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公共选修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2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Public Elective Cour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公选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笔者以江西师范大学开设公选课的实践为研究个案,以期为提高公选课质量提供现实思考。
作者
胡小燕
查红玲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
出处
《科技广场》
2007年第2期176-177,共2页
Science Mosaic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
课程模块
教学质量监控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1
杨涛.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选修课的改革探索[J]
.高教论坛,2003(4):59-61.
被引量:3
2
刘理,楼程富.
公共选修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践与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3(2):32-34.
被引量:35
3
陈红英.
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改革与管理刍议[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34-37.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2
胡树长,张文峰,黄爱民.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开展多层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6-7.
被引量:5
3
黄育妆,张金娥.
我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再评价[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9-10.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72
1
王南萍.
“环境辐射与人类健康”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4):105-107.
被引量:1
2
曹裕虎.
浅议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与创新[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245-247.
被引量:5
3
刘鑫.
高校文学类公选课质量监控体系探析[J]
.大家,2012(1):256-257.
4
杨克敏,牛跟田.
高校公选课开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6):23-27.
被引量:5
5
刘刚,海霞,蔡辰梅.
关于高校全校性选修课的思考[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17(4):60-64.
被引量:10
6
王玉琼.
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2):50-53.
被引量:86
7
张慧,赵永军.
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学分制与校际选修之比较[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52-53.
被引量:2
8
赵雪峰,赵忠.
浅析高职院校选修课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4):137-138.
9
申凤君,杨芸,申凤玲.
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3):96-99.
被引量:38
10
赵燕.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改革初探[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17(6):75-76.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34
1
古海云.
高校扩招背后的反思[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9):22-23.
被引量:2
2
李发国,岳慧君.
关于提高高校公选课选课质量的调查研究[J]
.文教资料,2007(19):18-19.
被引量:7
3
王克印.
心理效应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2):185-186.
被引量:4
4
杨静,赵蓉,李慧茹.
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与管理[J]
.煤炭高等教育,2004,22(4):115-115.
被引量:26
5
张颖洁,陈伟强,王玉林,刘静民,马新东.
基于Internet的体育教学与科研网络支撑环境[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12):1700-1703.
被引量:14
6
林玉华.
高校选修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1(1):57-58.
被引量:7
7
徐建成,刘飞.
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5):124-125.
被引量:61
8
马景槐.
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1(6):75-80.
被引量:27
9
魏宝刚,刘理.
从公共选修课考试方式探析高校教学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2006(5):79-80.
被引量:56
10
李海芬,戚业国.
课程设计管理: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关键[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7):8-11.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2
1
李洪亮.
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广场,2007(12):214-215.
被引量:9
2
李瑞勇,胡玉林,仝兴华,薛世峰,署恒木,黄小光.
工程力学系列课程的教育改革初探[J]
.石油教育,2008(4):39-40.
3
胡启祥,丁建洪.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探索[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3):70-72.
被引量:8
4
倪伟,陈美华,李林,刘林,伍朝波,马宁帅,杨频,陈毅君.
川北医学院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现状及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5):516-519.
被引量:3
5
张翼东.
公共选修课《纳米科学与技术》教学初探[J]
.广州化工,2010,38(5):268-269.
被引量:1
6
杨金花,纪武昌.
单科性医学院校开设公选课的改革探索[J]
.三峡高教研究,2009(2):56-57.
7
刘萍.
应用日语专业选修课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研究[J]
.林区教学,2010(9):73-74.
被引量:1
8
梁文俊,李坚,金毓峑.
环境类公共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构想[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20-122.
被引量:3
9
刘娅玲.
民办高校公选修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1):153-154.
10
董燕.
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J]
.价值工程,2011,30(32):173-17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刘佩芝,董榴英.
当前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上饶师院公选课为例[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98-103.
被引量:15
2
陈丽荣,杜一民.
大理学院公共选修课开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8(11):90-92.
被引量:5
3
崔峰.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育的缺位与对策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30-31.
被引量:3
4
黄保军,何琴.
公共选修课《纳米世界漫游》教学实践与探索[J]
.广州化工,2011,39(17):149-150.
被引量:3
5
董燕.
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措施——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J]
.价值工程,2011,30(32):173-174.
被引量:1
6
刘锦翠.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43-44.
被引量:8
7
吉国庆.
浅议高职院校公选课学生评教[J]
.鄂州大学学报,2012,19(4):49-52.
被引量:1
8
章欢,梁素华,刘云,母波.
医学细胞生物学选修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5):57-58.
被引量:1
9
赵安平.
高校公共选修课视域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0(10):115-118.
10
宋明伟,胡荣桂,葛小东,于书霞.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846-1847.
被引量:5
1
车桂华.
谈学生素质与选修课建设[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18(3):92-92.
2
曾忠毅,陈少平.
加强理工科学生文科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2003,20(4):17-19.
被引量:3
3
袁文翠,于文娟,马瑞民.
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6):111-113.
被引量:16
4
徐焱伟.
任务驱动教学法下的《实用英语口语》选修课建设[J]
.科学时代,2013(17).
5
陈艳玲.
强化中学语文师资培养目标——中文系师范专业选修课建设[J]
.科教导刊,2012(4):152-153.
6
于秋,汪沛.
加强选修课建设 培养复合型人才[J]
.航海教育研究,1998,15(2):68-69.
被引量:3
7
陈霂.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11(27):31-32.
被引量:1
8
贺婧.
关于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几点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14):101-102.
被引量:1
9
张琳,李冬梅.
公共选修课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经济师,2009(12):119-120.
被引量:1
10
李智霞.
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3):166-170.
科技广场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