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坑样品中痕量金属Pb,Cd,Zn,Fe,Al的季节变化和淋融作用进行了研究.2002年9月~2003年9月在1号冰川东支海拔4130m粒雪盆,共采集113个雪坑样品,用于痕量金属分析.结果表明1号冰川表层雪中Pb,Cd,Zn,Fe,Al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48,0.04,9.34,122.70,131.07ng·g-1.分析表明,这些金属主要来自岩石风化物和土壤粉尘及人类活动对大气的污染.痕量金属输入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高,夏季低,春、秋季为过渡时期.初步分析有两个原因:(1)冬季人类活动对痕量金属输入的贡献比其他季节显著;(2)夏季减弱的NE和ENE风减少了对各种物质输送,且本时期较大的降水量对大气中各种元素有较强的淋洗作用.淋融作用强烈的改变了痕量金属元素在雪层中的分布.各种金属的雪坑平均浓度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高,夏季低,且与同期气温呈明显反相关关系.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6-681,共6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Z-YW-1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31001
40571033
40371028
J063096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批准号:40121101)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项目(批准号:2005414)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