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精神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往往要判断被鉴定人行为的犯罪动机,然后结合其他方面来综合判断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及责任能力是否完整。这是此项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对此,笔者选择了有关犯罪动机众多内容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作者
宋建成
机构地区
北京回龙观医院
出处
《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I0027-I0029,共3页
Journal of Law & Medicine
关键词
精神病人
犯罪动机
分类号
D919.3 [医药卫生—法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田祖恩 于庆波 等.精神病人的犯罪动机[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75-175.
2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M].第3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82~402
3
贾谊诚.
应正确理解“病理性动机”的界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2):106-107.
被引量:10
4
蔡墩铭.犯罪心理学[M].国立编译馆主编.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9.519~551
5
李丛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实践与理论[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98~102
共引文献
31
1
梅桂森,曾丽苹,刘杰,王广俊,丁福康.
精神病患者凶杀行为分析(附287例病案资料)[J]
.华北国防医药,2004,16(5):339-340.
2
李植荣,高镇松.
不同年代精神分裂症违法者责任能力评定比较[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1):50-51.
被引量:1
3
张志华,王仁峰,宋振铎,满昌华,王庚鑫.
62例脑器质性人格改变患者司法鉴定资料分析[J]
.山东精神医学,2005,18(3):155-156.
被引量:2
4
刘双臣,吉中孚,汪平,徐红平,宋建成.
不同时代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的犯罪学特点[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4):297-299.
被引量:23
5
张钦廷,霍克钧.
合并自杀的凶杀研究[J]
.法医学杂志,2005,21(4):320-320.
被引量:1
6
宋振铎,张志华,李万顺,于晓东,满昌华,王庚鑫.
伤害案件中影响精神病人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多因素分析[J]
.山东精神医学,2006,19(4):278-280.
被引量:4
7
陈富仁,李秉泉,宋培义,李丽琴,党仁,王东明.
114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临床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22(4):397-398.
8
徐红平,宋建成,吉中孚,刘双臣,常玉媛.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对照分析[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1):25-27.
被引量:4
9
宋建成.
妄想与辨认能力、责任能力的评定[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5):345-346.
被引量:1
10
宋建成,徐红平,吉中孚,刘双臣,常玉媛.
147例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对照分析[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23(1):41-4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田祖恩,于庆波,戚巍,汪苹,陈立锋.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J]
.证据科学,1996,13(2):63-65.
被引量:2
2
陈和华.
犯罪动机的本源、性质和形成[J]
.政法论丛,2010(2):21-27.
被引量:18
3
罗小年,徐顺生,臧德馨.
抑郁症患者间接自杀1例[J]
.法律与医学杂志,1999,6(1):22-22.
被引量:1
4
高北陵,李学武,李毅,王轶,胡峰.
实质性辨认能力与刑法学中的辨认能力之差异探讨[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27(6):512-51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肖宇,邓洲源,耿景殿,朱少毅.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反复“间接自杀”1例报告[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4):243-24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魏艳艳,尹璐,徐海婷,张索远,黄文倩,陈景旭.
中文版双相抑郁评估量表信效度及最佳界值[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1,47(12):710-715.
被引量:48
2
黄飞,陈玲,林晓霞.
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
.中国民间疗法,2023,31(15):95-97.
1
王红.
我国精神病司法鉴定制度研究——以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为视角[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12):90-92.
被引量:3
2
女童串门玩耍遭打击死亡应如何赔偿?[J]
.民主与法制,2013(19):67-67.
3
顾嘉铭.
精神病司法鉴定中的媒介审判——以“南京宝马撞人案”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5):52-53.
4
徐凯.
如何改造精神病司法鉴定?[J]
.政府法制,2011(15):16-17.
被引量:2
5
巫晓霞.
从中、美制度比较的视角看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之完善[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2Z):212-212.
6
杜国伟,陈玲.
对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嫌疑案件审查逮捕的应对措施[J]
.天津检察,2011(6):22-23.
7
精神病的司法鉴定[J]
.心理咨询师,2010(6):85-85.
8
精神病司法鉴定有望设“标准”[J]
.民主与法制,2007(12X):56-56.
9
如何确保司法精神病鉴定合法[J]
.健康大视野,2005,0(2):46-47.
10
稻子.
导游伤人:痛定思痛[J]
.风景名胜,2008,0(1):20-20.
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