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浙江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研究——基于与全国七省市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高等教育消费与教育公平紧密相关,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探讨的热点。作者从浙江省与全国其他七省市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的对比出发,在对浙江省公立高等学校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浙江省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情况,分析浙江省家庭高等教育消费中存在的公平问题。
作者
何智蕴
董乃涵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6,共4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2005年度浙江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教育消费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N05GL04。
关键词
高等教育消费
成本分担
研究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0
1
黄晓慧,唐见兵.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J]
.江淮论坛,2006(3):102-105.
被引量:6
2
中国统计年鉴2005[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5/indexch.htm.
3
《中国物价统计年鉴2005》.
4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2006—12—28..
5
课题内部调研报告,第27页
6
《浙江统计年鉴2006》.
7
马克·布雷.
高等教育筹措经费的模式、趋势与选择方案[J]
.教育展望,2001,30(3):53-70.
被引量:4
8
安延,艾舍尔,克洛得,让.
欧洲的高等教育投资模式[J]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1(2):18-24.
被引量:6
9
王恒.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过程中的三大局限与教育公平[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26-28.
被引量:3
10
哈巍.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国际比较—谁来为高等教育付费[EB/OL].http://www.hainan.edu.cn/jyky/ShowArticle.jsp?ID=496.2006—12—1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高鹏.
从个人消费储蓄行为理论看2004年我国储蓄存款负增长[J]
.全国商情,2005(10):13-15.
被引量:1
2
郭海.
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构成变化[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5):46-53.
被引量:56
3
谭菊华.
要关注教育公平[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5(3):36-37.
被引量:2
4
郑秉文.
英美福利制度的一场革命:大学“产业化”改革——兼论对我国高教改革的启示[J]
.开放导报,2005(2):58-67.
被引量:9
5
新华.
10年间高校学费猛涨约20倍 质疑高校收费[J]
.中国报道,2005(10):44-46.
被引量:3
6
郑秉文.
英美大学“产业化”撼动福利制度[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18(2):33-37.
被引量:2
7
黄艾禾.
美国的“成人教育”——社区学院现状[J]
.中国新闻周刊,2005(47):30-31.
被引量:3
8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摘要续[J].教育发展研究,1999,(5):81-81.
9
裴智勇.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在投入[N].人民日报,2005-3-4.
10
杨东平.
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0,20(9):14-17.
被引量:197
共引文献
15
1
韩飞舟.
高等教育学费与教育公平[J]
.江苏高教,2006(1):46-48.
被引量:24
2
刘卫东.
高等教育经费构成比例研究[J]
.现代商业,2007(05X):170-171.
被引量:4
3
何智蕴,董乃涵.
中美家庭高等教育消费不平衡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5):13-17.
被引量:8
4
郭凯,滕跃民.
中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学费的比较[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0):95-98.
被引量:2
5
周洁红,胡剑锋.
蔬菜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09(3):45-56.
被引量:54
6
吕宏伟,李晓军.
刍议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4):61-63.
7
董乃涵.
从生师比指标探究浙江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
.考试周刊,2009(31X):20-21.
被引量:4
8
张立英.
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责任研究[J]
.教育探索,2011(5):12-13.
被引量:3
9
张磊.
试论高等教育学费制度下的公平[J]
.考试周刊,2012(36):164-165.
10
靳宏.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结构合理吗?——基于2001-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数据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63-70.
同被引文献
66
1
刘成林.
消费需求变动与河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J]
.河北学刊,2007,27(1):214-217.
被引量:4
2
陈晓宇,闵维方.
成本补偿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J]
.教育与经济,1999,15(3):1-6.
被引量:63
3
韩锋.
家庭投资高筹教育的社会背景和理论依据[J]
.东岳论丛,2000,21(3):91-94.
被引量:18
4
Geraint Johnes,杜育红,周雪飞.
高等教育定价:2004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法案对大学的政策意义[J]
.教育与经济,2005,21(2):1-3.
被引量:3
5
乔宝云,范剑勇,彭骥鸣.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J]
.管理世界,2006,22(3):50-56.
被引量:199
6
付智慧.
高等教育学费上涨与居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3):56-60.
被引量:5
7
刘民权,俞建拖,李鹏飞.
学费上涨与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分析——基于结构性和转型性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2):47-61.
被引量:29
8
王璐,孙明.
英国大学生学费与资助政策改革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52-57.
被引量:21
9
殷红霞.
城乡家庭相对成本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J]
.教育科学,2006,22(4):1-4.
被引量:21
10
王雍君.
中国的财政均等化与转移支付体制改革[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9):1-5.
被引量:137
引证文献
7
1
沈洊.
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领域转移支付的效果评价[J]
.云南社会科学,2008(6):104-109.
被引量:2
2
伍海泉,肖宁,常晗.
支付能力差异、入学机会与学费的歧视性定价[J]
.财务与金融,2010(6):32-36.
被引量:4
3
杨彩霞,徐凤兰.
家庭高等教育投入补偿机制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2(29):21-22.
4
许祥云,陈方红,张凡永.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公平性缺失及其实现[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1):65-69.
被引量:3
5
陈力,胡颖森.
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必要性及途径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3(8):9-12.
6
谢云震.
我国当前教育市场消费存在的问题[J]
.商,2013(17):91-91.
7
周红莉.
建国以来中国家庭收入与教育投入的时代嬗变[J]
.成人教育,2015,35(5):44-4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齐新宇,张辉.
中国城乡居民教育投资差异分析[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42-45.
2
牟效波.
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贵州社会科学,2010(9):40-44.
被引量:2
3
刘强,丁瑞常.
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理论研究述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53-57.
被引量:1
4
周乾.
基于价格歧视理论探究高校资助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5,32(2):1-4.
5
向莉.
解决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保障中的制度缺陷——兼论中央转移支付作用及事权体制调整[J]
.教育财会研究,2017,28(1):31-35.
被引量:1
6
陈方红,刘娟.
农村家庭如何挑选大学:基于经济学视域的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17(5):9-22.
被引量:1
7
郭秀云.
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经费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9,42(3):58-64.
被引量:1
8
魏黎,侯召响.
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收费20年来学费研究综述[J]
.教育财会研究,2020,31(2):76-81.
被引量:4
9
赵志强.
经济收入、银行储蓄影响城乡的家庭教育投资吗?[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5):44-52.
1
谢万华.
中国教育消费研究[J]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6):16-18.
被引量:1
2
图片新闻[J]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14(10).
3
黄永林,张春明.
论高等教育消费[J]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0(4):17-19.
4
倪雅.
浅析不同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成本的承受能力[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2):14-16.
5
杨帆.
试论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J]
.肇庆学院学报,2002,23(3):68-70.
被引量:11
6
袁国敏,李亚杰,张华新.
增加政府投入 促进高等教育发展[J]
.辽宁经济,2002(12):45-45.
7
陈敏.
中美家庭高等教育消费比较[J]
.中国家庭教育,2002(3):74-76.
被引量:1
8
牛佳.
高等教育消费的理论基础[J]
.阴山学刊,2009,22(1):112-116.
被引量:2
9
周密.
高等教育消费探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6):56-58.
被引量:1
10
李红英.
关于教育消费与成本的经济学思考[J]
.集团经济研究,2007(02Z):301-302.
中国高教研究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