公元1979年全球重大地震目录,1988年
共引文献
58
1
汤懋苍,张拥军,李栋梁.
黄河龙头水库来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及年度预测方法[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3):129-132.
被引量:2
2
刘天鸾.
全埋式地下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2013,43(S2):42-45.
被引量:2
3
马振锋,谭友邦.
预测川渝地区汛期降水量的一种物理统计模型[J]
.大气科学,2004,28(1):138-145.
被引量:28
4
汤懋苍.
台湾地震与大陆旱涝[J]
.地球科学进展,1994,9(1):38-41.
被引量:6
5
纪忠萍,汤懋苍.
制约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长诸因子初探[J]
.高原气象,1994,13(1):65-74.
被引量:1
6
高晓清,朱德琴,姚济敏.
从地球系统的观点看气候突变[J]
.干旱气象,2004,22(4):70-75.
被引量:8
7
周秉荣.
土壤热交换、地温的估算[J]
.青海气象,2005(3):43-44.
被引量:3
8
高晓清,汤懋苍.
天灾成因的一种新认识[J]
.自然灾害学报,1995,4(3):1-5.
9
汤懋苍.
岩石圈强迫对气候变化的作用[J]
.气象科学,1995,15(4):2-6.
被引量:3
10
汤懋苍,高晓清.
气候变化的“地心说”──关于短期气候预测的新思维[J]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1):47-56.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69
1
汤懋苍,赵振国,马柱国.
“地下信息法”10年(1985~1994)汛期降水预报总结[J]
.气候与环境研究,1997,0(1):56-61.
被引量:5
2
孙武林.
青海省3.2m地温场与年降水量、地震趋势的关系[J]
.高原地震,1997,9(1):69-73.
被引量:4
3
汤懋苍.
1991年江淮大涝成因之探索[J]
.自然杂志,1992,15(1):39-43.
被引量:4
4
汤懋苍,董文杰.
地气耦合研究进展简介[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8(1):60-67.
被引量:12
5
唐红玉,汤懋苍,赵燕宁.
龙羊峡水库流量变化的地下原因和预测方法探讨[J]
.高原气象,2004,23(4):472-475.
被引量:12
6
范新岗.
长江中、下游暴雨与下垫面加热场的关系[J]
.高原气象,1993,12(3):322-327.
被引量:3
7
汤懋苍,张建,杨良.
西北太平洋强地震的节律性与El Nino和地球自转[J]
.高原气象,1993,12(3):235-242.
被引量:16
8
汤懋苍,李栋梁,张拥军.
短期气候预测的出路在何方?[J]
.高原气象,2004,23(5):714-717.
被引量:10
9
王宝灵,汤懋苍.
我国土壤热流计算结果的初步分析[J]
.科学通报,1993,38(11):1013-1016.
被引量:19
10
韩友珍,毛可.
门源、共和地震前甘青交界地区浅层地温异常时空分布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1993,15(4):30-3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0
1
汤懋苍,刘小凤,李栋梁,梅秀萍.
2003年下半年的天灾预测和结果检验[J]
.高原气象,2005,24(4):585-589.
被引量:7
2
江灏,汤懋苍.
地热涡合并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J]
.西北地震学报,1998,20(1):47-50.
被引量:4
3
王尚彦,谷晓平.
地震与气象异常[J]
.贵州地质,2009,26(2):136-140.
被引量:3
4
江灏,汤懋苍.
我国板内强地震与地热涡合并[J]
.西北地震学报,1999,21(4):378-382.
被引量:1
5
聂高众,汤懋苍,苏桂武,郭维栋.
多灾种相关性研究进展与灾害综合机理的认识[J]
.第四纪研究,1999,19(5):466-475.
被引量:10
6
汤懋苍.
气候预测探索路上的4+1级台阶[J]
.高原气象,1999,18(3):273-279.
被引量:9
7
赵红岩,李栋梁,郭维栋.
中国冬季地温场变化特征及与夏季降水场的关系[J]
.高原气象,2002,21(1):52-58.
被引量:18
8
柳艳香,汤懋苍,等.
近百年中印缅热点的强度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2002,45(C00):48-55.
被引量:2
9
江灏,王钟睿,等.
我国地震、地温、降水之间的动态统计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2002,45(C00):144-150.
被引量:15
10
郭维栋,汤懋苍.
地形变场与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及地震活动关系初探 (Ⅱ)——地凸凹区与地壳运动及地震活动的关系[J]
.西北地震学报,2003,25(2):112-1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朱西德,李林,秦宁生,周陆生,汪青春,王振宇.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区及变化特征[J]
.青海气象,2004(3):27-32.
被引量:1
2
唐红玉,汤懋苍,赵燕宁.
龙羊峡水库流量变化的地下原因和预测方法探讨[J]
.高原气象,2004,23(4):472-475.
被引量:12
3
朱西德,李林,秦宁生,周陆生,汪青春,王振宇.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分区及变化特征[J]
.青海环境,2004,14(1):1-4.
被引量:15
4
汤燕冰.
Connections between Surface Sensible Heat Net Flux and Regional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4,21(6):897-908.
被引量:4
5
赵红岩,汤懋苍,杨瑜峰,康凤琴,费晓玲,祝小妮.
西北区冰雹分布及与地温场的相关分析[J]
.高原气象,2004,23(6):781-786.
被引量:15
6
孙丞虎,李维京,张祖强,何金海,张兴强.
淮河流域冬春季土壤温湿度异常对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应用的研究[J]
.气象学报,2005,63(1):115-122.
被引量:9
7
汤懋苍,张拥军,李栋梁.
短期气候预测地气图方法的7条预报规则[J]
.高原气象,2005,24(2):218-222.
被引量:4
8
谢志清,刘晶淼,丁裕国,杜银.
干旱及高寒荒漠区土壤温湿度特征及相互影响的分析[J]
.高原气象,2005,24(1):16-22.
被引量:13
9
张拥军,汤懋苍,李栋梁.
淮河大水年的地热涡活动特征及预测途径探讨[J]
.高原气象,2005,24(1):112-116.
被引量:11
10
熊亚军,郄秀书,郭凤霞,袁铁,周筠珺.
南美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J]
.高原气象,2005,24(3):396-403.
被引量:8
1
汤懋苍,高晓清.
1980~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Ⅰ.“地热涡”的时空分布[J]
.中国科学(B辑),1995,25(11):1186-1192.
被引量:51
2
袁小沼.
神奇的山神秘的湖yu邢台地震[J]
.城市防震减灾,2000(2):35-36.
3
吴承栋.
80年代美国固体矿产预测评价工作中几点值得注意的动向[J]
.地质科技参考资料,1991(8):11-16.
4
周秋兰.
目前银矿勘探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地质与勘探,1992,28(11):29-32.
被引量:1
5
当前我国找矿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陕西地质科技情报,1993,18(3):69-69.
6
聂凤军.
金矿床地质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代前言[J]
.国外矿床地质,1991(1):1-6.
7
柳艳香,郭维栋,汤懋苍,马文婷.
1996~1998年逐月地震地温场与降水场演变分析[J]
.高原气象,2000,19(3):304-312.
被引量:16
8
国际地质大会与国际地科联合并[J]
.地质与勘探,2004,40(5):66-66.
9
石耀霖.
地震数值预报——飘渺的梦,还是现实的路?[J]
.科学中国人,2012(11):18-25.
被引量:4
10
张国民,薛艳.
地震灾害与地震预报—写在邢台地震40周年之际[J]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1):32-36.
被引量:1
地震学报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