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抑郁症38例
被引量: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38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痊愈20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无效2例。结论:中药辨证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
佟凯航
赵建军
机构地区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5期23-24,共2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课题号:2000-01)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药疗法
柴胡疏肝散
治疗应用
痰蒙清窍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71
同被引文献
186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02
参考文献
4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75—78
2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3
邓铁涛,李克光,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37.
4
章洪流,王天芳,郭文,田润萍,马玉平.
抑郁症中医证型的近10年文献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79-81.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杜锦春,薛国维.
中西药物治疗郁证疗效分析[J]
.河北医学,1995,1(4):260-262.
被引量:1
2
刘建平.
柴胡疏肝散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31-32.
被引量:10
3
郝美瑛,张家兴.
电针与阿密替林治疗抑郁症临床比较观察[J]
.山西中医,1994,10(2):36-37.
被引量:3
4
李发明,高志刚.
小柴胡汤治疗抑郁症90例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1996,12(2):10-11.
被引量:33
5
李萍,薛国维.
中药蒺藜合欢饮治疗抑郁证60例疗效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6,13(1):96-97.
被引量:4
6
蒋有倩.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抑郁症3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236-236.
7
郭明山.逍遥散加味治疗隐匿性抑郁症74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81-81.
8
杨坤英.
电针百会印堂穴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1998,15(3):124-125.
被引量:22
9
陈珠娇,黄东.
中医治疗老年性抑郁症22例[J]
.福建中医药,1998,29(6):22-22.
被引量:16
10
赵志升.
“抑虑康”治疗郁证(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2):12-13.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471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王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循环杂志,2014,29(S02):151-157.
被引量:4
2
胡随瑜.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与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199-200.
被引量:24
3
洪杰斐,李君良.
郁星菖志汤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5):297-298.
被引量:11
4
王欢,顾海伦,段景柱,周凤华.
焦虑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关系[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5):1137-1139.
被引量:18
5
李东芳,韩彦青,薛国芳,李光来.
双轴诊断、双轴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20-5221.
6
宋晓菲,刘彦君,王维华,刘垠兰,倪彩虹,许樟荣.
妊娠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559-6561.
被引量:20
7
王晓平,胡凤仪,谭忠林,陈凯,杨兴涛,赵永波,周江宁.
Alzheimer病认知障碍和非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3):206-208.
被引量:7
8
穆菁菁,谢思思,董毅,韩岱,熊祖伦.
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与自尊水平的相关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3):208-209.
被引量:9
9
徐英,王金华,陈文,朱霞明,孙爱宁.
血液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6):835-836.
被引量:9
10
邵国富,程丰,包仕尧.
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1):9-1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86
1
乔颖欣,程为平.
针刺“百会”、“神门”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7):52-54.
被引量:27
2
陈登榜,代吕霞,赖雁.
慢性应激引发抑郁症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2(Z1):212-215.
被引量:16
3
宿树兰,段金廒,王团结,余黎,华永庆,唐于平.
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性及卵巢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12):41-43.
被引量:36
4
张元,刘冬,林强,许建阳.
越鞠胶囊与贯叶连翘抗抑郁作用的对比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09(2):43-44.
被引量:6
5
赵京国.
浅析大学生抑郁症形成的原因及其预防治疗[J]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9,16(4):24-25.
被引量:2
6
武丽,张丽萍.
中医药对抑郁动物模型影响的研究现状[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69-72.
被引量:11
7
郑德先,刘清军,郑春长,姜金凯,翟爱华.
针灸与胃动力药在钡餐透视中增加胃动力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2(2):129-130.
被引量:2
8
郭保全,石长珍.
老年抑郁症治疗体会[J]
.国医论坛,2004,19(4):28-28.
被引量:10
9
张涛,邵沛,陈妙.
中医辨证用药配合西药治疗抑郁症60例分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6):554-555.
被引量:1
10
张万岱,危北海,陈治水,李道本.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6):381-383.
被引量:210
引证文献
19
1
曹娟,曹明荣.
浅谈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6):44-44.
被引量:3
2
吴林,李文娅.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9(6):76-77.
被引量:1
3
吴宇金,李振宇.
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09,29(7):592-593.
被引量:5
4
吴宇金,李振宇.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7):14-15.
被引量:7
5
丁波.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08-2108.
被引量:2
6
包祖晓,田青,高新彦,陈宝君,钟宇峰,李黎.
抑郁症与肝郁证关系探讨[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1):770-771.
被引量:15
7
王海峰,张景,王京奇.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2010,29(10):781-782.
被引量:7
8
杨梦,王朝伟,康汇婷.
针刺百合、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J]
.现代中医药,2011,31(2):54-55.
被引量:14
9
殷淑凤.
中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概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4):287-288.
被引量:3
10
宋书昌,李梦,姚玉芳.
综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7):85-8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2
1
崔玲,齐梦华,杨李敏.
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抑郁程度的关系[J]
.心理月刊,2023(9):72-74.
2
廖娟,李静,蔡晓青,罗萍,池春丽,曹栋,刘春凤,吴煜,赵楠.
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相关抑郁状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702-2709.
被引量:22
3
刘东昊,蒋啸,马松,郑旭锐.
叶天士“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思想探析[J]
.四川中医,2022,40(4):32-35.
被引量:1
4
张丽.
学习王国华老中医运用四逆汤治疗抑郁症心得[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423-423.
5
汪崇琦,黄泳,李赣龙,郭佳铨,陈俊琦,王升旭.
电针结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各因子分值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3):154-157.
被引量:9
6
汪崇琦,彭玲梅,黄泳.
电针合并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40-1443.
被引量:14
7
农志新.
枳实消痞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3例[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385-386.
被引量:7
8
赖永威,李菁.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对照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3):166-167.
被引量:3
9
陈回春,严余明.
中医辨治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66-69.
被引量:9
10
李锦.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83-83.
被引量:4
1
崔萍.
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1):17-19.
被引量:9
2
颜瑜章.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躯体性焦虑的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7):131-132.
被引量:2
3
梁志亮.
柴胡疏肝散辅以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82-1283.
被引量:6
4
李富昌.
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8):730-731.
被引量:6
5
邹立华,李惠,曾振强,陈小丹,邓忠慧.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1):1330-1332.
被引量:6
6
黄春燕.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偏头痛42例[J]
.江西中医药,2007,38(10):33-33.
被引量:1
7
窦乃建.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躯体形式障碍40例临床观察[J]
.国医论坛,2012,27(3):24-25.
被引量:4
8
刘朝阳.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
.四川中医,2015,33(7):81-83.
被引量:11
9
夏柔娟,郑俊,孙耀先.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128例[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156-156.
被引量:6
10
户稼庆.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4):3837-3838.
被引量:4
吉林中医药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