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湖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成效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要加强专业建设,必须在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的理念的基础上,依托学科和学科交叉的优势,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变革、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技术与手段的更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着手,并最终落实到培养学生的效果上。
作者
杨健康
章兢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
湖南大学副校长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5期61-63,共3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关键词
专业建设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2
1
杨健康,刘子建,龚理专.
强化精品课程建设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J]
.北京教育(高教),2005(12):35-37.
被引量:4
2
汪劲松,张文雪,汪蕙,张佐,宗俊峰.
探索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 提升教育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1):10-12.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26
1
王晓燕,叶大鹏.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建设问题——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
.教育与现代化,2008(2):15-20.
被引量:6
2
赵惠.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12):120-121.
被引量:9
3
李敏华.
当代中国法学高等教育制约机制探析[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177-180.
被引量:1
4
周萍.
部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观及保障机制借鉴[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100-102.
被引量:5
5
王丽,宋扬.
本科生毕业设计“多模光纤脉冲展宽”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5):12-14.
被引量:7
6
陆小毛,高贵临.
探索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提高现代农业人才培养质量[J]
.高等农业教育,2007(9):26-29.
被引量:6
7
蒋有录,查明.
学科优势: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托——基于“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践[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95-99.
被引量:14
8
杨德森,赵琳,朱志伟.
在研究氛围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J]
.中国大学教学,2009(1):27-28.
被引量:14
9
李忠学.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践经验及改进建议[J]
.中国校外教育,2009(6):12-13.
被引量:4
10
李晔,吴兵.
基于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09(7):25-27.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6
1
查建中.
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1-6.
被引量:910
2
杨中华.
应用拓展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方案研究[J]
.美术大观,2007(7):132-133.
被引量:4
3
李冬梅.
我国关于“绿色大学”的研究热点及进展[J]
.文教资料,2007(4):21-22.
被引量:6
4
李志义.
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35-40.
被引量:16
5
盛大申.
当前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与专门人才培养探讨[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1):87-89.
被引量:12
6
邱洪兴,李爱群,冯健.
创建土木工程品牌专业的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47-49.
被引量:10
7
顾秉林.
秉承实践教育传统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1):1-7.
被引量:80
8
龙跃君.
高校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反思与内涵解读[J]
.中国大学教学,2006(6):22-23.
被引量:63
9
刘敏,黄应平,郑泽俊.
学科建设带动学院发展[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6):76-78.
被引量:1
10
彭爱萍.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利用地域特色[J]
.中国高教研究,2006(7):58-59.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9
1
倪正顺,张凤华,邵军,杨辉,吴永辉.
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22(2):92-94.
被引量:6
2
潘凌理,顾建华,史万震,杨志刚.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初探[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6):45-48.
被引量:4
3
刘子建,李立明,李勇军.
加强质量工程内涵建设的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12-215.
被引量:3
4
张光俊.
企业参与地方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探索与实践[J]
.美术教育研究,2011(2):86-88.
被引量:2
5
李界家,栾方军,马乔矢.
强化专业建设培养建筑智能化特色人才——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315-317.
被引量:6
6
徐帮树,刘健,王清标.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探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0):107-108.
被引量:16
7
邱漠河.
高职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市场论坛,2017(5):85-87.
8
蒋新波,刘泽华,廖建军,蔡恒玲.
融合学校优势资源,促进专业特色建设——以南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例[J]
.中国建设教育,2011,0(Z4):10-13.
被引量:1
9
谢如鹤.
基于“五源驱动”的本科专业特色协同建设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高教学刊,2019,0(19):20-2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韩现民,王红霞,贾晓云,李文江.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62-64.
被引量:1
2
王冰.
地方综合性大学分类特色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9-10.
3
贺楚华,廖力夫,彭安国,夏良树.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10,37(11):197-197.
被引量:2
4
李有志,卢洁,付强,梁锦添,王邕,蒙健宗,阎欲晓,粟桂娇,范宪伟.
“破难题、创特色”的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22-125.
被引量:7
5
何天祥,钟志平.
基于校企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2):120-124.
被引量:6
6
李界家,栾方军,马乔矢.
强化专业建设培养建筑智能化特色人才——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315-317.
被引量:6
7
李有志,冯家勋,张永成,梁锦添,王邕,何勇强,樊宪伟.
新形势下实验教学平台和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03-106.
被引量:18
8
曾莉,余晓平.
建环专业电学与智能化控制知识领域实践教学探索[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90-192.
被引量:4
9
谭洪艳,樊增广,郭继平,徐茂林,唐初阳,吕子强,周卫红.
建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37(1):109-112.
被引量:4
10
李彦启,黄坤.
与教学改革良性互动的实验平台建设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14,17(2):51-53.
被引量:2
1
陈凯旋,蒋笑莉,劳俊华.
研究生挂职锻炼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成效[J]
.中国高教研究,2003(4):41-42.
被引量:2
2
周智祥.
县域性推进校本教研的探索与成效[J]
.学苑教育,2010(19):16-16.
3
陈刚,肖建修,代红.
上好高校本科第一节课的探索与成效[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10):38-39.
被引量:5
4
秦国民,冯学斌,路永辉,朱光燕,赵爱娣.
地方医学院校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58-59.
被引量:3
5
安博,王迪.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完善[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6):258-259.
被引量:3
6
武喜变.
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9):149-149.
7
王荣森.
浅析在创新教育中计算器引进数学课堂的作用[J]
.辽宁教育,2001(10):51-52.
8
张克辉.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9(21):44-46.
9
王君.
数字化引发的课堂之“变”[J]
.基础教育论坛,2016,0(7Z):21-23.
10
王显磊,徐士毅.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优势简析[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20):159-159.
中国大学教学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