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渭香一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香菇新菌株“渭香一号”的形态特征、营养条件以及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因子,详细论述了在渭北旱原应用“渭香一号”代料栽培的技术要点,为当地发展“果-菇-饲-沼-肥”生态农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作者
李鸣雷
梁连友
呼有贤
刘萌娟
机构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处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
Edible Fungi
基金
陕西省农业科技推广型专家行动计划。
关键词
香
菇
渭香一号
栽
培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李鸣雷,李小平,呼有贤,梁连有.
苹果树枝杆栽培香菇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1,8(3):55-58.
被引量:8
2
李鸣雷,呼有贤,梁连友,李小平.
渭北旱原香菇(花菇)代料栽培技术研究[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4):27-29.
被引量:1
3
李月梅.
香菇春季栽培高产优质的关键管理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3):69-71.
被引量:3
4
梁连友,呼有贤,李鸣雷.
渭北果区果—菇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1):18-20.
被引量:7
5
王华,李志勇,陈敏,于维忠,胡保明,李善举,林东起.
苹果枝木屑春栽袋料香菇菌株试验[J]
.食用菌,2006,28(1):17-1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钱玉夫.
香菇菌棒转色技术的管理[J]
.中国食用菌,1994,13(4):23-24.
被引量:5
2
黄秀治.
花菇栽培技术[J]
.中国食用菌,1994,13(5):21-22.
被引量:2
3
李建英,张婉如,王立群,杨致玲.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针菇比较试验[J]
.中国食用菌,1995,14(3):12-13.
被引量:5
4
吴学谦.
花菇形成因子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1996,15(3):25-27.
被引量:7
5
呼有贤 梁连友 等.关于渭北旱原后续主导产业问题的思考[J].陕西农村经济,1998,(3):2-4.
6
高喜梅,郭恒,李加林,贾身茂.
双棚小袋春栽香菇技术[J]
.食用菌,1998,20(4):22-24.
被引量:4
7
肖志强,金朴,刘惠红.
陇南山区花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00,21(4):44-47.
被引量:3
8
李鸣雷,李小平,呼有贤,梁连有.
苹果树枝杆栽培香菇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1,8(3):55-58.
被引量:8
9
张树庭,陈明杰.
香菇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食用菌,2003,25(1):2-4.
被引量:65
共引文献
21
1
王卫平,王钫,陈德富.
香菇L-26省木栽培培养基配方初步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04(6):32-34.
2
王卫平,王钫,陈德富.
以草代木栽培香菇配方筛选[J]
.食用菌,2006,28(2):23-24.
被引量:12
3
李鸣雷,刘萌娟,谷洁,高华,秦清军.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微生物学途径探讨[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3):14-17.
被引量:26
4
方华舟,孙爱红.
金银花茎藤培养香菇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88-7189.
被引量:6
5
王小晶,邓宇,方德华.
急支糖浆药渣栽培野生平菇的效应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8,15(4):49-52.
被引量:10
6
谢春凤,蒋劲松,向青松,彭军,舒杰.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15-318.
被引量:9
7
王致晶.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
.发展,2010(6):106-107.
被引量:2
8
张金水,周军,云伟祥,梁连友,同延安.
利用香菇废基料堆腐生产有机肥技术及工艺[J]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1):28-30.
被引量:3
9
朱华玲,班立桐,徐晓萍,卜路霞.
利用食用菌生产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J]
.天津农业科学,2012,18(2):106-110.
被引量:18
10
李鸣雷,呼有贤,梁连友,李小平.
渭北旱原香菇(花菇)代料栽培技术研究[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4):27-2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赵建波,袁会卿,罗俊霞,陈俊伟,豆来平.
无公害香菇(代料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05,24(2):27-28.
被引量:5
2
贾亚妮,吴学谦,吴庆其,孙敏华,付立忠,魏海龙,李海波,叶帮伟,陈如楚.
香菇代料栽培四季出菇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06,25(2):19-21.
被引量:3
3
郝继伟,杜庆栋.
北方香菇袋料栽培转色技术[J]
.食用菌,2006,28(4):40-40.
被引量:5
4
贾俊芳,马淑兰,李胜琴,刘振钦.
北方香菇开放式栽培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1998,17(1):12-13.
被引量:5
5
赵金文.
西峡县袋料香菇春栽模式研究[J]
.中国食用菌,1999,18(1):29-30.
被引量:3
6
黄翠红,徐建波.
香菇塑料大棚加遮阳网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9(6):14-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梁连友,李鸣雷,呼有贤,余仲冬.
渭北旱原日光温室袋料栽培香菇技术[J]
.食用菌,2009,31(4):44-45.
2
梁连友,张金水,李鸣雷,呼有贤.
渭北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模式及优势[J]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6):249-25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斌,李青,韩鹏远,赵毅,李云霞.
不同栽培模式下香菇菌棒养分利用的变化[J]
.中国食用菌,2016,35(4):28-30.
被引量:4
2
王恒,吴乃国,胡姗姗,韩伟.
双膜双网光伏温室不同栽培模式对香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2018,37(1):78-80.
被引量:2
3
吴婧云,刘静,马理辉,何自立,冯浩,李鸣雷.
黄土丘陵区温室香菇生长适宜环境因子分析研究[J]
.食用菌,2023,45(5):8-14.
1
李鸣雷,呼有贤,梁连友,李小平.
渭北旱原香菇(花菇)代料栽培技术研究[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4):27-29.
被引量:1
2
李景富.
三个高产优良平菇新菌株[J]
.农家致富顾问,1992(9):17-17.
3
徐序鑫.
鸡腿蘑新菌株Cc168 Cc173[J]
.江苏食用菌,1993(4):35-35.
4
吴克甸,吴学谦,周知群,陶祥生.
香菇新菌株241—4的选育研究[J]
.浙江食用菌,1994(5):13-16.
被引量:2
5
王寒菊.
秋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46-146.
被引量:2
6
毛作全,张金松.
茶薪菇“景茶1号”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食用菌,2002,21(4):30-31.
7
曹德宾,王艳芹,袁长波,姚利,杨光,潘国群,杨秀娟.
平菇雪立得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要点[J]
.中国食用菌,2013,32(4):63-64.
被引量:2
8
杨玉刚,易家英.
香菇新菌株“明花88”的选育及特性[J]
.中国食用菌,1996,15(6):21-21.
被引量:2
9
邓衍领.
WH01平菇新菌株选育成功[J]
.农技服务,2001,18(11):21-21.
10
宋爱荣,孙可梅.
平菇新菌株923的特性及其栽培[J]
.江苏食用菌,1994,15(1):26-26.
食用菌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