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
被引量:112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9,共11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二级参考文献130
1 刘晓峰.欠资与惩罚——政府是如何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S1):21-23. 被引量:6
2 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J] .社会学研究,2004(4):24-30. 被引量:142
3 张胜先,伍浩鹏.“恶意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及对策[J] .河北法学,2002,20(5):32-34. 被引量:16
4 刘俪蔚.贫困地区的妇女赋权和生育控制[J] .南方人口,2001,16(1):22-27. 被引量:9
5 吕鹏.社会大于市场的政治经济学——重访卡尔·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J] .社会学研究,2005(4):221-228. 被引量:20
6 游正林.不平则鸣:关于劳资冲突分析的文献综述[J] .学海,2005(4):56-61. 被引量:26
7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C].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8 哈贝马斯 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9 Byles, Jeff 2001, "Tales of the Kefir Furnaceman." in The Village Voice; 转自 Footnote 31 (7), Sep-Oct, 2003.
10 Drury, S B. 1981, "Michael Burawoy, Manufacturing Consent: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Annals: May.
共引文献663
1 奂倩.国企民营化后员工社会性别与情感劳动制度研究——以M宾馆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1):247-326.
2 穆希琳.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以YZ厂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1):25-96.
3 陈国强,李芬英.户籍制度改革下流动人口的权利塑造[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1):41-58. 被引量:1
4 郑佳琪,冯雪红.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群体认同重塑——评《流动社会的秩序》[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1):271-276.
5 董慧娜.增强技术控制权——平台经济下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研究[J] .中国研究,2021(1):228-248. 被引量:2
6 高岭,卢荻.马克思主义政治过程理论纲要——基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学说的拓展[J] .政治经济学报,2019(1):95-123. 被引量:5
7 付聪.困境儿童“增权”:依据、模式与发展趋势——基于社会工作视角的文献综述[J] .青少年学刊,2020(3):31-37. 被引量:3
8 汪建华,郭于华.作为主体的消费者和使用者——新生代农民工与信息技术[J] .清华社会学评论,2020(1):1-17. 被引量:3
9 崔琳琳.现代国家三面相与工会改革的三重逻辑[J] .创意城市学刊,2020(3).
10 刘向兵,闻效仪,潘泰萍,窦学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4,38(S01):153-162.
同被引文献1432
1 周文,韩文龙.平台经济发展再审视:垄断与数字税新挑战[J] .中国社会科学,2021(3):103-118. 被引量:166
2 罗楚亮,李实,岳希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2013—2018)[J] .中国社会科学,2021(1):33-54. 被引量:208
3 陈向东,张凤,Paul M.A.Baker.零工经济与分享经济对劳动的再造与提升[J] .中国软科学,2020(1):21-29. 被引量:25
4 魏旭.数字资本主义下的价值生产、度量与分配——对“价值规律失效论”的批判[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2):50-61. 被引量:49
5 徐宗阳.机手与麦客——一个公司型农场机械化的社会学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21(2):92-114. 被引量:29
6 邓智平.“接单游戏”与平台经济中的劳动实践——以外卖骑手为例[J] .求索,2021(3):108-117. 被引量:47
7 刘善仕,裴嘉良,钟楚燕.平台工作自主吗?在线劳动平台算法管理对工作自主性的影响[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2):51-67. 被引量:78
8 沈洪成,刘媛.成为优等生:高职院校优等生自我认同建构的个案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20,31(1):43-51. 被引量:16
9 孟飞,程榕.如何理解数字劳动、数字剥削、数字资本?——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J] .教学与研究,2021(1):67-80. 被引量:106
10 唐要家.数字平台反垄断的基本导向与体系创新[J] .经济学家,2021(5):83-92. 被引量:67
引证文献112
1 黄志辉.马克思主义工业民族志的经典发凡与现实关怀[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2):39-47.
2 董慧娜.增强技术控制权——平台经济下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研究[J] .中国研究,2021(1):228-248. 被引量:2
3 帅满,关佳佳.分类控制与劳资共识分化:快递员劳动过程研究[J] .清华社会学评论,2020(1):63-84. 被引量:2
4 彭恒军.重建“阶级话语”:工会维权的合法化和正义论基础研究[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6):4-9. 被引量:4
5 彭恒军.重返阶级:“世界工厂”的必然逻辑——兼述近年来的阶级理论研究[J] .兰州学刊,2008(6):38-41. 被引量:4
6 许叶萍,石秀印.在“社会”上贡献,于“市场”中受损--女性就业悖论及其破解[J] .江苏社会科学,2009(3):17-25. 被引量:12
7 李亚雄.劳动争议视角下私营企业劳动体制特性考察[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6):122-126. 被引量:3
8 李汉林,魏钦恭,张彦.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J] .中国社会科学,2010(2):121-143. 被引量:117
9 蒋璇.关系网络进入劳动过程——对画水镇外来编结工的一项研究[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9):208-210.
10 蒋璇.劳动过程理论及其经验研究之简评[J] .黑河学刊,2010(12):170-171.
二级引证文献1576
1 郭先举,王元腾.援外身份转变中的情感调适与互动策略——以中国援W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2):222-295.
2 胡慧.等级化身份与关系嵌入:网络文学平台的造星运动与作者的受众劳动[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3):125-142.
3 姚建华,王洁.情感劳动与网络空间中亲密关系的建构——基于“虚拟恋人”服务的实证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3):97-111. 被引量:9
4 管田欣.阶级情感与姐妹情谊:集体主义时期女工小组的生活互助——国营青岛第六棉纺织厂的个案分析[J]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20(1). 被引量:1
5 戚聿东,刘翠花.数字经济背景下流动人口工时健康差异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21(1):50-63. 被引量:14
6 钱霖亮.低度包装与本真性展示:中小带货主播的阶层化数字劳动[J] .浙江学刊,2021(3):132-142. 被引量:16
7 齐延平,朱家豪.完全自动化决策拒绝权的双重功能及实现路径[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6):157-174. 被引量:6
8 陈晓运.划界治理:地方政府如何消解“新土客冲突”:以“D镇事件”为例[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0(2):167-184. 被引量:1
9 曹明睿,侯妍.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路径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6):103-108. 被引量:1
10 张银虎.“文字失语症”的网络动因、心理表征与亚文化症候[J] .新闻传播,2023(13):31-33. 被引量:4
1 陈新江.中国正在跨入信用消费社会[J] .中国对外贸易,1999(11):12-15. 被引量:1
2 胡宇.债牛股熊背后的逻辑[J] .股市动态分析,2012(20):81-81.
3 王国绪,姜远赴,王振俐.“九五”时期工商银行市场定位思考[J] .辽宁经济,1996(8):7-7.
4 相雨盈,徐超.“用诚信迎接P2P的黄金发展期”——访无锡易君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钧[J] .今商圈,2014,0(8):18-22.
5 郭熙保.《供给经济学:一个批判性的评价》一书简介[J] .经济学动态,1984(6):65-65. 被引量:1
6 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固有矛盾[J] .大庆社会科学,2014(3):159-160.
7 程基本.美国的乞丐和税[J] .群言,1996,0(8):43-43.
8 章泽武.风险投资中政府的作用[J] .经营管理者,2001(8):20-21.
9 朱荣恩.论信用评级的本质属性[J] .征信,2013,31(4):1-4. 被引量:4
10 谷永芬,安鹏,周方召.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 .财政研究,2005,21(11):23-25. 被引量: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